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抑郁症你该怎么办
个案一:娜娜的笑容不见了
娜娜的爸爸是某公司的业务经理,妈妈是一名列车员,他们通常在家的日子很有限,因此5岁的娜娜便由外婆带着。以前的娜娜活泼开朗,很喜欢笑。每当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星期天有爸爸妈妈领着到公园玩,娜娜就很羡慕,因为她很少有这样的机会。
最近一段时间,爸爸妈妈发现娜娜变得不爱笑了,她常常一个人坐着发呆,整天不说话,好像一下子乖了许多,但这种“乖”总显得有点不对劲。另外,幼儿园老师也反映娜娜现在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目光呆呆的,远不像班里其他孩子那么活泼。
个案二:小丽4年不长个
小丽今年12岁,身高却只有1。2米,看上去比同龄孩子矮了许多。8岁那年,父母离异后,小丽随父亲一起生活,从那以后,小丽的身高几乎就没怎么长。尽管小丽非常懂事,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但性格却十分孤僻抑郁。
父亲带小丽到了医院,医生详细检查后指出,小丽不长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快乐、心情抑郁,从而降低了生长激素的分泌,属于典型的生长发育迟缓。
个案三:炯炯不想去学校
9岁半的炯炯读四年级,近段时间以来,他突然常发脾气,不做作业,不去妈妈给他报的辅导班上课,也不想去学校上课。炯炯不仅说谎,还和家人大吵。星期一早上,炯炯被妈妈送到学校门口后,他绕过妈妈不愿进学校。老师家访时,炯炯就说头痛。妈妈带着炯炯到医院检查身体却发现没有任何器质性异常,医生认为炯炯得的是“心病”,主要是学习压力太大,已经患上了儿童抑郁症。
点评:娜娜、小丽和炯炯都患了儿童抑郁症。抑郁症主要是指以情绪抑郁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不仅包含有抑郁寡欢、忧愁苦闷的负性情感,而且还有怠惰、空虚的情绪表现,但是,以往我们常误以为抑郁症只会发生在有自我意识能力和情感丰富的成人身上,而忽视了儿童也可能得抑郁症。抑郁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十分有害,会使孩子心理过度敏感,对外部世界采取回避、退缩的态度,还可以造成儿童身高发育不良。我国目前约有20%的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当一个既往表现良好的儿童出现不当行为时,家长要高度警惕抑郁症的发生。
被“抑郁”侵袭的孩子
孩子的世界应当是缤纷多姿的,充满欢笑和快乐,可是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却总是郁郁寡欢。孩子的不良情绪牵动着家长的心。由于各种原因,有许多孩子时常被抑郁的情绪所侵袭,严重的就会成为抑郁症。这是一个令孩子本身和他们的家长都感觉痛苦和困惑的问题。那么,究竟该如何帮助孩子远离“抑郁”的阴影呢?
