作文技巧:风景描写
风景描写:
很多同学喜欢写风景,但有时会忘了写景的目的。我们写景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交代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二、渲染气氛;三、烘托人物性格、心理(境由心造);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等等。文章的任何一笔风景描写,都要与故事情节息息相关。“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下笔写风景时就要以自问的形式问一问自己,这里需要景物描写吗?这段景物描写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这样强化景物描写的作用意识,避免为写景而写景。
怎样写风景呢?这里我想兼谈一点山水风景的描写。对此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美景美写 写够写透
“写景,如在人耳目,情寓其中;状物,栩栩如生,意蕴其内。”(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这是写景状物的总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写景时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这个特点就叫做山水的“眼”,如“水石潭的清”,“海雨石潭的绿”等等。画人,最关键的是画眼睛写山水也一样,要将山水中最富于个性特征,最迷人的地方详写,美景美写,写够写透。你看《绿》中写梅雨潭的绿真是不惜笔墨。用梅雨瀑来陪衬,用什刹海的绿杨、虎跑寺的“绿壁”来比较,用“栽你以为带”、“挹你以为眼”来比拟,尤其是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淋漓尽致地描写了梅雨潭醉人的“绿”。作者用松松地皱缬着的裙幅来摹写潭水柔美的形态,用滑滑的明油、蛋清、皮肤来形容潭水的质感,用清清一色的碧玉来描绘潭水的色泽。这些极富想象力的比喻配以绘形绘色的叠词,把梅雨潭的绿,梅雨潭的美写够写透了。
二、化静为动化动为妙
山水有动有静。描写动态景物就要精选动词。“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动词。”(阿·托尔斯泰)所以,作家们极讲究动词的运用,提倡“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晋祠》写潭水:“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缦拉成一缕缕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支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这段描写中,“拉”、“铺”、“织”、“挂”、“穿”、“绕”等动词,就运用得十分出色,把潭中水草的飘逸柔美的动态意象表现得如在眼前。
山水名胜。多是静物,静则无势,无势则不能动人。因此,要尽量让静物动起来,化静为动,去摇荡人的情怀,让读者产生美的共鸣。古代诗文中化静为动的佳句有如烂漫山花。“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闹一弄,境界全出。杜甫的“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不仅“明”用得出色,使楼台灯火在暗夜和水波的反衬之下,更具动态之美。一个“吐”字更是前无古人,化静为动,表现了不同凡俗的动态之美,后代不少文人受到过启发,像“十月江湖吐乱洲”(陈与义)、“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郑板桥)等等。朱自清先生在运用动词上也达到了极高境界。像“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的“泻”字的运用,真是后来居上,写出了月光的液体流动感,极富艺术魅力。我们应好好学习。
三、声色动静,远近虚实
一道美味佳肴,往往色香味俱全,一篇写景佳作也应如此,这样才能让读者胃口大开。我们有些中学生写景,常常表现手法单一,缺少“色”、“香”、“味”的配合,这就难免乏味。描写景物,不但要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从触觉写,从嗅觉写,而且还应注意从不同视角或仰或俯或远眺或近观多角度多侧面地写,写出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特点来。“声、色、动、静、远、近、虚、实”这八个字,我常戏称为写景“八字宪法”,希望写景时能够好好体会和运用。
在这方面,《与朱无思书》可以说是写景的典范。
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作者在寥寥百余字的篇幅中,抓住山水的特点,多层次、多角度、绘声绘色,有静有动、虚实远近、诗情画意地表现了富春江的山光水色的美丽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水皆漂碧”,这是色;“冷冷作响”,这是声;“疏条交映”这是形。“千丈见底”这是静;“急湍甚箭”这是动;“游鱼细石”动中有静,还从侧面表现出水之清。“皆生寒树”是从感觉写,“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实写放舟之态,虚写愉快之情。“望峰息心窥谷忘返”既写山水之美,又流露出人生之慨,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互相交融,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向大师们学习吧!如果我们在写景时,努力从时间、空间、感官等多方面去开拓思路——从“色”上难写,便从“声”上着笔;味觉难状就从触觉体会;正面难言,便从侧面去表现;哪些景物宜绘其静,哪些景物当动静结合;哪些该融入自己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哪些当寄寓自己的人生体验——那么,就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哪里还会有面对美景,无从下笔的中呢?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