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抑郁!(四)
拿什么来拯救你的抑郁
那英 拿什么来拯救你的抑郁
虽然“一无所有”看起来可以成为很多人的抑郁理由,但有时什么都有更难快乐,特别是女人。这个夏天传得最沸沸扬扬的消息就是那英公开承认自己患上严重的产后忧郁症,而病因,则直指公众对她私生活的过度关注。不是她未经沧海,换了任何一个女人,在怀孕期间目睹爱人不忠,亲子验血纠纷,甚至情敌在她临产前两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引发媒体狂欢之后,都理应尽情崩溃,更不要说在她情伤未愈的关头,网络上发起的一轮又一轮预测性投票和讨论了。
“最初事情出来的时候,我不敢看报纸、电视,不敢上网,也不和我身边的任何人谈论这件事,我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不让别人看见我伤心”,她说。她是天后,舞台上身价zui高的明星之一,没有谁比她更知道自己的一时脆弱可能给多少人落井下石的机会,于是她躲了,一言不发,希望人们开恩忘了她。但情况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经历了生育的短暂甜蜜之后,当那英走出费用昂贵的私家医院,却发现树上、车后,铺天盖地埋伏起来的长焦镜头的隐隐寒光。不慌的?恐怕不是女人。
“我当时觉得自己就是汪洋中的一条孤船,这个时候我觉得必须要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孩子。”可惜的是,站在身边保护她的爱人再次背叛,十年付出,一朝归零,哀莫大于心死——她抑郁了,不再强颜欢笑,开始吃药。
她本来是简单爽朗的人,却过度受关注。敏感时期,她不敢去看音乐剧;不敢在街头和亲人携手散步;如果去机场等公众场合;至少要和抱着自己孩子的保姆保持十几步的距离;面临媒体围堵时,更不敢越雷池一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因为外出演出时无数次受到隐形骚扰和攻击早是家常便饭;因为wei/yi一次抱着儿子出现在飞机上,就引起人群骚乱造成飞机无法按时起飞——上百乘客齐齐掏出手机对准母子俩拍照的情景,让那英至今不寒而栗。于是,畏惧人群也就渐渐成为本能,而争强好胜,不肯示弱的天性让她的处境加倍孤独。
不提海明威、川端康成和张国荣,最近韩国明星李恩珠自杀、连崔永元也站出来承认自己因为主持“实话实说”时期压力过大,服用抗抑郁药物已达几年之久——名人得抑郁症,现在真不算什么爆炸性的新闻。想想难怪,有名有钱,备受关注,人气无常好似股票,也就比一般人更容易患得患失。一旦出事,三个同情,七个取乐,如果换了是我,恋情私事上了头条,也会吓得风声鹤唳,三缄其口。压力大,又被迫阻断了倾诉渠道,精神失衡,也就是争个早晚。
那么,名人抑郁了,谁能拯救你?正如回过神来的那英所说:“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了你这个,就拿走你那个。你吃太多金子,该吃苦了,要不你就吃拧巴了。”最难过的时期,她始终被困在灰色的思维旋涡里——“我经常问自己,什么叫幸福?一定是要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生完儿子以后才发现,我20年忙自己的事业,实际上是一个自私的人,等我回过头来,发现自己的家庭一片狼籍,我没有经营好我的生活。”
而说到自己如何摆脱抑郁,她说:“我真觉得是我的性格救了我的命。我是个乐天派。你放了别人,也就放了自己。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只顾眼前奔着我的事业,事业支撑着我的精神,也把爱情混入了事业里,回过头来才发现,EQ是个零。为什么呢?我没有好好经营,这是最不好的,所以现在开始弥补。”
