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审时度势,特质匹配,科学选择人生方向
四川师范大学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 曾侯森
对于高三学生以及家长来说,思考最多的莫过于两个事情:一是高考能考多少分数,二是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前者往往只涉及考生个人努力,后者则牵涉到考生、家长、社会等各种因素,其决策难度和复杂性往往是高中生最困难的。本文就高中生未来在大学三种主流的发展方向进行深度分析,并给予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建议,仅供考生和家长在做生涯决策中的参考。
一、三种主流的发展方向及现状
当前大学生本科毕业之后主要的去向一般是三种:直接就业(这里就业是指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创新创业和深造。根据麦可思的统计数据,我国2017届本科生毕业生去向主要是:“受雇全职工作(含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为87.8%;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攻读硕士深造”的比例为10.8%。当然这个数据是整体趋势分析,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情况又有差异。比如清华大学2018届电机系139名本科生毕业,直接就业的比例为3.59%;深造(包含国内读研和国外深造)占84.89%;其他情况为10.79%。比如在考研风气浓厚的曲阜师范大学,2018届师范本科生考研通过率达到了34.53%。但是,在总体趋势分布上,本科生毕业“直接就业”排第一,深造排第二,自主创业排第三。
二、三种主流生涯选择发展方面背后的特质因素分析
(一)直接就业。当前我国大多数用人单位(包括政府、机关、企业等),基本上都是有意或无意地遵循“人职匹配”理论,也就是相关职业岗位“胜任力”(职业岗位胜任力一般是根据“冰山素质模型图”和“洋葱素质模型”来设计的)与求职者“知识、技能(能力)、自我概念、价值观、动机”的“匹配度高低”来决定的是否录取。用人单位择人首先最直接地是看“求职者的能力(做过什么?如何做的?成果如何?)”与“岗位能力要求”的匹配度。而查看学生是否具备职业能力最便捷的方法“一是看文凭,二是看实习经验,三是实习成果含金量高低”。很多报刊热炒“大企业只要985、211高校学生”这个新闻,其实只是很多自媒体的误读和标题党噱头。文凭是用人单位选人的条件,知名的用人单位倾向于去211、985高校选择也仅仅是因为“在优秀的群体中选择合适的人的时间成本低”,但是否录取的最基本还是“个人能力、特质等与职业胜任力模型”的匹配度。
(二)深造。这里“深造”包括在国内攻读硕士研究生、硕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连读或国外攻读更高学位。一般来说,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往往要具备良好的科研能力——包括科学理念、学术思维、科研技能(调查、统计、分析、实验、论文撰写等)。而科研能力往往是需要经过严谨地训练才能达到,尤其是排名靠前的大学的理、工、医等专业要求甚严,攻读硕士往往是比较辛苦。
根据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论来说,具备“I(研究型)”的人格特质的人更适合去深造;从MBTI性格测评来说,具有“NT(直觉+思考)”型的人更适合在大学或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因为这类人更喜欢抽象思考,求知欲强,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不过,目前在国内随着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扩大,攻读硕士的难度并不大,硕士毕业也并不是很难。攻读硕士往往是一些本科院校并不是很好但又希望自己依靠文凭找一个好单位的学生所采取的策略。
这里要提醒的:除非你是想进入高校教学、研究机构从事研究、企业从事产品研发,或者是你真心喜欢学术研究,否则没有必要去攻读博士研究生,因为获得博士学位的难度系数和成本(时间和金钱成本)是很高的。很多攻读博士的人往往不能按期毕业。南京师范大学2016级的硕士研究生中没有按时毕业只占0.5%,而该校博士研究生中未按时毕业的比例接近30%。沿海某工科高校甚至曾有90%的博士生申请延期毕业。