让孩子远离抑郁
家庭应该是孩子娱乐放松、宣泄减压、调适心理的“心灵港湾”,父母也应该是孩子zui.好的心理咨询师,是让孩子远离抑郁zui.好的医生。
1、营造温馨民主的家庭气氛。良好的家庭支持和家庭凝聚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持久动力。父母要经常检查自己的情绪,尊重孩子,顺畅地和孩子沟通,为孩子创造一个亲密、融洽、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体会到家里的温暖感和安全感。
2、学习教育要有度。父母应适量给孩子一些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不要过度纵容孩子或是太过苛求,应根据孩子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来培养他们。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父母自己应真诚待人,并鼓励孩子多与人交往,教会孩子与他人融洽相处,多组织孩子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培养孩子广泛的爱好和乐观宽容的性格,享受友情的温暖。
4、生活不宜过分优裕。物质生活的奢华反而会使孩子产生一种贪得无厌的心理,而对物质的追求往往又难以自我满足,因此贪婪者大多不快乐。
5、完善人格,培养抗压能力。父母应多发现孩子的长处并恰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并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与应付困境乃至逆境的能力,教育孩子学会忍耐和随遇而安,在困境中寻找精神寄托,如参加运动、游戏、聊天等等。
6、如果孩子已经出现抑郁症状,这时父母要给予孩子适时的积极暗示,教导孩子理智调节自己的情绪,纠正认识上的偏差;寻找一些令孩子开心或是振奋的事情,让愉快的活动占据孩子的时间,用积极的情绪来抵消消极的情绪;教导孩子学会适当的发泄,比如:倾诉、哭泣、写日记、运动等把不愉快的情绪释放出来,使心情平静;引导孩子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使孩子有方向感,实行目标激励。另外,可及时找心理专家咨询,予以积极的治疗。
儿童抑郁症的表现
儿童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它往往可以出现许多伴随症状,常见的有:
情绪症状:目光垂视、呆滞无神,表情冷漠,易激怒,敏感,哭闹,好发脾气,焦躁不安,厌倦,胆小,羞怯,孤独,注意力不集中,易受惊吓,常伴有自责自罪感,认为自己笨拙、愚蠢、丑陋、没有价值,灰心丧气,自暴自弃,唉声叹气,对周围的人和事不感兴趣、退缩、抑制、没有愉快感等。
行为症状:多动,攻击别人,害怕去学校,不愿社交,故意回避熟人,不服从管教,冲动,逃学,表达能力差,成绩差,记忆力下降,离家出走,甚至有厌世和自残、自杀行为等。
躯体症状:睡眠障碍,食欲低下,体重减轻,疲乏无力,胸闷心悸,头痛胃痛,恶心,呕吐,腹泻,遗尿遗屎等。这类情形常容易被误诊为躯体疾病,但是吃了药以后“病”也无好转迹象。
有一阵子,儿子晓海变得很孤僻,在家里性格很暴躁、无精打采。据老师反映,晓海最近一次的考试成绩下降很多,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班级活动不感兴趣。
了解了这些变化,我在晚饭后专门找晓海聊天,很耐心地听他倾诉。原来,晓海在最近的考试中发挥失误,成绩从上一次的名列前茅下滑到了中游位置,因此他感到羞愧和自卑,心里有一种负罪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觉得难以面对昔日佩服他的同学、赞赏他的老师和对他期望很高的父母,感觉压抑、沮丧。
我反思了一下,的确是我们平时对他的要求和期望太高,以至于成为了一种巨大的压力。于是,我就安慰晓海不要太在意这一次的成绩。无论如何,只要他努力了,我们就会为他喝彩和骄傲。另外,我还找出晓海以往的成绩记录,帮他正确评价自己,分析了他的很多长处,以及本次考试失利的原因,帮他制定了一个提升成绩的计划。有了这个改变消极情绪、构建积极思维方式的良方,晓海渐渐又恢复了自信快乐,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抑郁的阴影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林白铉男36岁医生
为什么孩子会抑郁
遗传因素。家族遗传性因素在儿童抑郁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约50%的抑郁症儿童的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曾患抑郁症。
意外事件。亲人之间的分离、重大的突发性灾难等意外事件,会引起儿童强烈的矛盾情感,产生绝望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家庭气氛。消极的、不愉快的和充满压力的家庭气氛,亲子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爱护和关心,心理需要不能满足,从而导致抑郁。
精神压力。家长对孩子期望太高,学习与考试压力过大,同学关系紧张等,往往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面对压力时,缺乏适当的心理调节策略和减压技巧,以及缺乏来自周围环境的必要帮助,就会出现情绪抑郁。
心理“先天不足”。有些家庭过于功利性的教育,强化了孩子的虚荣心,也加剧了孩子心理的脆弱和不稳定,造成他们在挫折面前“输不起”,不能接受现实,心慌意乱,烦躁不安,甚至感到绝望无助,心态突变,自我评价系统坍塌,产生抑郁。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