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读了那么多书却不会写作文?方法不对!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6-27

读了那么多书却不会写作文?方法不对!

  很多学生总抱怨:书也没少读,但每每到写作文的时候,总是“不闻动笔声,唯闻女叹息”。

  我们反复跟学生说,要读《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很多学生一听就头大,那么多文章,到底该读哪些?

  高中生真正能用于阅读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何能从阅读中获取养分,从而对语文的议论文写作有所帮助?更进一步,如何积累和整理素材?积累完素材如何用到作文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一解答。

  ◆ ◆ ◆

  为什么我的作文永远都上不了50分?

  为什么要读书?站在一个最功利的立场上说,是要能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不要避讳这一点功利的因素。要承认,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文字阅读。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能看得见地提升成绩,才是敦促他们拿起书本报刊的zui.好的“胡萝卜”。

  首先,我们要知道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先入类,后给分”。一篇高考作文在短短2分钟不到的判卷时间内,阅卷老师首先会根据学生作文的【立意】是合乎题意且有亮点、合乎题意、偏题、离题或套作来判定学生的作文是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一篇被判偏题的作文,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给到二类的分数。而一篇仅仅是写得“对”或不偏的作文,因为内容和观点缺乏深度,也给不到很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一类文分数(即60分制的50~60分段)。

  尤其当下高考作文越来越多不在题目中预设观点和立场,需要由学生自行选择核心论点。立意一经判定,剩下无论你的字写得多隽秀、语言多么优美、素材多么脱俗,也很难“逆天改命”。所以为什么那么多学生,作文就卡在49分、50分无法突破?努力的方向就偏了。

  当然,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说,立意和素材往往不是那么分得开的。常常是因为看了哪篇文章,才了解了哪个观点。读了毛姆《月亮与六便士》才知道坚持自我追求的理想的可贵,读了龙应台的《文化是什么》才知道文化是串起孤立的个体组成社会的那条细线。

  所以往往学生在读书籍报刊的时候,一是在积累素材,二是在积累观点。一些有心的同学还会同时学习文章的结构、论证技法和语言风格。

  第一类,出于积累素材为目的,能阅读的书刊范围其实非常广,包括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散文、小说无所不包,甚至电影和纪录片都可以作为素材的来源。所以也难怪,为什么很多同学会打着“积累素材”的幌子,忙里偷闲,给自己放松放松了。

  第二类,出于积累观点为目的,能阅读的书刊范围就比较集中,主要是报刊的评论性文章、学者或知识分子的杂文,或一些略有难度的学术通俗读物。

  其中,《人民日报》的评论版,其实就是一个从任何角度来看都非常合适的阅读内容。

  ◆ ◆ ◆

  如何读文章?以一篇人民日报评论为例

  很多老师总说,要带着思考去读书。但学生听完总比较懵,带着脑袋去读书?

  如果是以积累素材为主要目的,宜【泛读】。

  重要的是把这则素材与之前的某一个观点或类似素材建立联系,形成以观点为核心的“素材树”。

  如果是以积累观点为主要目的,可在【泛读】的基础上选择少量文章进行【精读】,在阅读时就要重点关注它的【核心论点-分论点】和【文章结构】。

  更重要的是每到一个“句号”或是段落结束时,都停下来想一想:如果是自己会如何往下行文。想完再跟原文对比才能有精进。

  以创知路的作文素材课第一讲的预习材料文段1为例:这是一篇围绕“各地盲目模仿西方的建筑”这一现象的评论文章。在阅读时,大可以把这种现象当成一篇高考作文的材料。

  ① 标题“建筑要有人文之根”,直接摆明了观点。其中,【建筑】是紧扣材料,【人文之根】虽然与正文中的【文化传统】略有区别,但【人文】这一核心词足够让人抓住核心。

  很多学生写作文,在需要摆明观点的时候常常故弄玄虚。之前有学生的分论点是“文化艺术要有信仰和脊梁”。乍看不确定学生想表达什么意思,直到看到下文引出“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才明白是要写“道德”。核心词被随意替换,就容易让阅卷老师困惑。

  ② 文章开头描述现象(引材料),马上推而广之,指出“仿西方热”并非孤例。

  此时应该停下来想一想,如果是你会如何引材料。很多学生会在作文开篇引材料,但不过是重新叙述了一遍。须知文章开头引材料就要体现出【偏向性】。如果引材料不体现偏向性,后文核心观点又不明确,就很容易让阅卷老师困惑:学生到底持什么观点或立场。

  在这篇文章开头,且不说6座凯旋门、10座美国国会大厦、3座埃菲尔铁塔本身就有一种“讽刺”和“荒诞”效果,待“狗皮膏药”四个字一出来,读者就能够很清楚地了解作者的立场:批判。

  引完材料,学生可以停下来想想,如果是自己会如何继续,是抛出分论点,还是继续阐述核心论点?可以如何行文?

