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大学生抑郁源自家庭溺爱

发布于:百学网 2009-08-26

大学生抑郁源自家庭溺爱


    目前,北京市大学生的精神卫生问题十分严重,抑郁症现患率已经达到23.66%,据此估计,北京地区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以2004年为例,北京地区高校共有19名学生自杀身亡,自杀率为十万分之一点九。分析原因时,北京市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专家郑毅认为,这些大学生的抑郁源自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溺爱,导致他们成人以后面对挫折没有承受能力,严重的会产生心理疾病。

    “看看游乐场里挥汗如雨替孩子排队的父母,再看看清华大学校园里扎着帐篷陪孩子读书的父母……到底是谁拿走了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剥夺了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郑毅表示,目前孩子心理防御能力薄弱,主要是家长把太多精力放在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上,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重视不够。
 
    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家长都替孩子代劳了,目的往往是怕孩子累着,或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练习题,上更多的课外辅导班。郑毅说,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只可能是“考试机器”和“学习工具”,绝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这实际上也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帮助别人的权利,同时使孩子失去了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机会。

    他指出,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严重、抑郁症高发是不正常教育模式的必然结果。家长往往忽视了敏感期教育,以为孩子小,懂社会规范是大人的事情。这就导致孩子不懂规矩,以自己为中心,心理承受能力差。长大以后,如果遇到困难很可能出现极端反应,或者遇事退缩,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即使有些家长觉察到孩子精神方面出了问题,也只是到综合医院求助于心理医生,而忌讳到精神专科医院,从而常常延误病情,甚至招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郑毅表示,检测心理是否健康并不难,就像不同年龄段都有一个大致的身体指标一样,心理健康也有。家长只需要做几个题,对照一下孩子的情况即可。希望家长能多普及科学的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早期干预,重视关键期的教育,正确引导孩子。
 
“独生子女”忐忑当父母
来源:安徽在线―39健康网

    “有个朋友看见我家宝宝可爱就想抱一下,没想到孩子竟然哭了,她是不是得了社交恐惧症啊?”连日来,安徽省城各家心理咨询室多了不少年轻的家长和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咨询的事项往往是孩子是否得了社交恐惧症、多动症。 心理学专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患上了养育焦虑症。

    省城刘女士家的儿子5岁,正在上幼儿园大班,可小家伙好像天生就爱动,让刘女士焦急不已。虽然刘女士时刻关注儿子的“新动向”,有一点问题就及时制止,可孩子好动的习惯不仅没改,反而更严重了。“孩子小,又没法打他,打了还心疼。可是讲理他也不睬我,时不时还跟我怄气!”不得已,刘女士只能求助心理咨询师。

    “刘女士所说的问题对天性好动的孩子来说并不算问题,是这一阶段孩子的普遍现象。”省城子昂心理工作室医师贾启华告诉记者,目前一批学龄前儿童的父母大多数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价值观和上一辈有明显区别,所以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更高。此外,“生活的压力,也使这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更高期望,对自己扮演的角色有过高要求,潜意识中会出现养育焦虑的现象。”贾启华表示,这一代父母在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是被长辈照料,很少照料别人,相对自私。所以,“他们很难照料好自己的孩子,甚至会跟孩子发生争执,养育焦虑的现象也更明显”。

    贾启华提醒广大年轻的父母,处于童年期的孩子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游戏,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在成年后更好地与人交流。此外,还要懂得欣赏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好心态,根据孩子的年龄创造适当的生活、教育环境。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不会导致青少年抑郁

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不会导致青少年抑郁 作者:cnBeta 许多儿童和青少年经常使用Instagram、Snapchat和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这常常引起他们的父母和监护人的担忧。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深入研究了这些媒体的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虽然儿童在社交...
2023-08-29

3年的抑郁症,每天喝两次,一个月好转了

3年的抑郁症,每天喝两次,一个月好转了 作者:中医吴永贵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你是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还是精神分裂,只要有这么苗头,去了医院,都会开一堆西药,早晚都得吃,一顿也不能停。 只要你敢停,它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一茬...
2023-08-29

全球9000万抑郁症,绝不能掉以轻心

全球9000万抑郁症,绝不能掉以轻心 作者:土木兵哥哥 中国人是没有看心理医生的习惯的,有啥事都是自己憋着、忍受着,顶多跟朋友吐槽一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已经有9000万人患有抑郁症,这还是披露的确诊数字,那隐藏的抑郁症,至少要再翻几倍...
2023-08-13

远离抑郁,希望你能真正地接受自己

远离抑郁,希望你能真正地接受自己 作者:活色生香蓝静颜 远离抑郁的关键之一是真正地接受自己。抑郁往往源于对自己的否定、自我压力和内心的不满。当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弱点和不完美之处时,就容易陷入自我批评和自责的漩涡,从而导致抑郁的发生和加重。因此...
2023-08-13

如何让一个抑郁症者快乐

各位朋友:我是世保,我喜欢通过人的行为推测一个人的性格,也喜欢通过一个人的性格,预测一个人的行为。 我有一个很好的习惯,经常会不由自主地、不出声地傻笑,有人问我,你在笑什么,我就会说,我不是笑你们,你们别误会,我是觉得这个世界很奇妙,左思右...
2021-07-02

患上抑郁症的孩子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父母应该怎么办

李妈妈的孩子是一名高二学生,最近李妈妈发现孩子情绪反常,精神状态不好,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为轻度抑郁症,医生建议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并表示玩手机是孩子的一种精神寄托,不要管得太严了,否则孩子负面情绪没有发泄口,可能会导致孩子的...
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