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2019届高三隐喻性作文备考指南

发布于:百学网 2018-12-27

2019届高三隐喻性作文备考指南

  原创: 教师 shanhuo 来源:十二公里作文

  教师简介

  shanhuo,本名李小军,湖大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长沙市首批卓越教师(教学能手),长沙市德育先进个人。书法和诗词吟诵爱好者,目前为华调诗词吟诵传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等级考试高级培训师。曾荣获湖南省优秀社团指导教师、长沙市语文高效课堂竞赛一等奖。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科研课题多项,独立主持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一项,出版专著《让生命合格》等。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的作者雷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而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方式。隐喻无所不在,人类的整个概念系统都是建立在隐喻基础之上的。

  当我们用隐喻性思维来观照高中生的读写活动,尤其是写作活动时发现,无论是从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还是到任务驱动型作文,运用隐喻性思维进行作文命题是命题者自觉不自觉的追求,这主要是源于“隐喻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根本属性和基本方式,它从根本上规约了人类的实践行为、精神行为和文化行为,人类的一切创造活动和文化成果无不直接或间接地打上隐喻的烙印”。因此,如何破解隐喻性作文的“隐喻”迷障,就成为写好隐喻性作文的基本要求,更是隐喻性作文走向深刻的关键,余党绪老师将此过程称为“祛蔽”与“祛魅”。

  那么何谓“隐喻性作文”呢?从“隐喻性”概念本体的特征出发,我们以为,隐喻性作文是以隐喻性思维来组织材料,题目体现了隐喻性特征,利用隐喻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材料,以追求学生对隐喻有所阐发为写作目标的作文类型。

  笔者以近五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为例,来阐述隐喻性作文的具体内涵、基本类型以及教学策略如下。

  隐喻性作文的类型

  综观近五年来的高考作文题,我们可以将隐喻性作文简单概括分为以下几类:

  1、言语词汇型隐喻作文

  以某个词汇的意义为出发点,扩展该词汇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或不同文化领域等的内涵,让学生选择角度进行阐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例如:(2015年天津卷)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2018年天津卷)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

  (2018江苏卷)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利用“范儿”“器”“语言”在不同的层面、领域有不同的意义,这些意义可以泛化,隐喻到了不同的领域。比如“语言”可以隐喻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要求学生以此推及“语言”的功能: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文明。择其一端或综而述之,审题无难度,但要写深刻却不容易。

  图片来自网络

  2、本体性隐喻作文

  本体隐喻作文是指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情感、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看作具体、有形的实物,让学生借助客观事物来诠释某种主观情感,或将抽象的概念结合到现实观照中展开讨论的作文。

  例如:(2015年上海卷)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坚硬”“柔软”是物质本体的特征,只有客观的物体才有“坚硬”“柔软”的属性。将此隐喻到“人心”中来,让学生结合自我成长展开阐发。

  (2015年江苏卷)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

  “智慧”是人才会拥有的属性,将人的属性隐喻到客观的“大自然”身上,让学生对“智慧”本体进行评说。

  (2016年山东卷)行囊已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这是典型的本体隐喻:“人生如旅行,行囊如能力(品质、素养等)”。而 “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则隐喻了一段生命过程。

  图片来自网络

  3、象征性行为隐喻作文

  象征本身就是一种隐喻的方式,高考作文中,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事件、故事等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引申到学生的生命成长等方面,让学生进行言说。

  例如:(2017年北京卷高考大作文题目二选一:“说纽带”)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

  象征侧重于以符号代表或暗示某种抽象的事物、理念和意义,如五星红旗是中国的象征,镰刀斧头是共产党的象征。此题中“纽带”象征了一种“凝聚人事”的力量或行动。

  (2015年福建卷)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

  有时,走错路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如果没有走错了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

  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路”象征的其实是一种选择,这里提供了关于人生选择的三则格言,让学生由此生发为文。

  图片来自网络

  4、容器性隐喻作文

  容器隐喻又称管道隐喻,是本体隐喻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形式。由于人体是一个三维容器,有“吃进”“吸入”和“排泄”等生理现象,还有“走进”“走出”等一系列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物理空间关系,这样的结果就形成了容器意象图。在容器意向图的影响下,任何有边界或能构想出边界的物理空间都是容器。如人体、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是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状态都可以看作一个容器。根据赵维森教授在《隐喻文化学》的引例:

  (一)视野被看成容器。如:船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

  (二)把各种事件或活动看成容器。如:你参加星期天的比赛吗?

