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涯导师制
高中生涯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生涯规划教育阵营中,这主要是教育中长期规划中关于建立学生发展指导的政策导向,还有新高考改革的要求产生的。而生涯导师制便是开展生涯教育的一种途径,更是能全面确保学生收益的zui.佳方式,此种方式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采取。
一、什么是生涯导师制?
韩愈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老师,并不只是在学业上帮助学生进步,更要在人生的方向上予以指引。生涯导师制就是从学生个体的生涯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引导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探索外部,促进学生做好选择并为之不断努力的个别化生涯辅导方式。生涯导师制的突出特点是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职业规划、跟进并促进学生更加个性化的发展。
高中生涯导师的组成从其来源来看主要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构成,校内导师以学校的领导、各个部门的老师、心育/生涯老师以及各个学科的老师组成。校外导师往往由企事业单位人员、学生家长、大学老师、校友等构成。目前在实践层面,较多的生涯导师由校内导师为主构成,校外导师为辅。因此本文论述的主要是校内生涯导师。
生涯导师的选择主要遵循自愿原则,要求具有一定的做好学生发展指导的知识与技能基础,有自己熟悉的领域。目前考虑到在走班选课背景下绩效问题,通常较多会将一些事宜分配给所担任课时较少的老师,有的学校则是全员生涯导师制。具体实施而言,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的导师指导,导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可以指导不同的学生。
二、生涯导师的任务是什么?
生涯导师在工作开展中要遵循生涯教育的基本原则,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为学生提供理想、学业、生活、心理和生涯等方面的指导。从实践服务的具体内容来看,主要包括:
1. 做好学生的学业指导
生涯导师要了解新的高考政策,了解本校的课程设置,了解高中所学科目的相关内容,指导有关学科、专业和职业的关联,为学生科学合理的选择选考科目提供帮助。生涯导师要定期与学生做好学习交流,熟悉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等内容,能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具体的指导。
2. 协助学生做好自我认知
熟悉并能了解自我认知的方法,能熟练运用心理测验、平时测验分析和家校沟通等方式了解自己所辅导的学生,协助学生发现自身在学业及心理自我等方面的优势,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
3. 协助学生明晰升学路径
生涯导师要熟悉学生的多元升学路径,多积累有关的素材,提炼各类招生的具体要求,为学生选择不同升学方向提供具体指导。在实践中尤其是要指导学生建立生涯成长档案,指导其应对综合素质评价,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便有机会拓宽升学路径。
4. 协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
生涯导师要熟悉大学及其开设的相关的专业,了解各专业的职业发展方向,协助学生思考当下学业及未来职业的关联,在外部探索中明确人生的职业发展目标。
5. 做好心理辅导
生涯导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人际关系处理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协助其处理一般的心理困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如何开展生涯导师制
1. 出台生涯导师制方案
学校要做好生涯导师的规划,制定生涯导师制的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要规定清楚生涯导师的遴选原则,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指导及督查、工作绩效认定等机制。通常在学习层面,生涯导师领导小组一般由校长兼任,工作内容及职责同做什么部分对应,会将生涯导师当做教学工作量组成部分并给予绩效奖励,会根据生师比和老师与学生的匹配做好选配。
2. 做好生涯导师成长支持
所谓导者,自己要首先能行为世范,具有一定的生涯辅导能力。因此要多为生涯导师成长提供必要支持,鼓励他们自学或培训熟悉生涯辅导理论、技术与方法,依据服务内容熟悉如何指导学生认识自我和探索大学、专业与职业,知晓如何做好学生升学规划及学业指导。
3. 完善生涯导师工作机制
学校要建立学生与导师的定期交流制度(不少于两周一次),学生与老师及时就近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进行交流,交流可以一对一进行,也可以以小组方式进行。学校也应完善家校沟通机制,生涯导师通过家长会、电话交流、家访、新媒体沟通等方式做好交流。学校应细化生涯导师的工作内容,形成生涯导师工作手册,方便教师开展指导工作时记录。
4. 发挥生涯导师间的协同作用
不同生涯导师自身擅长的领域、熟悉的工作内容、生涯辅导能力不一,因此应该多协同发挥作用。学校在激发生涯导师的工作热情外,还应该摸底了解生涯导师的擅长领域,方便选配合适的学生。不同导师之间在开展中也应相互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学校还应基于生涯辅导能力及经验,聘任一些首席生涯导师,让其协助青年生涯导师成长。
5. 拓展生涯导师服务时空
新高考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应对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在校园之外,生涯导师的工作空间也并不局限于校内。学校要引导生涯导师除参与校内指导外,还应关注学生在校外活动方面,帮助学生融入各种职业体验、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创新等各种社会生活实践中,以便能促进学生更加丰富、全面的发展。
6. 合理定位导师与学生关系
生涯导师所起到的作用更多是一种协助作用,是“导与学”关系,因此生涯导师应该注意自己辅导的边界,不干涉学生的自主选择,不直接告知学生问题解决的方法,更多是通过问题解决的线索和路径。另外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而非社会上各种带着“导师”帽子瞎指挥的骗子。生涯导师应该在辅导时应该注意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信心,让其更自主管理和发展自己的生涯。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