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高中语文 | 散文结构思路分析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3-14

高中语文 | 散文结构思路分析

  “结构思路分析”类型试题,在高考散文阅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对于这一部分的考查,大多是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语段的逻辑关系、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等。

  今天,我们主要就“梳理文章行文思路”来做讲解。

  01

  行文思路分析

  “思路”一般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路径、脉络。

  “结构”是指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行为线索以及段落间的关系与安排。

  那么在考题中,一般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呢?

  01

  作者围绕什么写了哪些事?

  02

  本文主要写了哪几幅画面?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03

  作者描写...的景色,却从另一面写起,这样安排材料好吗?请简要分析。

  04

  文章的情感线索是怎样的?请分条列出文章情感发展变化的情况。

  真题展示

  01

  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02

  请简要归纳文章第4自然段的论述层次。

  03

  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

  解题“五”要诀

  明

  明确题材,把握全貌。

  同学们要通过阅读,明确散文内容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或是阐发哲理,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叙述事件或谈到的问题。

  不同的文章类型,行文思路是有所不同的。

  圈

  边读边圈点、勾画,抓住文章关键句。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要养成圈画的习惯,特别是要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每一段的祈使句、收束句。

  文章中这些位置,往往是中心句的位置,这些句子起到总领文章内容或者收束内容的作用。

  标

  简要标示段意,初步显露文章脉络。

  在分析文本时,同学们再找出中心句后,要注意综合每一段表达的意思并进行总结,用简短的话表示出文段的段意。

  每段文意清晰后,成百上千字的文章也就被你读“短”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也就显露了出来。

  理

  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的层次。

  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是具有前后衔接、照应等作用的语言标志,另外就是注意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分号、冒号、句号等等。

  通

  通读全段,合成段意。

  之前咱们提到读文段,找关键词句总结段意。那么对于无明显信息的段落,我们应该通读全段,就要考虑句子间的关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考虑。

  学以致用

  结合以上我们所讲的梳理行文思路的“五要诀”,下面我们就利用 【2017年全国Ⅱ卷】中的考察文本——《窗子之外》来小试牛刀吧!

  结合文章内容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思考:

  1、各段落段意梳理: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结合以上所讲方法,同学们应该要有整体意识,分析每段重要句子,归纳段意,联系文章主旨来解题。

  ①开篇第一段“话从哪里说起?”,开篇设问,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开启下文对生活的思考。

  ②文章第二段写到自己在窗下的见闻,由此来暗示自己生活在窗内的现实状况。

  ③第三段很简答的一句话,起到了承接上文,点题的作用。并引发了下文对窗子内外的感叹。

  ④文章第四、五段,作者写了自己在窗内看到的风景和生活。

  ⑤第六段中作者写到了自己因感到窗内生活的沉闷,而选择走出去。

  ⑥最后第七段,作者写了自己走出窗子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最终得出“窗子无处不在”的观点。

  作者从真正的、有形的窗子,上升到“无形的窗子”,升华文中主题。

  2、答案组织:

  ❶作者开篇发问,拉近了与读者间的距离,引发了读者的思考;同时也引出了下文,从对“你”的发问,到对“我”的状况的交代,一坐着对窗外四个乡下人的陌生和好奇引发下文对窗子内外的感慨。

  ❷文章的这句感叹在点题的同时,从铁纱窗现身到一切有形的窗子,从而自然过渡到下文对窗子内外的描写。

  ❸由上作者继而写到“你渴望走出屋子,从窗内走到窗外”,从而发现不管是有形的窗子,还是无形的窗子,思想上困囿始终存在。

  ❹由此得出观点——“不管到哪个地方,窗子无处不在,看到的多半是在窗子以外”的观点。以上“窗子”的含义得到升华。

  ❺最后再次点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你带我看一座山,一棵树,一条溪,将它们层层叠叠堆砌在我脚下,于是可见时光,可见星辰。”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