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孙俪:一流的父母,从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9-26

孙俪:一流的父母,从不做孩子的“差评师”

每个努力学习的人都知道一个词“天花板”,都想突破自己成长的“天花板”,长高,长大。

爸爸妈妈对孩子每天说的话,就有可能成为孩子心目中的“天花板”。

你看好孩子,或者不看好,眼下,他们只能通过大人的话语来感受。

好的骑手,很少鞭打快马。

作者 | 青未了

01

凭借《那年花开月正圆》,孙俪又火了。

相比角色赋予她的大女主光环,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

她的育儿之道也许更值得赞赏。

正如她的这句广告代言词:

“我喜欢镜头前做娘娘的孙俪,

更喜欢私底下做娘的自己。”

孙俪做娘,的确很用心。

在她的微博中,

我们常常会看到她晒

孩子的各种搞怪表情、涂鸦状态、原创画作。

在某次采访,孙俪说:

在孩子哭闹时,她不会呵斥,

而是将其理解为一种情绪的发泄。

她允许孩子释放情绪,懂得接纳孩子,

更从不吝惜自己的赞美语言,

经常对孩子的表现予以鼓励赞赏。

 

    

 

▲孙俪晒等等老师写的表扬信▲

    

这样的孙俪,对于孩子来说,

是妈妈,是朋友,更是伙伴,

她从不打击孩子,而是遵循孩子天性,

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理解,去尊重,

尝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

“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

让每个幼儿主动参与的这种自由状态下,

孩子不但不会降低参与积极性,

反而以更高的热情参与活动,

更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孙俪晒等等和小花的合照▲

    

02

父母若是长期扮演着孩子差评师的角色,

孩子越有可能朝着差评的方向远去。

今年暑假的时候,

表姐的女儿兰兰在我家住了一段时间,

她是跟表姐吵架后,“离家出走”的。

兰兰跟我吐槽说,她妈总是“唠叨”:

“谁谁谁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

谁谁谁考上了重点大学。

什么你这次英文为什么就考了98分……”

因为表姐是离了婚,独自带兰兰。

于是,兰兰也总能听到表姐说:

我婚都离了,你要是不争气,怎么对得起我。

吐槽着吐槽着,兰兰就哭了:

“我现在特恐惧进学校,

一上课满脑子都是她的唠叨声,

根本学不下去,如果不是为了我妈,

我真不想活了。”

兰兰的话让我后怕,

之前四川有个高考生自杀了,

他留遗书说,我的尸体要么烧了,要么扔了,

别把我拿回去,心烦。

他之所以走上绝路,

是因为他再也受不了

父母的语言暴力和不断的差评了。

他哪怕考98分,都会被父母骂,

吃饭打嗝、夹菜姿势不对,都要被打。

初一下学期,他全校第五,

数学满分,政治满分,地理满分,英语99,

其他也都不错。

可是他爸问:英语学懂了吗?

后来他上了重点高中,

周围都是学霸,竞争很激烈。

第一次月考他考全校73名,

他高兴地打电话告诉妈妈,

但他妈却说“才73名啊”,

听了这话,他哭了,

因为别的同学考600名都有奖励。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比马龙效应”,

是指评价主体低估被评价者能力,

认定被评价者是不求上进的、行为差劲的,

以致被评价者将这种观念内化,

促使被评价者表现不良行为。

这个原本学习还不错的孩子,

在父母的这种言语打压下,

逐渐的被内化,开始自我否定,

他由开始的故意不学习,考差点,

到后来的高考失利,

这个过程中,

他变成了父母的“傀儡”,完全失去了自我,

既然无论怎样努力都追不上父母的期望,

那就破罐子破摔吧。

最终,连他的父母都没有意识到,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其他,

正是自己这种日积月累的差评。

 

    

03

日本有部电影上映后好评不断,

戳中无数人的泪点。

那部电影叫《垫底辣妹》。

别人都被这部电影传递的

“梦想、青春、奋斗”所打动,

我却偏偏为她有位好母亲而泪目。

在众人眼中,沙耶加叛逆乖张,

但她的母亲从未放弃她,

反而无条件地支持她、爱她、包容她。

沙耶加在学习上自暴自弃被教师请家长时,

明妈妈说:

“我想让孩子们能做让他们喜欢的事情。

不管周围的人怎么说,

就算与全世界为敌,我一定会在她的身旁。”

 

    

沙耶加在去补习班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

发现自己离理想中的大学是那么遥不可及,

加上周围老师、同学,

以及来自父亲及弟弟的冷嘲热讽,

一时间,她的精神几近崩溃,

她奔跑着离开补习班,一头扎进了大雨中。

面对浑身湿透、失魂落魄的女儿,

明妈妈什么责怪的话都没说,

而是给了她一个温暖的拥抱。

继而安慰她说:

“如果觉得太累了放弃也没关系哦,

你已经很努力了嘛。”

 

▲来自妈妈的鼓励和拥抱▲

    

明妈妈对沙耶加的评价,

从来不会因为她取得什么成绩而发生变化。

不管她是年纪倒数第一,

还是考上日本zui.好的大学,

妈妈都永远相信沙耶加是个好孩子。

“你只要做自己高兴的事就好了。”