(三)自主创业。当前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风生水起,主要原因有:一是我国社会的产业升级需要更具有创新科技含量的企业和行业。2018年美国发动贸易战真正目的是拖慢“中国制造2025”,而“中国制造2025”就是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计划,到2035年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这就是雷军说的“风口”。二是基于产业升级,政府、高校等采取了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大力扶持。尽管目前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约占3%,但是影响面极大。大学生自主创业群体有三个类型:
1.学霸型——也就是高科技创业,用自己研究开发出有市场前景的高新产品(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艺专业2016级博士研究生张川研究出的“超灵敏微流控检测技术”,给水龙头装上一个指甲大小的检测器,与手机、电脑等设备建立无线连接,用户便可通过App查看水中铅、汞金属含量、pH值等数据),这类学生在目前创业学生中排名第一,占24.35%;
2.市场型——根据社会需求升级找到市场需求点(如有大学生毕业后自己创办的“面包求职”,为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就业训练服务);
3.理想型——自己有创业兴趣并能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创业。从霍兰德职业兴趣类型论来说具备“E型(企业型)”人和从MBTI性格来说“ENTP”属于“天生的企业家”的个性特质的学生,更适合去作为创新创业的领导者。因为这类人往往具备:①冒险(具有冒险倾向,有承受风险的心理素质);②成就需要高(做事有强烈的个人成就动机和人生抱负价值观);③领导才能(有梦想愿景、能说服他人、自信、表达能力强、目的性强等);④自主性强(喜欢自己决定自己人生)等个性特征,创业动机强,往往更适合去自主创业。
三、三种主流生涯选择需要做好的准备内容
(一)“直接就业”群体要做好的准备。
首先高三学生要通过请教专业的生涯规划咨询师、学校教师、大学生、查阅知乎网等网站、阅读《我的专业我做主》等书籍等途径去了解、研究自己意向专业需要哪些学科能力,选择好与自己特质(主要是兴趣和能力)匹配的专业。经济学专业目前是文理兼收,但是数学不好的学生学习经济学是很痛苦的,有些考入985高校经济学专业的文科生还会挂科乃至不能毕业;心理学专业中有50%的课程是高等代数、统计学、心理测量评估、试验设计、基础解剖学、大脑与认知学科等理科课程;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老师更喜欢学生具有“喜爱程序设计与除错;逻辑思考清晰;英文阅读能力强;自我学习能力强;耐得住白底黑字程序设计的孤独与煎熬”的特质。人民日报、中青在线等调查研究表明有76%的大学生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其结果是不少大学生在大学打游戏、逃学、混日子……,浪费自己的宝贵青春。
二是了解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任何专业都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关键是看你在大学期间是否具备了与职业岗位匹配的职业能力。但是专业的就业前景在整体上还是会影响就业机会。可以在网上购买麦克思最近一年的《就业蓝皮书——大学生就业报告》了解每个专业的就业趋势。
三是在大一时期通过上“生涯规划课”、心理咨询中心或就业指导中心的生涯规划师的咨询等方式,及早确定个体未来的职业方向。越早确定职业方向,就越能在时间、经历和行动上聚焦,就越能提升生涯效益。
第四步就是要找到职业目标的胜任力模型(常见的就是去找出该职业的“招聘启事”中的“入职要求和岗位职责”)。
第五就是根据目标职业岗位的胜任力模型,可以通过学业、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单位实习等途径打造个人职业能力和成果。比如:你想当教师,你要做到事情就是:①获得奖学金;②说课试讲锻炼——每个周末和寒假暑假去学校等机构从事备课、试讲、说课等锻炼;③师范生技能大赛——要去参加华文杯教师技能大赛;④教学研究——去撰写中学教学论文等。如果你想去从事企业管培生,那你大学要做的事情是:①去企业参加各种市场营销活动;②标杆企业的各种挑战赛:如想去日化品行业的,就要去参加宝洁的精英挑战赛;想去税务领域的,就要参加德勤的税务精英挑战赛;③当学生干部,多参加学校各种学生活动,锻炼组织、策划、执行等各种能力。如果你想当程序员,那你要做的事情是:①获得奖学金;②编程比赛:班级校级省级国家级各种软件编程类比赛;③企业软件开发项目:参加各种APP、网页开发等各种开发项目等,使用人数越多越好。对于想直接就业的学生来说,一定及早要去参加目标单位的实习,打造与目标职业相关的经验和成果,来证明你的职业能力,这是求职就业的王道!
