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绪太难以掌控?如何应对孩子的愤怒情绪?
孩子的情绪太难以掌控,怎么应对呢?这应该是很多家长很头疼的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问家长一个问题:大人面对孩子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容易愤怒呢?
很多爸妈肯定会回答:“那还用问,被孩子给气得呗?”
好,那么换一个视角:“为什么孩子那么容易愤怒?”
很多爸妈会回答:“那是他脾气坏,无理取闹!”
为什么大人愤怒就是被孩子气的?孩子愤怒是无理取闹呢?
其实孩子的愤怒,并不是无理取闹,没有无缘无故的愤怒,孩子生气、发脾气,多数时候也是被大人给气的!
原因之一:没有被满足
孩子为什么会愤怒、暴躁?原因之一,就是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引发愤怒情绪。
回想一下小婴儿小时候,饿了要吃奶,他会用哭声表示,如果妈妈马上把他抱起来喂他,乳头含进嘴里的那一刻,哭声是不是就马上停止了?如果任由他哭,不理他,孩子是不是哭得更厉害,直到哭得满脸通红、声嘶力竭?
这就是孩子最基本的“需求—满足”机制。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机制会持续有效。需求很少被拒绝,总是被及时满足的孩子,会更平静、更快乐,而需求经常被拒绝、被错误地延迟满足的孩子,会急躁、喜欢哭闹,再大一点,会表现得急脾气、坏脾气、很难沟通。
原因之二:没有被理解
孩子容易暴躁的另一个原因,是大人“不明白”孩子,也不努力地去弄明白,孩子不被理解,于是恼怒起来。
比如,两岁以内的孩子哭闹,很多时候是因为他没有办法明确地表达需求,而大人也没有通过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表情,了解到孩子的需求是什么。
这时候遇到比较粗心的爸爸妈妈,孩子的需求不被了解、理解的情况就会很多,孩子没有办法,就只好用哭闹来继续表达了。
原因之三:孩子的反抗策略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孩子易暴躁,还与对成人的反抗相关。
关于孩子的情绪发展,儿童心理学家谢弗说:“儿童最先在家庭中学习情绪。他人与婴儿交往的方式可以传达以下信息,包括怎样表现情绪、可以表达情绪的场合、用来应对引发情绪的环境的行为等。”
一些孩子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情绪总是能被父母接纳,会很自然地表达苦恼、高兴、焦虑、伤心等等;另外一些孩子,情绪表现不能被接纳,会形成隐藏情绪的习惯;而另外一些孩子,则用反抗来表现:
“反抗型的孩子,他们的情绪表现得到的反应是不一致的,所以其结果是不可预料的。因此,他们形成了夸大表现(尤其是消极情绪)的策略,因为这样才能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孩子采用大叫大嚷、哭闹、摔东西等暴躁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不满,正是对消极情绪的夸大表现,对父母忽视他意愿和需求的反抗。
这种情况下,大人的方式做出适当改变,对孩子的情绪做稳定、平静的反应,孩子的暴躁就会慢慢消失。
原因之四:经常被负面评价
一些孩子经常被父母负面评价,造成孩子的自我评价也很低,形成自卑心理。自卑的孩子和成人,会很容易觉得别人在针对他、在否定他,会刻意地通过生气、愤怒,来表现得强大、优越、威严,这实际上是一种“恼羞成怒”、“外强中干”的状态。
改变孩子的易怒和自卑心理,还需要从爸爸妈妈做起。在日常生活中,多赞美孩子、多肯定孩子,减少批评,让孩子能够获得充足的成就感、认同感,他人的认同,就会慢慢激发孩子的自我认同,让他相信,我是有能力的,我是被肯定的,我相信我自己能努力完成要做的事,这样孩子的自卑就会慢慢消失,自信也会逐渐建立起来。孩子内心不自卑了,也就不再需要通过愤怒来表现出虚假的自信和强大。
原因之五:没有被尊重或者公平对待
在一些家庭中,孩子所有的事都由父母说了算,孩子根本没有表达意见的权力,而且父母也从不关注、尊重孩子的意愿、感受和意见,孩子就会生活得很压抑,会习惯用生气、激烈情绪表达对父母的不满。
如果孩子觉得经常在家中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者觉得被忽视,也容易表现得爱暴躁易怒。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二孩家庭。
原因之六:对孩子的限制过多
父母或者其他照顾着对孩子的限制过多,也是孩子变得暴躁易怒的重要原因。
比如两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好奇心非常旺盛的阶段,喜欢到处探索,而且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开始特别喜欢坚持自己的意愿,这都是孩子很正常的发展特征。
但是不少大人,既没有看到孩子的好奇心,也没有留意孩子自我意识的萌芽,对孩子限制过多,这个不许,那个也不许,孩子的行动和意愿总是被限制,自然会频繁地处于很恼怒的状态中,然后用哭闹来发泄。
要想孩子少发火,大人就要少拒绝、少说“不许”,你不许的事情越多,孩子发火的机会就越多,而且这种模式一旦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形成,孩子就会对此类事情变得更加敏感,就会出现很多爸爸妈妈遇到的,很小很小的一件事,孩子也会用哭闹和发火表达不满的情况。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