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刷”“题”二字,你一定不知道这些
从中考、高考,到托福、SAT,再到考研考公,无论中国、日本还是英国、美国,几乎每一位考生都干过相同的事情—刷题。
今天小明老师带大家用拆字法来解读一下什么是刷题。
“刷”是刷牙的刷,表示一个时间短频次高的动作,每天一次或两次,长牙开始你就学会了。
所以刷题并不是指“题海”,而是限时高效做题,每天做题。
有人觉得刷题就是要把所有的题目做一遍,背下来,考试就会了。不得不说,真的是太天真了,可能只有驾照的理论考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吧。而且边刷边记真的不是好习惯。
举个例子,班上有一位小D同学在期中考试错了一道非常基础的题目,她给我分析原因,原来在考试之前,做到了类似的题目,考试的时候直接选了答案,并没有思考,很后悔。
所以刷这个动作是思考的,不是记忆的。当我们做到类似的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甄别,问自己三个问题:①是不是同一个题?②如果不是同一个题,是不是考了同一个点?③如果考同一个点,我最快多久做出来?
有同学说,刷题太费时间,学习太紧张,没时间。那如何挤出刷题的时间呢?
“刷”表示短时高效,我们不用做整张整张的卷子,每次刷建议10分钟-20分钟,完成一个部分,这个时间可以控制在考试用时的2/3。比如考试选择题做30分钟,刷题时就控制20分钟。刷完立刻把错题再做一遍,细读解析,询问老师,搞懂为止。
再来看另一个字“题”。“题”是问题的题。是等着你去了解并解决的东西。但是我们做题是为了获得解决问题本身吗?是为了获得解题的快感吗?好像并不是。做题本质上是把知识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方方面面,告诉学生怎样运用知识,同时也是对考试时的模拟。某种意义上说,试题是一种学生最容易得到的学习资源,比一位好老师,一次好的授课更容易得到。
最近有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对世界进行了文化输出。阿米尔汗饰演的前全国摔跤冠军,选择了一条非常艰难的教育道路—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摔跤世界冠军。女孩儿在印度,结合家庭的条件,想要一步步走向摔跤运动的巅峰,于父亲于孩子,实在不易,小明老师看的时候也是泪水没停下来过。擦干泪水之后,我们不禁反思他们为什么能成功?
天赋因素固然重要,但是老师和方法更重要。这位父亲自己就是一位很好地摔跤运动员,所以教女儿问题不大。那么就看方法了。从影片中看出来一开始也没什么方法,就是苦练。两个女儿甚至觉得这就是“折磨”,每天要定时定量完成任务,难得去个婚礼high一次都被骂得狗血淋头。还好这时年龄相仿的新娘以自己的命运开导两姐妹,父亲在改变你们的未来。
当两姐妹感受到了这种命运的希望时,立刻追随父亲,继续勤奋练习基本动作。可以理解为有些同学在感受到学习是自己的第一要务之后,开始刷课本。当基础知识不扎实的时候,千万不要忙着刷题,容易碰壁,练好基本功,打下好基础。
练了一阵子,发现两姐妹的资源很有限,除了互相切磋,只能和文弱的表兄比试,根本无法领教各种高手各种情况。于是父亲为女儿们找来了资源—泥地摔跤赛场。比较厉害的大女儿首轮战败,但是燃起了斗志。通过后期一场又一场的比赛,高速成长起来。这就相当于我们的刷难题。
通过刷难题,连走路都是自信脸!
动作也是很霸气的。
刷着刷着,大女儿刷成了全国冠军,去大学继续训练。教练也不再是爸爸了。新的同学、教练影响着她,让她觉得,其实胜利靠的是技巧,不用怎么比赛、练习,靠自己的天赋也能得奖牌。甚至老师让她忘记以前的训练方式!这相当于从刷题,变成了只接受老师的典型例题。典型例题固然好,但是不能让你所向披靡。
大女儿就这样,放弃了“刷题”,迎来的结果出乎了父亲的预料—我女儿有这么差?
此时,父亲还是站出来拯救大女儿了。
父亲做了几件事。
1.加餐,加练,相当于刷一般题
2.研究对手,相当于刷错题
大女儿很快有了起色,最后成功拿到冠军。
最后尽管父亲不在,但是此时仍然充满力量,爸爸迟早有一天是要离开的。
泪目~~~~~
好了,不安利电影了,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题”,要怎么“刷”了吗?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