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界该反思:为啥学生不会写作文
原创 向H江 巴风浙俗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落下帷幕,众人翘首以盼的作文题也早已揭开神秘面纱。走出考场,学生还是说:“作文不好写!”不妨看浙江作文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句话明明白白,阅读上没有任何障碍,第一句从“个人”角度说,有“人生坐标”“美好期望”;第二句从“家庭”“社会”角度看,有“不同预期”“赋予别样角色”;第三句概括前两句,点出“落差”与“错位”。三句话连起来表达意思为:个人设定的坐标和美好期望,会与家庭期望和社会赋予的角色之间形成落差和错位。这样的大白话,难道还读不懂么?虽然材料涉及了多个概念:人生坐标、美好期望、预期、角色。这些概念通俗易懂,也不存在理解大问题,但是考生为什么还说“不好写”?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真的需要语文界人士认真反思:讲了那么多写作方法,做了那么多作文材料分析,为什么一到用时就哑火了?为什么考试题目的材料,学生一写作,就忘得干干净净?不才做点梳理分析,认为主要问题在于:
“教材”读得太死,思维固化。
就拿几篇文章,背诵几年,结果还常常写错别字,可有的错别字,一错就错几年改不了,为什么?思维固化了!我们知道,蛋炒饭,第一遍炒出来喷香可口;炒第二遍,就有些干燥;再炒一遍,就有糊味儿了。炒来炒去没有新意,却把记错的东西定势了、固化了。以往只有语文诗词、文言和英语单词要背诵,现在搞得所有学科都要背诵、默写,弄得学得的思维就在那一点点范围内思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长此以往,本该活跃的思维渐渐萎靡不振,渐渐失去创意。
“碎片”读得太多,思维零散。
尤其电子书、快餐文章的兴起,打破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以快捷为主要特点的新媒体阅读方式,让阅读内容变得碎片化,要读《红楼梦》,有简化版;要读《浮士德》,有简化版;……鸡零狗碎的阅读内容,满足了短频快要求,同时也渐渐碎化了思维。
“方法”学的不少,纸上谈兵。
作文,虽然是高考的“半壁江山”,实际并没有真正得到重视。很多教师都是在考前,匆匆忙忙给学生讲了很多“方法”,写了一点片段,然后就算上了作文课!乖乖,要写好作文,那是叫花子讨米——时间长才出经验。如果搞个急就章就可以,那些作文专家就没有必要耗费精力去编写写作教材了。作文一定要多写,而且是自愿多写。这跟读书就很有关系了,因为语言需要长期积累,思维需要借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时间”挤占太多,无暇顾及。
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不少学生、学校,通常挤占语文时间,比如取消“阅读课”“赏析课”,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几分钟讲解,几分钟练习,这都什么玩意儿方法!有些学校,甚至排课都刻意挤占语文课,什么“语文学不学都一样”“语文少上点没关系”“语文不可能考150”“作文很难拿满分”,唱衰语文时间的调调五花八门。尤其在谋生,为了让路给选考,还对语文进行大量停课,考后又进行大量突击,以为语文像理化,突击几天就见效!无知无耻无效。
“闲书”读的太少,思维狭窄。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地学校越造越好,图书馆越造越漂亮,图书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是,图书馆离学生生活区越来越远,图书馆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几乎已成摆设——应付检查时还是很有用:“学校图书馆硬件**一流,纸质书、电子书、APD等一应俱全,给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借阅、阅读条件。”检查者曰:“条件的确很不错,设施设备一流,符合**级配套设施要求。”去TMD,图书馆仅仅是拿来检查用、拿来给参观者介绍用吗?图书馆的书,如果被学生翻烂了、翻破了,不仅不要赔,更要奖励,要鼓励学生多来读“闲书”!图书馆的zui.佳位置,应该设在教学楼旁,学生课间都可随意去翻翻、看看。
现在学生读的“闲书”实在太少,以致于思维不开阔,就是武侠小说多读几部,那也是有营养的!可是,现在的学生,读了多少“闲书”?上课看点“闲书”,还被老师收缴、甚至毁坏,一天只知道背教材背教材背教材!教材,只是个例子啊。语文要学好,必须多看“闲书”,而且书要看的“杂”。武侠的侠肝义胆,言情的似水柔肠,穿越的莫名其妙,哲学的高深莫测,史学的鉴古观今……多看,思维自然开阔,哪会就拘泥于某一点呢?
语文要学好,一定要多读书、看报、看新闻。书要看得杂,文史哲,散文小说喜剧,通通都要看;不要就看什么“推荐书”,这个都是某些人的噱头,一个真正的阅读者,是没有“推荐书”的,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