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应介入排压或心理辅导
高三下半年的二、三、四月份,是许多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
这个时候,距离高考只有两个月了,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到达了顶点,有的孩子能量不足、心力弱,会在这样的持久战中率先缴械投降。
这个时候孩子的表现通常会是以下状况其中的一种:
1.抗拒上学,拒绝参加考试。
2.多次崩溃式哭泣。
3.像霜打的茄子一下提不起精神,彻底颓废。鼓励、训斥都毫无波澜。
4.在家中焦躁地来回走动、抓头发、拍桌子,一个时期内出现多次,不自控。
5.无法听课,感觉脑子不转,题目无法进行解答。
这个时候的孩子,其实已经经历了至少2-3个月的挣扎期,在挣扎期里,他(她)反复地告诉自己,要努力,要拼命学习,努力就会有收获。但当反反复复多次努力得不到成果,成绩常常起浮很大;或者反复告诉自己要振作、要按老师说的做,但总是不能见效或完不成任务陷入自责,如此反复决心、反复告诫自己、反复责备自己,反复挣扎。当举起了自己能力范围最大负重的时候,一根微不足道的小稻草就能轻易压倒他(她)。
其实不只是高三的下半年,整个的高中时期都会有孩子处在这种变化中。只是高三下学期会相对多发。
如果家长能在孩子挣扎期的时候发现孩子的状况有点异常,这个时候和孩子交流后及时介入,会在2-3次排压咨询后有明显效果,但当孩子上面所说的几种状况中的一种或是多种时,他(她)就必须由心理老师进行持续性的支持了,这个时候,要按照孩子的程度和需求进行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心理辅导,共同支持孩子走到高考。
孩子在挣扎期应该如何判断?这可能需要妈妈的细心观察。
比如孩子已经出现上述情况的一种或多种,如表现出不想上学的情绪、偶发性的崩溃式哭泣、焦躁易怒等;
比如情绪不稳定,本来挺高兴,一下子就怒了。或本来是个性格活泼的人,一段时间变得落落寡欢;
比如孩子会出现求助式语言:我可怎么办啊?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我简直受不了了!再这样下去我就崩溃了!等等,这其实是在求助。但当父母说“不要这样想”“大家都一样”等等不想介入的语言时,孩子就会再次把情绪积压在心里。
这种情况,家长可以问孩子:我知道你现在很艰难,我可以帮你什么吗?你觉得有必要找专业的老师聊一下吗?这种情况在高三是很常见的,我们可以请假去一个晚上,也算休息调整一下。
如果孩子同意,那就马上,马上,马上,去寻找支持和帮助。
以上讲的是情况出现了该怎么办,下面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这种状况的发生通常是这样的,用一张图解释。

我们在每一个当下拥有的、面对的,是上一个阶段思维和行动的结果体现,已经是客观事实了。如果抗拒、不接纳客观事实,只会产生感性的烦恼。很多孩子长期不接纳自己目前的成绩或现状(也包括同学相处、恋爱关系、师生关系等),本质就是抗拒和不接纳自己的能力,抗拒的同时欲望却很强烈,这种状况就会产生痛苦,而有的孩子本身就心力弱,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出现问题就痛苦,痛苦就会反复挣扎,痛苦和挣扎久了,心理能量就毁灭了。
当心理能量毁灭后,就算心理咨询师,也只能通过能量的注入,一点一点给予扶持,帮助孩子学会接纳,学会内观,带动心力的成长。
这个时候,平常的父母是根本无法给予支持的。因为孩子成长到今日本身就有父母养育模式的影响,直白点残酷点就是“要是你能行也不用等到今天”。
所谓“关心则乱”,医不自治,都是这样的道理。
这篇文章,对高三的家长非常重要!
这篇文章,对高三的家长非常重要!
这篇文章,对高三的家长非常重要!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