(二)“自主创业”群体要做好的准备:
第一是选好专业,做好知识准备和产品研发。产品研发是自主创业的根本和核心价值,成功地创业者往往本领域的专家。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等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来看,创业最有激情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工学类、管理类、经济学类、理学类”这几个学科门类中。一般来说,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往往是通过高新技术研发来创业。计算机类(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可以从事网站开发、移动端开发等领域创业;自动化类(自动化专业)和航空航天类(如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等专业)可以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装备等领域创业;电子信息类(如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等专业可以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等文件精神,未来中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十大领域重点发展,这些专业因为与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高度契合,所以创业机会很多。文学类(英语、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师范教育类、艺术类则倾向于从学前教育、K12教育类来创业。
从国外的研究来看,根据福布斯的《假如你想成为亿万富翁,你应该选择什么专业》调查来看,在上榜的400位富豪中,本科专业是经济学排在第一;工商管理专业排名第二;电气工程,数学和英语都是富豪们热衷的专业。
第二是通过参加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培训、去创新企业实习、参加创业团队的创业比赛、阅读创业媒体(杂志、节目、自媒体等)和创业者大咖分享等形式和途径,了解创业知识,锻炼相关能力和技能:如战略能力(识别和发现商业机会的能力),人际关系的沟通和建设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企业管理能力,项目计划书撰写和路演能力等。
第三是组建好志同道合的创业团队。没有团队的分工与合作是无法完成创业工作的。
第四就是可以多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比赛。目前我国国家级的创新创业比赛有: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大赛等。多参加各类各级创新创业比赛,不仅可以获得专家的点评来完善创新创业方案,还可以锻炼团队能力,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
第五就是不断完善和丰富经验。建议想自主创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多去大城市高新区的高新企业、大学的科技孵化园、创业中心(创业研究院)等参观实习,多学习他们的产品研发、市场开发、团队建设管理、融资和财经管理、门店选址等自主创业的具体策略和思路;也可以依托口碑学院等平台、企业的校园代理、个人网店、暑期打工创业实践等途径开展自主创业实践,降低创业失败风险。
(三)“深造”群体要做好的准备。
首先是要根据“兴趣+能力+社会需求”的原则来确定深造专业方向。因为硕士到博士,层次越高,就业面就越小(因为攻读专业各种成本太高,读了博士不从事本专业,代价太大,内心认可度不高)。
其次是在本科期间就要在学业下功夫,争取成绩在全班前5名,年年拿奖学金,争取保送研究生。
第三是多参加高级别(省级、国家级)的学科竞赛,主动加入到学院教授的科研项目,争取在大学发两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对你保研考研都很有竞争力。
第四学好英语和数学(就算你不擅长数学,但你可以学好数学来应用)。越是高水平的科研对英文资料获取和国际性学术交流的依赖性越高,今后你不管你是人文社会学科还是理工科,读博士做科研到一定层次,数学会决定你的科研天花板。
最后要补充强调两点:一是要选择你自己能胜任的专业。作为高三学生,不管是你未来是本科毕业直接就业,还是深造或创业,你都要结合“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来选好你自己本科专业,因为不管是“直接就业”,还是“自主创业和深造”,都需要你具备起码的、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二是要选择社会需求高、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和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这十个领域就是未来我们社会高度人才稀缺领域,也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这十个领域涉及到的专业是大学生“直接就业、深造”群体的热门专业和方向,也是“自主创业”群体重点关注和前景大好的领域。
按照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的观点,高中生是“进入探索阶段,缩小探索范围,作出初步的职业决策”阶段,应该开始思考和决定自己今后是否“直接就业、自主创业还是深造”。生涯决策的主要的方法步骤是:
一是自我探索。通过生涯规划师、高中或大学的心理教师的咨询,开展自我测评,了解个人职业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找到个人的优势特质,根据个人的优势特质来决定个人的发展方向。
二是世界探索。通过专业的生涯规划师咨询、生涯人物访谈、职场参观考察、专业探索书籍阅读(如《我的专业我做主》、《果壳帮你选专业》)等途径深度了解大学专业或职业;三是生涯决策。根据“高兴趣+高能力+高社会需求”的模式,结合生涯决策平衡单等工具,为自己做一个科学合理的人生方向决策。
生涯规划里面有两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zui.好的”,“成为zui.好的自己,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希望你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成为zui.好的自己。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