  ③ 本文作者选择继续阐明观点。马上举了一个相反的例子:法国巴塔兰克剧院。

  不难发现,这篇文章非常适合学习“对比论证”的手法。通过指出两者的不同或相同,从而让自己的观点更加明晰。要么是【表面相同,指出不同】,要么是【表面不同,指出相同】。

  比如巴塔兰克剧院就是前者。“表面”都是借鉴异域文化,但是为什么一个是经典,一个是人人喊打的山寨?区别就在于“承载的文化”。

  写完了例子,学生又可以停下来想想接下来写什么?很多学生常常是好不容易憋了个大招,用了个好素材,马上就“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且看这篇文章怎么往下:一个【反观】,再次回扣材料,强化观点:国内的“中国的巴黎”“东方弗洛伦萨”做到极致也不过是赝品,为什么呢?因为失了本国本土的文化精神,有皮没瓤。

  或许有学生说,这不是车轱辘话来回说吗?要知道,正是因为回扣材料才使得这一段对比论证更加完整,同时也强化了自己的观点。同样是车轱辘话来回说,看一下别人的怎么去行文。

  批完了现象,到此似乎又无话可说了。那么文章作者是如何往下的呢?

  ④ 巴塔兰克剧院的例子已经足够说明了借鉴得好,也可成为经典。但在这里文章作者仍然用了专门的一段从正面强调观点:【建筑要呈现出文化主体意识】。

  尽管在考场作文中,进行到文章中段才进行【立论】其实是比较危险的,常常会淹没在快速阅卷中。不过好在前文【驳论】的火力非常集中,都是以【核心观点】(建筑要有人文之根)为武器去反驳,倒也不会让人觉得偏题。这是作者的功力所在,并不好学,只能品品。

  学生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不预设观点的【就事论事型】题目中,可以反对材料的事例或观点,但驳论之余,不要忘记立论。仅仅是反驳对方,你或许可以找出千万种理由,但如果理由过于零散,而你又没有点出核心观点,有驳论而无立论,也容易被判偏题。

  前面或许有学生想,引完材料(“狗皮膏药”处)就直接抛出“建筑应当固守自己的本位文化”,对不对呢?非常对。

  作者在再次阐明观点之后,马上又举了一个新的例子“北京前门大街”,跟前面的“巴塔兰克剧院”的作用一样。这里需要学习的是引素材要丰富,横向维度、纵向维度、古今中外都需要想一想。而不是写完篮球写网球,写完乒乓球写棒球。

  再往下如何行文呢?有学生可能会想到,可以用素材课上讲的费孝通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当然,这篇文章在这里没有多费唇舌,直接回扣材料。

  到这里你或许会发现,作者【回扣材料】的意识强得可怕,几乎是强迫症一般每段结尾都回扣一次材料,而且每次回扣材料都会结合本段论证进行阐发。大多数学生或许很难具备如此的笔力,但学习作者回扣材料的意识,也能够避免“写吧写吧就写偏了”的情况发生。

  读到这里我们再停一停,如果是你会如何开启下一段?有的学生会想到素材课的观点:“文化是民族的坐标”,“文化从生活的土壤中来”。其实都可以。

  ⑤ 文章没有直接把分论点摆上来,而是抛出了“仿古建筑热”这一例子。仿古建筑热不过是【表面不同,实质相同】,都是粗暴地移植了器物,而忽视了精神内核,忽视了文化内核。

  简单回扣材料以后,抛出【分论点】,现象的背后是“对文化根底的不自知,对文化传统的不自信”。不过如果学生没有作者的功力,还是建议把分论点放在段落开头,让老师能更好地把握住你的观点和文章结构。

