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中学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作学习经验介绍
前几天,看到一个某水中学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作学习经验介绍的视频,他对于数学的论述,我实在不敢恭维。
他说: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比如集合和复数这些内容,出不了难题,没什么用。他还说导数出难题,到大学有用。
如果他站在应试的角度这样说话我也没意见,可是他偏偏不懂装懂,站在大学学习的角度这样说话。与他说的恰恰相反,集合论 ,复变函数论是大学里面的重点内容。集合轮不是最简单的,而是最难的,它即是数学也是哲学,这是与数学基础有关的内容。复数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它是复变函数论的基础,他叫他的师弟师妹不要学那么难的复数,知道加减乘除就够了。这些人考上大学后,学得下去吗?他还说高中的导数题目对大学学习有帮助,实际上高考里面的导数题目很偏,死算为主,对大学的学习没有什么作用。大学的导数是建立在极限的基础之上,整个数学分析就是极限理论。连续函数是极限,微分和导数是极限,定积分是极限,重积分是极限,线积分是极限,面积分是极限,级数是极限。数学分析不是死算,而是推理,比如证明连续函数一定可积。而这些思维高考不考,高考考的死算,算得那么多,到了大学没什么用。
为什么出出现这种悲哀的现象。那是因为中学数学教育与大学数学严重脱节。大学里面必需的内容,中学不教,高考不考。比如带余除法,综合除法,辗转相除法,整除,Σ的性质,复数的乘法(伸缩与旋转),反三角函数。这些知识都是大学的必备知识,并且默认中学已经学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实际情况是这些内容已经在中学教材中删除,高考也不考,学生连听都没有听过。
如果清华北大高考录取增加一个面试环节会更好,可以把这种高分低能的学生淘汰掉。很明显这种学生只是拼命准备高考而已,知识面不够,也不会有什么潜力,估计读大学会很吃力。
前两周,一个学生给我看了他的高等代数第一章测试题,他说他80多分在班里排名第三,他们班有一半人不及格。看了题目后,我吓了一跳,这些都是以前的初中课本内容。
我跟他说,这些内容很简单,你不能只学这么简单的。课本的定理你要懂得证明,比如本原多项式的乘积还是本原多项式的证明,课后习题要做。
这么好的大学,这么简单的题目,一半人不及格,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我估计大学老师也是很无奈,这些初中的内容要不要补?不补学不下去,补了又浪费大学学习的时间。这也说明中学的教育出了大问题。学生不是没有时间,高三有一年时间空转,什么都不学。学生也不是学不懂这些内容,是课本没有,高考不考,所以教师不教,教了也会被骂浪费学生的时间,高考不考学了干什么?
一切为了高考,这种理念本来就是大错特错。学习肯定不是只为了考试,中学的学习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大学学习打下基础,大学才是学习的开始。高三一年什么都不学,有的是时间,为什么不用这一年时间学这些大学必需知识?
高考为什么不考这些重要的又不难的知识?为什么会有考上清华的学生觉得复数和集合简单且没用?高考试题为什么要这么死板,为什么考前就让学生知道复数不考难题?为什么一定要把大题固定为三角函数,数列,圆锥曲线,导数这些内容,换一批不行吗?题目是固定的,连难度都是固定的,怎么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怎么考察应变能力?
现在的中学生很累,学习时间很多,绝大多数时间拿去做题了,真正学习新知识的时间非常少。唯有高考的题目灵活,才能改变这种机械刷题的学习模式。高考给多一点时间给学生思考,两个小时增加到三个小时,同时题量减少一半,思维难度加大一点,运算量少一点。现在是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不应该考察学生的速度,人类多快都没有计算机快。应该考察学生的慢思考的能力,考察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数学应该考察思维,留足够的时间让考生思考。研究生专业数学考试,三个小时考10道题。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四个半小时考3题。时间足够。
普通高考两个小时考22题,六页答题纸写得满满的。时间这么紧,为了考高分 ,学生平时肯定要拼命刷题练习条件反射的速度。
要改变机械刷题的学习模式,高考试卷必需要改革。我希望只出填空题和解答题。10道填空题加4道解答题,考三个小时。考前不告诉学生大题考哪些内容,课本里面的所有内容都可以考大题。比如证明以2为底3的对数是无理数,比如证明某个三角函数值是无理数,比如证明辗转相除法(a=bq+r,证明a与b的最大公因数等于b与r的最大公因数)等等等等,反正不能让学生提前猜到考什么。考的内容都是学生学过的内容就可以了。也就是考场上学生之前从来没见过的题目,给他答案一看就懂的这种题。考题没必要难,没必要多,一定要新,打破套路。
现在中学教育的主要问题是练得多学得少,因为考前大家都知道考什么题。只有考前不告诉学生考什么,只是告诉他们考课本,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学习,不再刷题,都不知道考什么哪知道刷什么。
还有,我希望中学教材马上重新编写 ,把旧教材里面有的并且大学默认中学已经学过的内容加回来,把统计学从教材删除。
原创 林堃 林堃谈数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