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父母教育孩子的误区揭秘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8-30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父母教育孩子的误区揭秘

  教育孩子是一门非常重要也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目,很多家长修不好这一门科目,甚至是不及格的。问题在于很多的家长不能够做到以身作则,做不好自我教育,怎样能够教育好一个孩子呢?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这些误区所导致的结果会不同程度的从孩子的身上体现出来。所以教育孩子方法一定要正确。下面是关于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父母教育孩子的误区揭秘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父母教育孩子的误区揭秘

  老师们常常说:“看见学生,就知道家长什么样。那个像啊!”其实老师指的不仅是长相,更多的是指脾气、秉性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亲子之间非常相像。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父母教育孩子的误区揭秘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学龄前儿童,自然由家长教育,上学后,教育的责任虽然被学校分担,但家长的责任依然不可松懈。

  每对父母都不是完美的,但是都会尽自己所能给孩子zui.好的爱,那么,想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成功发展,首先家长要做好自我教育。专家总结了六类家庭教育雷区,请家长们认真阅读,是否也犯过同类的错误呢?

  1、以暴制暴

  “再闹,就给我试试看!”“不乖就把你赶出门”之类的严惩、恐吓和威胁话语,不但会扼杀孩子的自尊心和安全感,甚至会使孩子采取自我破坏和被动的攻击行为当成报复。

  2、当孩子情绪的奴隶

  “不哭,就带你去吃麦当劳!”“我买玩具给你就是了,别难过了!”用贿赂、哄劝的方式息事宁人,避免孩子体会不好的情绪,反而让孩子学会了“情绪勒索”。

  3、为孩子的情绪贴标签

  你这个坏孩子,为什么这么粗暴?”“真是爱哭鬼!惹人厌!”你贴在孩子身上的“负面标签”,会轻而易举的扭曲孩子的自我概念。

  4、流于说教

  “你看!我不是早就跟你说过了……”当孩子伤心、难过、生气的时候,情绪已经主导了全部意识,根本不是灌输规则与训诫说教的好时机。

  5、回力球效应

  “你再闹啊!干脆把我气死好了!”在孩子闹脾气时,无法保持冷静,反而回以愤怒,形成“你来我往”的恶性循环,最后“发脾气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想法也将深深刻在孩子的心上。

  6、归咎他人

  “跌倒了不痛!都是地板害的!”当孩子遇到挫折时,为了安抚孩子情绪而归咎外界环境的做法,会让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失去从错误中反省学习的机会,容易养成遇到挫折“只会怪别人”的恶习。

  如果能够避免以上六个教育孩子的雷区,那么基本可以算作是一位教育理念较为合格的家长了,然而,当孩子无理取闹,犯错误时想要更好地教育孩子,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学会理解、接纳孩子的情绪

  孩子常常有这样那样的小情绪,他们有时把情绪装在心里,有时把情绪表达出来。但无一例外的,他们最需要的,往往不是你的鼓励与安慰,而是你的理解和认可。失败的时候,难受的时候,被人误会的时候,做错事情的时候,告诉他,爸爸妈妈也曾经失败过,也常常有难受的时候,也会被人误会,犯错的时候。让他明白,你能理解他的情绪,能接受他的缺点,能等待他的成长。然后你发现,他突然对你打开了心扉,他相信你,愿意把心事说与你听,也愿意听从你。

  第二步:协助孩子觉察、表达情绪,并理清原因

  父母要像一面情绪镜子,运用言语反映孩子的真实感受,协助孩子觉察、认清自己的情绪,例如:“看你哭得这么伤心,一定很难过,对不对?”响应孩子的感受,可以让孩子明了自己的感觉。之后,继续用开放性的提问方式,例如:”今天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协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厘清情绪背后的原因。只有找到情绪反应的真正原因,掌握孩子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

  第三步:引导孩子调整认知,思考解决方案

  等孩子情绪缓和下来,引导他调整认知,从另一种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扰的事情,例如:”玩具被同学不小心弄坏了,你觉得很生气。但是你打人没办法让玩具恢复原状。我们一起想想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好不好?”

  一个好的家长,应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身上来。对于有觉悟的家长,教育孩子只是个借口,自我教育才是真的zui.好的教育。家长这种“职业”经常凸显的缺点往往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遇到问题,不要躲避,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当家长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只是美好的你的反映,他自然会变好。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无论儿女,孩子的教育都不能完全依靠学校,家长要多方合力,才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千万不要错过!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核心是把心搞定

今天女儿一早起来继续数学,直到晚上。把零食也让我收起来,说影响专注力,不太像学生。哈哈 之前她可是要定期自己做点好吃的,还要自己经常点外卖,说享受好了在学有劲。 晚上散步跟我说今天搞定函数这个章节没问题了,弄的好可以把必修一学完。 现在觉得原...
2023-11-13

一个家庭最大的失败,是养出“低配感”孩子

从父母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父母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上个星期,陪孩子逛商场的时候,看到这一幕。 一位妈妈带着儿子去商场,男孩选了一个10元的汽车模型,妈妈看见了,转头对孩子教育: 你拿的这个玩具太贵了,以后这些东...
2023-11-13

教育就是看见每一个孩子

平日里,老师总是在关注学习吃力或者调皮的孩子,对其余还是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而且近期,我发现有的孩子特别乐于给班级做事,总是关注着教室里的风吹草动,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也懒于思考,这些孩子就是需要尽早沟通,引导他们改变现状。于是我想着,...
2023-11-10

化茧成蝶: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找到终身学习兴趣

在应试教育评价体系中,考试分数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如果处处只考虑考试怎么考,学科课堂就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学生只好强迫自己勉强努力地学习,学习效率一定不会高。 我们可以跳出考试的桎梏,站着更高的视野来设计课堂,激发...
2023-10-13

李玫瑾说:对儿女影响最大的,不是家境贫富,而是这4件事。

心理学家李玫瑾提出的以下四点建议,对于儿女的成长和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儿女能做的事,别替他做 我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的角色应该是指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代替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尝试新事物,并且在需要时给予帮助和建议。如果父母总...
2023-09-08

妈妈你为什么要上班?这是最好的回答!

我女儿小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在家了,她就会说爸爸妈妈上班去了。 随着女儿越来越大,她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奥。突然有一天,她问我: “妈妈,你为什么要上班?为什么不能在家陪我?” 我突然愣住了,想了很久该怎么回答她。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应该...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