  (三)社会群体被看成容器。如:有人把我们的私密计划告诉了局外人。

  (四)状态被看成容器。如:他陷入沉思之中。

  (五)心智或观念被看成容器。如:要敢于打破思想的框框。

  (六)时间被看成容器。如:我们已经跨入二十一世纪。

  (七)困难被看作容器。如:他把自己从苦海中救了出来。

  图片来自网络

  高考中出现容器性隐喻作文以2018年为最为突出:

  (2018年北京卷)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是将“祖国”当成了某种容器,我们是在容器中的一份子。与此类似是2018年的全国一卷: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将时间看作容器,也把“祖国”当成容器,题目中的“你们”无疑也是“祖国”的一分子,我们在祖国这个大容器中成长,将“祖国”看成与人有相同性情,在千年的时间流转中发展,我们与 “祖国”这个大容器“同行、成长” “追梦、圆梦”等。

  图片来自网络

  5、寓言式隐喻作文。

  利用一些带有劝喻性和讽刺性的小故事,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大喻小,寓较深的道理于简单的故事中,让学生对寓言的主题展开评说的作文。

  例如:(2015年湖南卷)有一棵大树,枝繁叶茂,浓荫匝地,是飞禽、走兽们喜爱的憩息场所。飞禽、走兽们经常讲它们旅行的见闻。大树听了,请飞禽带自己去旅行,飞禽说大树没有翅膀,拒绝了;请走兽帮助,走兽说大树没有腿,也拒绝了。大树决定自己想办法,它结出甜美的果实,果实中包着种子。飞禽、走兽们吃了果实,大树的种子就这样传播到世界各地。

  (2015湖北卷)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地下泉水”的默默无闻成就了“地上喷泉”的喷涌而出,这种关系本身构成了一种深刻的寓言主题:奉献与展现、背后与前台、无私与承担等。

  隐喻性作文的审题方法

  隐喻性作文的出现是言语建构与表达的内在需求,也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必然途径。“隐喻思维是一种高度理性智慧的表现形式。但是隐喻具有遮蔽隐私,曲折表现的功能”,这是我们在进行隐喻性写作时特别需要引起关注的。但隐喻“除了‘隐’之外,更重要的功能在于‘晓’和‘喻’;隐喻在遮蔽事物的一面的同时,往往彰显了事物的另一面”。所以,隐喻性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识别通过隐喻究竟强化或彰显了事物的哪些特点,而在强化这些事物特点的同时又遮蔽了什么。

  我们举隐喻研究中颇为典型的例子:时间就是金钱。

  图片来自网络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对这个本体隐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彰显或强化了什么:

  1、时间是有限的资源。

  2、时间是宝贵的商品。

  莱考夫说“隐喻的系统性使我们能通过彼此概念来理解此概念的一个方面,但是这一系统性也必然会隐藏此概念的其它方面”,在这个隐喻中,我们必须认识到,“时间”毕竟不是“金钱”。这个隐喻遮蔽或隐藏了什么:

  1、金钱可以储值;但时间不可以。

  2、金钱有一般等价物;时间没有。

  3、金钱有可逆性,失去还可以重新拥有;时间不具可逆性,失去不会再拥有。

  ……

  由此可见,我们在进行隐喻性作文的审题时,不但要识别隐喻性作文中被强化的部分,更要明了其中被遮蔽的内容。从而让写作建立在思辨的基础上,拥有更为深刻的立意走向。

  在2016年山东卷的作文中:行囊已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人生如同旅行,行囊如同旅行中的必备用品。命题人为了凸显其中“行囊”的特点,进行了非常明晰的命题指向“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考生可以根据这番指引,很顺利地对应到人生成长中的各种能力、品质、素养等等。假如我们将一些“实用技能(如驾驶、烹饪、考试等)”认为是“很快用到”的;将“业余爱好(如阅读、书法、音乐等)”认为是“暂时用不上”;将“品德和修养(如善良、宽容、坚毅等)”认为是“想用而未曾准备”,那么就能展开关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成长修为等方面的阐述,而且行文不易走向空洞,可以在多元的言说引导下让每个考生都能有话讲。

  但“人生”毕竟不是“旅程”:旅程是有固定目的地的,而人生未必有;旅程是可以自行选择线路的,但人生是充满未知的;旅程是可以自由选择驻留的,而人生更多时候是裹挟向前的……与此相应,人在成长中的各项品质、能力、素养等也不是“行囊”中的物什,不一定都能提前塞进行囊,人生中的技能、品质、素养都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可用”还是“不可用”都是与生命成长不可分割的。

  这样的审题就是一个由“识蔽”到“解蔽”的过程,就是破解隐喻性作文审题的一把钥匙。

  图片来自网络

  隐喻性写作走向深刻的策略

  综上所述,隐喻性写作走向深刻的必由之路就是找出 “遮蔽”的地方,在一个隐喻性作文中,“凸显”的部分一般较为明显,也是隐喻性写作的重点,更是近年来隐喻性作文题目中最主要的立意方向。如前面笔者归纳的“言语词汇型隐喻作文”“ 容器性隐喻作文”中,考生只需要根据题目“凸显”的指向,展开阐述即可。但是在“象征性行为隐喻作文”“ 容器性隐喻作文”“寓言式隐喻作文”中被“遮蔽”的部分就不容易被识别,这就需要考生通过深入的剖析,解除遮蔽,走向理性清明的写作,这才是真正检验考生思维品质的关键。

  我们再举两例来说明识别“遮蔽”的存在对于文章走向深刻的重要性:在帕斯卡《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这篇短文中,“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的这个隐喻,主体“人”是由喻体“芦苇”凸显出来的,但与此同时“芦苇”的隐喻忽略了人的某些特征,也就是“人”毕竟不是“芦苇”。这篇文章的作者帕斯卡就是通过深入的分析,论证了“人”与“芦苇”的不同,从而彰显了思想之于人的伟大意义。

  汉代蔡邕《让高阳侯印缓符策表》有这样的论证:“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小人之情,求足而已”。用“鹪鹩”“ 偃鼠”来凸显“人”的特点,从而说明“小人之情,求足而已”的必然性。这却遮蔽了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人”的需求与“鹪鹩”“ 偃鼠”有着根本性的不同,“人”的满足更不能简单地作动物性的类比,人不像动物一样仅仅是为了口腹而生存,而且人的积累是可持续的,人的财富是可传承的,“人情”的满足是非常复杂的。如此看来,这个论证就显得非常苍白。

  隐喻性作文走向深刻的途径就是在这些被隐喻遮蔽的地方深入下去,由求同走向求异,由单向附会走向多元思辨,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拓展开去。

  以2015年湖北卷为例: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

  这对于“泉水”自然循环规律而言也许是成立的,但一旦推演到人生、社会生活等层面,其缺陷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因果推演非常粗疏,容易导致泛道德主义,正因为有了一些人的付出,才会有另一些的成功;正因为有了许多人的奉献,才有了一些人的幸福……这样就走向了对无私者、奉献者、默默无闻者的简单讴歌,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既是奉献者又是收获者,我们也并不是一味默默无闻,不求一丝回报,每个人都是在收获与回报中又不断地付出、奉献,这是一个交互的过程。这样,文章就走向了深刻,行文也就能够充满理性精神,写作才富有了创造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维森.隐喻文化学[M].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7.9

  【2】[美] 乔治·莱考夫 / [美] 马克· 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4

  【3】余党绪.祛魅与祛蔽[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8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