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学业规划
做一件事,要明确为什么做,达到什么标准,还要知道如何做,这就是规划。今天讲学业规划,就是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应该如何学的问题。
三宽家长学校 | 任博华
9年级家长课程
为什么要对学业进行规划?因为做事只有先明确了目标,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前进。学业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未来的发展要求,提早树立目标,明确方向,进行有效率地学习,以便少走弯路。
为了实现学业规划的目的,我们可以从3方面入手:第一,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第二,为了实现目标而提升学习能力;第三,要看清未来发展的趋势。
第一,确立目标的方法
既然是学业规划,就要围绕学习展开,最直接的就是为孩子选一所好学校。所谓的“好学校”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标准。共识的是,要有历史,有名气,有平台,有综合实力。但这样的学校也有问题,比如,孩子是否喜欢?不喜欢,再好的学校也是烂学校。所以如何评价一所“好学校”,需要结合家庭与孩子的实际。有些学校就算孩子喜欢,能否考得上也是个问题。
对于如何选择一所好学校,家长要多听孩子的意见。为什么孩子偏偏喜欢这所学校?这是孩子想要去的学校么?实事求是地说,假如这真是孩子心中理想的学校,这辈子非它不可,这种情况,孩子的学习是不需要家长动员的,到什么时候都是干劲十足。
在这里还要普及一个专业名词,叫“对标进阶”。就是孩子可以轻易达到目标学校要求的分数,例如580分,家长就可以给孩子找个600分才能上的学校,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看看是否有突破极限的可能。毕竟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第二,提升能力的方法
能力体现在两方面:单科成绩和总成绩。
通常,我们只看到考试的总成绩是多少分,这样做的缺点是对孩子单科成绩变化不敏感,无法掌握孩子具体哪门课成绩上升,哪门课成绩下降,所以要化整为零,对每一门课单独考核,这样就可以发现孩子对哪些学科有兴趣,又对哪些学科提不起精神。发现了问题就可以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单科成绩提高了,总成绩自然就会提高。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有3点要求:
• 树立时间观念
• 珍惜学习时间
• 充分利用时间
用什么方法落实时间管理的3点要求?
首先,对孩子苦口婆心地劝说是没用的。时间都去哪了?一节课45分钟,一天完全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约5个小时,仔细一算其实并不多,家长得跟孩子一起算一算,不算孩子永远不知道。算清楚了,孩子明白自己备考的时间并不长,有了危及意识,才会珍惜时间。
其次,是否愿意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心理因素很重要,如果孩子能够进行自我心理暗示——我要集中精神学习——那是zui.好的,如果不行,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计划学习多久,就设置好时间,闹钟响起之前的每一分钟都要专注于学习。
再次,要总结好的经验。为什么相同的学习内容,这次用了更少的时间?发现窍门,找到方法,就可以提升利用时间的效率。
时间管理的一般方法:
• 按照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分配时间
• 按照学习各环节的效果分配时间
• 按照学科的学习情况分配时间
一般而言,当天的作业要优先于日后的作业,课内的作业要优先于课外的作业。力求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分配学习时间,要从复习入手,再完成作业,最后终于预习。始于复习是因为复习是对一天学习内容的回顾,重新梳理一遍知识点,可以提高作业的效率。
薄弱的科目要多在平时下苦工,考前要重点复习优势的科目。优势科目对孩子起着激励作用,投入低,效率高,是成绩稳定的保证。
时间管理要因人而异:
因人而异就是指两种人,一种是时间观念强的,另一种是时间观念弱的。
时间观念强:
小琳是一个自控力比较强的同学,在初二的时候,作业晚上8点就能做完,到了初三,几乎每天都要做到10点。小琳的父母询问作业时间变长的缘由,原来到了初三,小琳开始参与学生会工作,同时还要花时间去帮助其他同学做课外活动,因此自己的学习时间遭到了压缩。小琳的父母对小琳的时间管理提了3点建议:
1 提高计划制订的合理性
2 真实记录任务完成的时间
3 持续地专注
小琳发现,同学的课外活动不需要每天都做,学生会工作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一起完成。于是她对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了重新规划。
时间观念弱:
小鑫是一个初二学生,性格不紧不慢,学习上也不着急。每天回家,小鑫先玩两个小时游戏,玩好了再学习,一拖就到了晚上11点。对小鑫这种慢性子,同样也有3个步骤:
1 用倒计时倒逼
2 集中应对重点任务
3 现在就做
zui.好的时间管理就是行动,虽然一个人的性格难以改变,但通过一些方法也可以使慢性子产生紧迫感,比如倒计时。
第三,关注未来发展
未来需要规划,孩子未来的路应该怎么走,甚至走哪条路,多数家长心里都会有一个路径。问题在于家长心里的这条路是不是孩子想走的那一条。这需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去判断。兴趣是zui.好的老师,既不能让喜欢植物的孩子去做销售,也不应该让喜欢销售的孩子去研究植物。所以在为孩子规划未来的时候,家长要听取孩子的意见。同时,也要紧跟社会发展,对未来的人才需求有所了解。
• 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
• 不同地区的生活水平
• 不同院校的侧重方向
通过以上3点,家长可以权衡利弊,做出最适合自己孩子未来发展的选择。
总结
做专家——帮助孩子定目标
做教练——帮助孩子提能力
做督导——帮助孩子创未来
思 · 考
练习:查找资讯,了解国内院校的发展。
思考:现在孩子就业跟过去自己找工作的时候比一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