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高考最后冲刺却遇上瓶颈期怎么办?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5-20

高考最后冲刺却遇上瓶颈期怎么办?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我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瓶颈期,不管怎么努力,成绩就是不见提升。”

  特别是进入到最后冲刺的高三党们,很多考生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学习上可能出现瓶颈,尽管已经很努力了,但是就是没有大进步,开始怀疑自己。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真是着急。

  实际上这种现象,非常正常,它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阶段。在心理学中,我们称这个现象为:高原现象。之所以称之为高原现象,是因为高原地形海拔高,但本身的地面却比较平坦,人在高原上行走了很长时间,海拔高度却未上升。这与学习中出现的现象类似。

  高原期并非极限,也不代表不能再进步,相反,突破了它,就能收获新的提升。知易行难,处于高原期的人,容易迷茫,也会有很大的挫败感。

  这跟体育运动中长跑里出现的“极点”现象非常相似,人体在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能力落后于运动器官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此时感到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简直不愿意再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叫做“极点”。

  当“极点”出现后,如果能及时调整情绪,适当减慢速度,加深呼吸,坚持下去,上面的生理现象就会消失,从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运动又重新变得轻松、协调,运动能力又有提高。

  既然高原现象避免不了,那怎么才能快速度过学习的高原期呢?

  探索新的学习方法

  学习初始阶段采用的学习方法,到了高原期不一定适用,而且很可能对学习产生阻碍作用。一个学生,高三前数学成绩一直都是倒数,到了高三为了升学,开始奋发图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天学习14个小时,用三个月的时间,把高一到高三的所有数学知识都地毯式地复习了一遍。

  在这三个月,我感受到了他飞跃式的进步。但三个月后,他进入了学习的高原期,虽然他依旧努力,成绩却停滞不前,他表现的很疲惫,很迷茫,甚至对自己的努力产生了怀疑。

  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建议他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告诉他,地毯式的复习方法在初始阶段很高效,但就目前而言,他已经掌握了70%的知识,再利用这个方法进行复习,效率就非常低了,此时zui高效的学习方法应该是查漏补缺,快速定位自己那30%的问题。

  他听从我的建议,做了相应的调整,开始通过少量的刷题,筛选出薄弱章节,然后针对性地复习。再后面,他平稳度过了自己的高原期,实现了新的突破。

  交替用脑很重要

  题做得多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些同学题做得过多也做得过乱,不仅做老师布置的卷子,而且买来很多卷子做,做得昏头转向,甚至越做心中越无数,造成学习成绩不能提高,复习效率降低,出现高原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考生就要集中精力和时间做老师布置的卷子,精力集中,心平气和做老师布置的东西,就会逐步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产生这种现象后,不要长时间地学习同类性质的知识。因为长时间从事同类性质活动会使得大脑皮层的某一区域在一段时间处于兴奋状态后,转向抑制状态,难以在短时间内激活,这时候必然会感觉学了半天也没有效率。比如,复习了半天数学之后接着马上复习物理,这样做不会有好的效果。

  因此,考生要注意合理安排复习内容,不同性质的复习材料交替学习,可以复习完了数学后看一看外语。这样交替用脑,使得大脑能较长时间处于一个适度兴奋的工作状态。

  顽强的意志力

  在个人意志方面,前面已经经历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到了高原期,学习兴趣会有所下降,疲劳、倦怠接踵而至,学习成绩又出现暂时的停顿,出现了内外交困的境地。这个时候更需要顽强的意志力,才能克服高原现象。就像马拉松过程中,体能的“极点”,扛过去了就是另一番天地。

  所以遇到高原期不可怕,关键在于发现新的学习方法,用顽强的意志力来突破。这个时候父母的支持也尤为重要,当孩子怎么努力都不见成绩的时候,其实他自己内心也十分焦虑,父母的耐心指导,不仅能给孩子帮助,也会增加孩子自信心,让孩子领会什么是永不言败。

  记得调整目标

  一个人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仍旧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就会产生失败或挫折感。失败的经验会让他在面临新的问题时,感觉无能为力、丧失信心,从而放弃为实现目标而做出尝试和努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地调整目标了。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采取小步子原则,将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是经过自身的努力,一步一步可以达到的。

  每个人出现瓶颈期的原因和情况都不同,但是不管怎样,“瓶颈期”都是暂时的。

  离考试越来越近了,在此给各位考生提个醒,如果遇到瓶颈期,要想逾越它首先要找到根源,然后正视它,重视它,找出对策,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怀疑自己,自暴自弃。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