“不要自己随便就断定了这一切,

做父母的就该相信子女。”

“这和考不考得上大学没关系。

沙耶加补课以来,就一直很开心。”

明妈妈的这些话才是辣妹逆袭,

小宇宙爆发的原动力。

 

▲奔驰在学习路上的沙耶加▲

    

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向明妈妈学习,

让孩子自信满满的上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

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健康。

告诉他们,纵使人生陷入低谷,

只要拼命的去努力试试看,结果真的完全不一样。

04

哲学家詹姆斯说过: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一个经常得不到肯定的人,他的潜能仅能被开发到20 %~30%;

而一旦得到肯定,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到 50 %;

如果这个肯定来自于家庭,那么他的潜能将会被开发 70 %~80%。

心理学中,对孩子好的表现加以关注和称赞,

会带来理想的结果,这也就是正强化。

而不明原因的惩罚会导致孩子的行为问题,

亲子矛盾以及抑郁的几率大大增加。

也就是说,对于孩子而言,

家长的信任与鼓励才是最重要的。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诺的需求理论,

信任与肯定是个体安全需求、社交需求、

尊重需求乃至自我实现需求的基础。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需要父母亲的肯定、理解、包容、接纳与鼓励。

 

    

首先,作为父母,应该无条件积极关注,

接纳自己孩子的完美与不完美。

每个孩子都喜欢被认可、被欣赏的感觉。

这份接纳,成就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如果我们盯着孩子的优点,

孩子也会盯着我们的优点,

双方都在一个爱的状态中,

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

其次, 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

好的父母,应该在爱跟保护中,

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拥有面对未来的能力。

正如黄磊在《向往的生活》里,

谈到对于女儿的教育所说的这段话:

“我从未把她当做孩子。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她有她的秘密,她的想法,她的人生。

她不属于我,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

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再次,zui.好的教育是尊重和陪伴。

这一点孙俪邓超做得很好,

作为明星夫妇,免不了常年在外拍戏,

据说二人之间有个不成文的约定,

一方出门拍戏的时候,

另一方必须在家带孩子。

平时,他们会带着孩子一起去采摘,

一起去动物园,让小花一起跟着练瑜伽,

并且通过亲子阅读,来进一步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最后,学会鼓励,夸奖孩子。

所谓的“夸奖”,

也绝非简简单单说几句

“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

而是建立在对孩子更多的关怀与陪伴的基础上。

可见,语言的影响力,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与孩子的沟通更是需要有底线,

切不可当孩子的“差评师”。

教育专家罗玲说,

教育孩子要多用正面语言,

罗老师建议,父母不要做负面语言的爱好者,

对孩子要善于使用“虽然……但是……”

为格式的美好期许,

把批评化为期望。

正如物理上的“回声”现象一样,

如果你对外界喊出“你好”,

回传给你的也是“你好”;

如果你喊出的是“你很坏”,

你听到的也将是“你很坏”。

我们希望有一个好孩子,

就不要总是指责孩子,

不做孩子人生的差评师,

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好孩子。

 

    

作者:青未了,自由撰稿人,儿童心理学研究者,专注情感、家庭、育儿成长话题,愿倾毕生所长,写温情走心的文字。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让孩子在生病时歇一歇,天不会塌

曾记得,在我们小时候,常常有盼生病的想法,因为生病了,就可以享受特殊待遇,母亲会给我们弄点好吃的,煮一小碗汤面,加一勺熟菜油,飘一点小葱花,如果逢上当场天,母亲还会买上几两肉,剁上几块肉丸子放在面里。在那样的年代,可算是大快朵颐的美味了。...
2023-11-27

如何养出一个自信不内耗的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自信、稳定地面对生活和挑战。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孩子们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自卑、内耗问题,让人难以理解。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位妈妈的育儿经验,她成功养育出一个自信不内耗的孩子,这些方法或许能够给我...
2023-11-23

请务必让孩子的脸皮厚一点

前几天初中同学聚会了,有个意外惊喜~ 别特么瞎想,不是暗恋的女同学的事儿,我这个心思动的晚,大学才有这想法。今天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女同学,是一个男同学嗯,和男同学也没有暗恋的事儿。 这个男同学初中的时候成绩不好,后来经过多年打拼,现在事业有成...
2023-11-21

一个家庭最大的失败,是养出“低配感”孩子

从父母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父母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 上个星期,陪孩子逛商场的时候,看到这一幕。 一位妈妈带着儿子去商场,男孩选了一个10元的汽车模型,妈妈看见了,转头对孩子教育: 你拿的这个玩具太贵了,以后这些东...
2023-11-13

教育就是看见每一个孩子

平日里,老师总是在关注学习吃力或者调皮的孩子,对其余还是是不是有些不公平呢?而且近期,我发现有的孩子特别乐于给班级做事,总是关注着教室里的风吹草动,但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上也懒于思考,这些孩子就是需要尽早沟通,引导他们改变现状。于是我想着,...
2023-11-10

父母一定要认真地读完这几本书

中国的的父母们虽然很爱自己的孩子,可就是不知道如何去管教,要么就是破口大骂,要么就是泼冷水,但最严重的就是他们总是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而非尊重孩子的选择,下面我就来推荐几本高效育儿的书籍。 1、 《正面管教:不...
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