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父母:适当放下“传统的权威”,以一个“人”的态度去面对另一个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9-21

父母:适当放下“传统的权威”,以一个“人”的态度去面对另一个

  家有青春期的孩子,许多父母都会感到烦恼无穷,因为孩子大了,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这时,他们有了自己的想法,不再什么都听父母的,有时甚至顶撞父母,做种种父母无法接受的事。使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经常感到又气又恨。百学教育小编给大家分享青春期两位不同家长的做法,希望对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困扰的家长有所帮助!

   父母:适当放下“传统的权威”,以一个“人”的态度去面对另一个“人”的挣扎

  在这个阶段来临之前,作为父母,如果想通过高高在上的“权威”来迫使孩子听话,那么,十有八九会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强,因为时代在变化,孩子在成长,他们的叛逆始终是有根源的。 而“关心、理解”,则是找到问题的根源,回答“怎么办”的开始。

  所以,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就需要我们彻底放下“父母”的架子,重新拾回我们的童心,才能面对所谓的叛逆。因为“强权”解决不了问题,更无法抚慰孩子的叛逆。

  我有一位学生的家长,在这方面堪称楷模。她有一个19岁的女儿,母亲和女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是朋友”。

  “我一直觉得,女儿和我是处在平等地位的,相互信任,经常交流。” 她说,“从小到大,女儿有什么开心的、不开心的事情都会告诉自己,包括学习、和同学交往等各个方面,甚至连有男生追求她,她都会告诉我。”

  她告诉我,和女儿平时的沟通是平等的,有时候因意见分歧有所争执,若事后想想是自己不对,错误地批评了女儿,便会主动向女儿承认错误。

  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她从不会不经思索地拒绝。即使是非常荒谬的要求,也会再慎重考虑之后,把它“当做一回事”的给予响应与讨论,找出充分的理由,让他明了大人的看法。

  不仅如此,这位家长还在许多事情上都征求孩子的意见,即使孩子提出的意见很糟糕,也会认真倾听并与她讨论。

  就算是非常必要的要求,也会用“我希望…”或“我建议...”至少要在“形式上”给他留下可以自主的空间,让他有学习、思考、省悟的空间。而不是生硬地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这位母亲实际上是在施行一种前卫的教育理念,那就是像对待成人那样对待孩子,让他们感受被尊重的感觉,除非在某些情况下他们自愿充当小孩。

  这样的父母对孩子表示永远的支持与肯定,特别是在孩子犯了严重错误之后,更是会给予改正的机会,对其改正的态度始终抱持着肯定与支持。

  在我们对孩子的教导中,我们必须真正以一个人的态度来对待作为另一个人的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我们的孩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也许不符合我们心目中的成熟条件,但并不能说是由于孩子不听话所造成的。

  有这么一个故事,两个即将成年的孩子,分别向他们的父母提出要搬到外面去住的要求。

  一个孩子的父亲说:咋啦?家里容不下你啦,好好给我呆着。

  另一个孩子的父亲却说:“好啊!需要我帮什么忙吗?”
 

   父母:适当放下“传统的权威”,以一个“人”的态度去面对另一个“人”的挣扎

  谁知,结果却恰恰相反,反对孩子搬出去的父亲不但没能阻止孩子从家庭中走出,还和孩子发生了深深的矛盾。支持孩子搬出去的父亲反而使孩子留了下来。

  原因是,第一个孩子听到父亲那么武断地阻止他,觉得在家里也没有意思,不如早些搬出去。

  另一个孩子则完全不同,当他提出搬出去住的时候,父亲不但没有阻止,反而问他需要什么,这让他感到了亲情的温暖,觉得其实在家里也很好,于是决定不搬出去住了。

  可见,孩子有了独立的想法,渴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其实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如果他凡事都依靠父母那才是令人担忧的事情呢!

  但是要了解这一点,就要舍得放下父母的角色——“传统的权威”。也只有暂时脱开了父母的角色,才能以一个“人”的态度去面对另一个“人”的挣扎。

  也有许多父母担心,这样的教育会不会就是放纵,任其为所欲为了呢?其实,一点都不必担心我们的孩子不受制约,正如前面例子中所显示的,真正的制约并不完全需要强权或是威严。

  有时,一个关心的问候,一句温暖的话语,反而会使孩子更加受到约束。

  由于孩子正在挣扎着长大,最需要他人对自己的角色认同,正是自我观念的成形,思想的启发阶段,所以最容易受影响。

  不幸的是,许多父母总是奢望一种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经常使用绝对的压制手段,其结果不只是引起了叛逆而已,更重要的是,我们把自己对他的影响力拱手让人,造成其他不良影响有机可乘。

  于是我们的孩子,在我们的不理解中渐行渐远了。

  所以,面对孩子的叛逆,最重要的就是认清事实的真象;并不是谁叛逆了谁,顶多只有一个倔强的孩子悄悄“离开”我们而已。我们当然觉得痛苦,但愤怒则大可不必。

  如果,他走向正确的方向,我们就该以生命传递者的心情乐观其成;若他误入堕落的深渊,我们就该立即赶过去,陪他一块爬起来。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秘诀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将为您揭示这一教育秘诀。 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
2024-01-02

孩子的教育困局需要家长去破局

之前,我提了一嘴。我说,就是现在快 40 岁了,你让我再复读一年,我依然可以考上 211,复读两年能考上 985。这我真不是吹牛。 高考只是选拔考试,无非考察你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这也是普鲁士教育的本质。而且所谓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是很低层次的。 如果说记...
2023-11-23

家庭教育小技巧:孩子“畏难”,破解孩子“畏难”的秘密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畏难的问题。面对困难和挑战,孩子可能会退缩、畏惧,甚至放弃。然而,这样的心态和行为习惯,往往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本文将通过一些家庭教育小技巧,帮助家长破解孩子畏难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一、理...
2023-11-14

教育就是看见每一个孩子

平日里,老师总是在关注学习吃力或者调皮的孩子,对其余还是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而且近期,我发现有的孩子特别乐于给班级做事,总是关注着教室里的风吹草动,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也懒于思考,这些孩子就是需要尽早沟通,引导他们改变现状。于是我想着,...
2023-11-10

化茧成蝶: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找到终身学习兴趣

在应试教育评价体系中,考试分数对于学生和老师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在教学中如果处处只考虑考试怎么考,学科课堂就会变得非常枯燥乏味,学生只好强迫自己勉强努力地学习,学习效率一定不会高。 我们可以跳出考试的桎梏,站着更高的视野来设计课堂,激发...
2023-10-13

娃到底能不能看电视?国外教育专家告诉我们答案,家长赶紧看看

电视到底能不能让孩子看呢?这个问题在教育界,是争论不休的!咱们看看国外教育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儿子的同学鹏鹏特别喜欢来我们家,因为他们写完作业以后,我允许儿子 看半个小时电视 ,而且,我们还会一起观看 《新闻联播》 ,这是雷打不动的节目。 鹏鹏...
202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