  这个分论点或许会让学生想到素材课上讲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此外,或许也有学生注意到了“文化传统”、“文化根底”,包括前面说的“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其实都近似指“传统文化”。但这篇文章做到了,每次出现词都不一样。并不好学,但可以品品。

  ⑥ 接下来作者又抛出了另一个【分论点】,“文化来源于生活的土壤”。

  或许有学生会注意到,本文通篇都是与建筑有关的素材,但自己的素材库远没有那么深。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高考作文往往会在题目中把可写范围放宽,把建筑推而广之到音乐、建筑、诗词、电影、节日传统等等各种文化现象中去。

  到这里,文章的早已超过800字,必须考虑结尾了。那么如果是你,会如何去结这个尾呢?或许大家都会相当回扣主题、呼应开头等等,或者是写写呼吁、建议,“大声疾呼,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云云。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结尾的。

  ⑦ 作者一开始也进行了呼吁,要“立足文化本体,深挖地域特色,根深方能叶茂”。

  接下来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不过大部分学生写到结尾,差不多能用的素材就耗干了,也不用再去搜肠刮肚找新素材。关键看接下来这一句。

  在结尾,作者不仅是回扣了开头、提出呼吁,而是做了【总结升华】。为什么要守护传统文化?因为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安身之所,是精神家园。

  【总结升华】是在文章结尾处,不需要再展开论证,而是直接抛出观点,对前文讨论的观点进行拔高。相比于空对空的提建议或“大声疾呼”,抑或是单纯复述观点、呼应开头,结尾升华的好处在于瞬间提高文章的整体逼格格局,也体现出自己的思考深度。

  升华的点并不固定,只要与话题、材料和前文大致相关即可。比如本文,讨论的话题是【传统文化】,或许有同学会想到素材课中提到的观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坐标;传统文化给了孤立的个人身份和归属;传统文化是凝聚民族的最大公约数;等等。

  读完这篇文章,学生下次在写作文的时候,试着想想结尾不要总是“大声疾呼”或是复述观点,可以尝试总结升华,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当然,看到这里或许有学生觉得,这样偏偏精读,不仅烧脑,而且费时。

  确实,在如今这个时代,文字是很廉价的。很多文字不值得读,读了不过是浪费生命。大多数的书籍报刊,泛泛读过即可,能从中获得一二新知就够了。

  包括《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也并不是篇篇都要精读。只需要选择其中少数的几篇,细细研读。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结束后,都想一想如果是自己来写会如何展开,再与原文对比,汲取作者谋篇布局的精粹,这就足够了。

  如此,才是把你的思考代入读书之中。

  ◆ ◆ ◆

  为什么素材不好用?关键要建立“素材树”

  很多同学,该积累的都积累了,仍然下笔如丢魂。这是因为你的素材仍然是零散且凌乱的。

  在作文素材公开课的最开始,我就强调了要建立自己的“素材树”。

  什么是“素材树”?话题是树干,观点是枝桠,具体的素材才是叶和花。

  如果把【文化】这个话题作为树干,上面会长出多个枝桠(观点),每个枝桠上又生着不同的叶、绽着不同的花(素材)。有了树干和枝桠,再不断填充素材。

  以作文素材公开课的框架为例:

  ①【文化是什么】文化既包括器物和作品,也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其承载的理念或价值观。而抽象的理念或价值观恰恰是最重要的。

  ②【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文化自觉是对本位文化的自知之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③【文化之于个人】(传统)文化给了孤立的个人身份和归属,也是滋养精神世界的优质土壤。“丢失了传统文化,我们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孙家正)。

  ④【文化之于社会】(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立身之本,也是凝聚如此不同的我们的最大公约数。“文化是细线,把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龙应台)。

  作文素材公开课PPT(部分)

  ⑤【文化的流变】文化始终在发生变化。“活”的文化会从人们的生活中汲取养分。“文化代代相传,有子有孙,日新不已”(费孝通)。

  ⑥【文化的内核】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哪些应该留下,哪些应该摈弃,就取决于内在的价值观。“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柯林伍德)。

  ⑦【文化的创新】传统文化也需要拥抱变化。既要让传统文化再次融入我们的生活,也需要用新的技术、新的媒介激活传统文化。

  作文素材公开课PPT(部分)

