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与生涯规划
一、早期的职业规划
社会分工使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的自由度与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强,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规划在20世纪初就开始被广泛关注。那时社会发展比较稳定,一个人一生中的职业变化不大,所以职业被称为“occupation”形象为“一个位置”。相应地,针对这样的“位置”的设计工作即为职业规划。那时的职业规划主要是任务定向,即基于岗位对人的要求去挑选适当的人。
·1980年拍摄,图片中的主人公是位铁路扳道工,当时的很多人都是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至退休/图片来源:吉林画报社
这种规划的逻辑是:
1、人的能力、品质是一个稳定的因素;
2、工作对人的要求是固定不变的;
3、如果一个人具有这些工作要求的品质,那么工作就会更高效,工作着的人也会感觉非常有成效;
从这种职业规划的内涵,可以看出工作对人的约定性:人完全是工作的附属品、是工作得以实现的工具。职业更多用来满足个人的生存需要。
二、职业规划向生涯规划拓展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物质总量越来越充裕,人们开始关注更广泛和更高层次的个人需求满足。职业开始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一个人选择从事哪种职业,直接影响其收入和社会地位,进而间接影响其对工作和生活的主观幸福感。也就是说,人们开始关注从职业中获得尊重、归属甚至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
·图片中的数据为1978年—2018年研究工作满意度这一主题的论文发表数量趋势图,可以看出,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工作所带来的精神层面的满足程度/图片来源:中国知网
这就是“职业”开始向“生涯”(Career)的拓展。而且随着职业稳定性的降低,人的高层次需要必须从多个角度来加以满足,必须从人的各个生活角色中得以体现。从而关注于物质产品导向的“职业”观念,开始拓展为以人为导向的“生涯”观念。
这样,规划就不仅关注一个人的“能”与“职”的适配,更关注人的更多层面的发展需求:比如幸福感、成就感、满足感等。
Jepsen和Gelatt在1974年提职业生涯决策模型时,最早提出职业到“生涯”的转换。之后,生涯发展的内涵逐步被广泛认可。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