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给自己“降压”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为心理健康下的定义是:“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zui.佳的状态。”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传统观念的“健康”主要指身体健康——即生理上的健康,而忽略了精神上的健康——即心理健康。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为心理健康下的定义是:“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zui.佳的状态。”通俗地讲即人的知觉、情绪和意志活动相互协调,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并不断发展健全的人格,并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智力正常、心情愉快、人际关系和谐、意志品质优良、适应环境。
如何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呢?在生理方面要合理营养、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减少疾病、注意休息、消除疲劳、适度娱乐、愉悦心情、坚决杜绝不良嗜好;在心理方面要加强学习、增长知识、培养情趣、陶冶情操、开朗乐观、幽默诙谐、与人为善、善于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
压力源自方方面面
随着西方文化蜂拥而至,东方文化的传统观念正在接受挑战,人们的爱情婚姻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婚外恋、黄昏恋、低龄恋、老少恋、同性恋……爱情和婚姻留给我们的不再只是“白头偕老”,还有困惑与无奈;
为了将来能进入“金领”阶层,就要有一个高学历,要考各种“证”,所以就要拼命学习,做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学习不再是快乐;
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旧观念的激烈碰撞,人们对传统的友情、亲情开始重新审视,在机关,科长只有一个,你上去了我就上不去。二十多年的老同学,也许就因为此而“老死不相往来”;母亲住院了,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往医院跑,母亲有五个孩子,难道只有我是亲生的吗……人际关系不再是过去的“革命友谊”,而是淡薄、疏远、甚至是冷漠……
压力是利还是弊
当今社会,“压力”一词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那么,到底什么是压力?压力——在心理学中叫“应激”,就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况下所出现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通俗地讲,压力就是紧张的情绪。那么,“紧张”对于我们是利还是弊?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例子:一个平时功课很好的学生,一到考试就发挥失常;一个满腹经伦的人才,一见领导就磕磕巴巴;一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一遇上钟情的姑娘就词不达意……以上各例都是“紧张”带给我们的负面作用。从医学的角度来看,“紧张”会影响大脑的思维能力,干扰神经系统,导致肌肉僵硬动作失调。人若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厌食、失眠等各种心身疾患,尤其易发生癌症。所以说,我们何苦非要生活在“压力”中呢,难道我们不能向米卢那样“享受足球的快乐”吗?
如何解除或减轻压力
既然,“压力”对绝大多数人的健康有损害,那么,我们如何避免或减轻压力呢?
一、 寡欲法
“压力”在心理学中属于“情绪”,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人为什么有压力,因为人有“需要”,当“需要”不能满足时,便产生压力。按照马斯洛需要理论,笔者认为其中有些“需要”也是一种欲望,欲望来自主观,换句话说,有些压力是我们自找的,因为我们想当官、想发财、自寻烦恼无事生非……我们有太多的欲望。如果我们淡薄权势、金钱、名利、情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就能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我们努力了,人生的价值也就体现了,我们享受的是奋斗的过程,不一定是结果。笔者宣扬的“寡欲”不是碌碌无为、不求进取,而是审视一下我们订的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符合现实、符合法律、符合道德,否则就是自寻烦恼。
二、 转移法
当然还有不少压力,不是主观欲望造成的,而是客观环境“送给”我们的,比如因为某种原因而失去了工作,此时“寡欲”就解决不了问题了,因为我们要满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层的需要——生理需要,起码要吃饭。既然“寡欲”不行,那我们只能“转移”了,所谓转移是要全身心投入到另外一件事情中去,暂时忘记眼前的“紧张”。比如:泡热水澡、散步、逛街、钓鱼、旅游、种植植物、饲养动物等等,总之,是你的爱好,只要不违法、不损健康,你尽管去做好了。笔者说的转移,不是自欺欺人的“鸵鸟式”的逃避,而是在积极想办法的同时,使自己的心情来一个“战略转移”,今天的“转移”是为了明天轻松愉快地“进攻”。
三、 发泄法
当我们的情绪紧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恐怕“转移”就有些杯水车薪了,此时只有通过发泄,释放能量,从而缓解紧张的情绪。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锻炼,如打沙袋、没有沙袋打枕头也可,打累了,心情也好多了。或是到歌厅(没人的地方也行)去高歌一曲。或是参加体育活动,游泳、慢跑、打球等。再有就是倾诉,zui.好向心理咨询师倾诉,一方面可以得到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一方面也可以得到宣泄。最后就是——哭,泪水可以排出体内的毒素,也可以“冲走”不良的情绪。
四、 放弃法
“投降”在某些时候也是一种战术,而不是“叛变”。因为我们放弃的是阵地,保存下的是有生力量。在生活中亦如此,有时放弃是一种zui.好的选择。放弃又分两种:一种是暂时放弃,即拖延,当我们实在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时,拖延一段时间,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时间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另一种是永久放弃,当然,放弃不是消极的全面放弃,而是有选择的放弃,因为我们不可能样样都做得好,什么事都办得到。一个方面的放弃,是为了另一个方面的进取。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