  很多学生面临的问题恰恰是,素材收了一堆,却非常零散,考场上无法调用,导致作文里永远是那几个用得最熟、甚至是“烂大街”的素材。

  为什么强调学生应该建立自己的“素材树”?就是为了在遇到作文题时,能由题目或材料的【话题】想到【观点】,由【观点】串起【素材】,才能下笔有话可说,既有观点也有素材。

  学生的素材本,可以按照【大的话题】进行分类。比如文化、艺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公民社会、教育等等进行大致分类(不必追求分类的不重不漏)。整理素材的时候,再大致分门别类地归入各个类别。一些好的观点则可以提炼在旁边。

  素材本也无需讲求精致(当然可以买一个漂亮的本子)。如果没有时间誊写,直接复印、裁剪拼贴都是可以的。不要本末倒置,过多地关注和追求形式。

  ◆ ◆ ◆

  如何提高作文?读-写-改缺一不可

  读也读完了,积累也积累完了,不下水永远只是站在岸上的“旱鸭子”。要想提高作文,不动笔光看看,是不可能的。

  当然也有学生会说,从小到大,从高一到高三写了那么多篇作文了,分数仍然毫无起色,分数有如玄学——出分前踌躇满志,出分后竟无语凝咽。总之,被判高分觉得自己牛逼上天,被判低分百思不得其解,下一篇作文仍然是在考场上抛硬币。

  “读-写-改”三者实际上又是无法截然分开的。

  只读不写,素材到底好不好用、用得顺不顺手,其实心里都没有数。

  况且,经验告诉我们:素材也是越用越熟的。在一个篇作文中用到的素材,不论是素材与话题之间还是素材与素材之间都会形成更紧密的连结,下次再写相关话题的文章也能触类旁通。

  一些泛用性的、能用在不同话题文章中的素材,也会在一次次的训练和写作中被发掘出来。比如里尔克的“古老的敌意”,卡夫卡的“凿向心中冰海的利斧”,柏拉图的“洞穴之喻”。

  只写不改,更无法判断自己的文章还有哪些改进空间,多写无益。

  有的学生是审题就出现了偏差,没注意到题目立场的偏向性,强行反弹琵琶。有的学生在驳论的方向上走了太远,缺少立论,越写越偏,被判偏题。有的学生虽然审对了题,但是分论点与核心论点的关系过于疏离,后半篇文章离题万里,不知所云。

  总之,好的作文从来都是改出来的。更不用说,你从来没有写出或改出一篇好作文,你不知道什么是一篇好作文,你如何能保证下一篇就一定能冲上一类呢?

  写一篇作文就像解一道导数压轴题一样,其实很花时间。如果能由有经验的老师对作文题进行系统的讲解,学生再进行写和改,也会更有方向性,也能更节省时间。但遗憾的是,高中语文的教学中留给作文改和体系化讲解的时间确实是太少了。

  语文老师常说,作文是天下第一题。那么首先它是一道题目。既然是题目,必然有确定的评分标准,也必然有套路有章法可应试。

  读是让肚子里有墨水,写是把积累转化成结构性的知识,改或听老师讲是将答卷向评分标准靠拢。

  学生要摈弃“语文是玄学”的观点,找到对的方法和方向,既要花时间,也要让时间花得有意义。

  原创 林德铭 创知路教育帮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语文界该反思:为啥学生不会写作文

原创 向H江 巴风浙俗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众人翘首以盼的作文题也早已揭开神秘面纱。走出考场,学生还是说:作文不好写!不妨看浙江作文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
2020-07-17

为求考场得分稳,支招学生“不要新写作文”的老师不是好老师

近段时间,各地中小学的期末考试正如火如荼中,不少老师给学生支招,如何才能在考场上获得高分。 作为占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更是老师支招的重点。 有位老师在网上公然给学生支招说:写考场作文时,一定记住:不要新写作文,不要新写,不要新写 这位老师的理...
2019-01-15

今天如何写作文:写作是现代人的核心竞争力

在教育界有两个典型的 隐喻 :园丁与鲜花。把教师比喻成 园丁 ,把学生比喻成 鲜花 ,都是一种 物化 思考,而不是 人化 思考。但是,这两个 隐喻 ,一直在深层次地影响着我们当代教育的观念,现行的考试制度设计中,...
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