慢慢想清楚了缘由,也就不再用患得患失折磨自 己。于是,吃药、录音、洗车、练瑜珈……那英真的重新来过,大不了,丢了感情还有孩子、朋友、事业和希望。世界如此神奇,适者生存,没有谁会因为你事事苛求完美、自我折磨来奖赏你。她曾经是抑郁而且病态的,直到有一天她决定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一样站出来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且告诉所有人:你们不要再猜了,我要重新开始我的生活!就此宣告一场集体猜谜游戏永远结束。
当然同时结束的,还有灰色的忧郁症。其实有时事情可能就是这么简单,你勇敢面对一切,传言反而失去了杀伤力。女人用勇气给自己争来理解和尊重的良性空间,自然逐渐对忧郁免疫,比一味逃避现实不知要聪明多少倍。说到底,阴影就在阳光底下,有时改变你的心理状态,只需要让思维掉个头这么简单。
许佑生 学会和忧郁相处
现代人要养成习惯,如果你自己不确定自己仅仅是由于压力暂时情绪低潮,还是已经有了抑郁症,不要自己想是不是,要去给医生看。
许佑生,台湾作家,旧金山高级性学研究院性学博士,纽约理工学院传播硕士。曾任报社主编、杂志社创意总监、唱片统筹等。因患抑郁症,出版了两本相关著作《晚安,忧郁》和《听天使唱歌》。这两本书已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在大陆出版发行。
TH:如果让您自己评价,《晚安,忧郁》是一本怎样的书?
许:我是一个专业作家,这本《晚安,忧郁》是我所有的书中读者反响ZD的。有一个读者说,他生病的时候,周围的亲人都对他说“想开点”,可没有人真正理解他。他把这本书给家人看了,家人因看书而了解了,让他感到很欣慰。所以我是帮助患者把自己说不出口的痛苦说出来。自己受过的苦,不希望别人也受,这是有一种使命感。我是在每次恢复出来一些的时候赶时间,把感受写出来。这个过程很痛苦,但书能有这个效果,代价也就值得。
对于抑郁症患者,如果他觉得自己是世上惟一受这个苦的人,就会觉得很绝望,那看了书就会有一种微妙的心理,他会觉得至少还有一个许佑生。
TH:许先生,这本书已经出了有几年了,请问您现在的状况如何?您痊愈了吗?
许:我从来没有说过我已经治愈了,事实上,我一直都在服药。后来也有过复发。抑郁症不是说得过就会免疫。因为既然得了这个病,就说明,一,本身体质上有这种倾向;第二,从个性上和生命价值观上有这种倾向。比如我自己,有一种“好学生”的心态,总是希望自己的所为能够达到权威的标准,过分的完美主义,不会通融,不知转弯,做人习惯委屈自己等等。这些成因是会跟着你一辈子的。所以一旦有主、客观的因素,就有复发的可能。
TH:您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要学会和抑郁症“相处”,请问应当怎样理解这个“相处”呢?
对于抑郁症这种疾病,我们很难说是能“克服”、“战胜”。对抑郁症说要“战胜”它是太低估它的威力了。这不像一些生理疾病,可能吃了药,开了刀,就真能彻底根除,“战胜”。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心理低潮,有的人比较严重。所谓“相处”,就是说当抑郁出现的时候,你了解它,不害怕,不会觉得没有希望。抑郁症是很伤人的,没错,但你不要想把它当成敌人。如果你比较了解自己的情绪,让它在合理的范围内发作,就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了解了,就会知道怎么减低损害,提高对自己的状态进行检查的意识。
相处经验1:求救
TH:抑郁症患者往往会产生自杀的想法,请问您如何对待自己的这种自杀倾向?
许:抑郁症发作的时候,情绪非常低落,能量很低。其实可怕的不是抑郁最严重的时候,而是不极端抑郁但是非常焦虑的时候。那时会觉得体内像有火山要爆发,坐立不安,必须做一些什么,而最常有的想法就是想自杀。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求救。如果有朋友来帮助,就能转移注意力。这时不要想说要自己控制,一个人在这种状况下要控制自己是很难的。当你无法自己控制的时候,不要觉得可耻,这不是因为你没有毅力。试想,如果一个人有心脏病,他可以说“我要用毅力控制我的心跳”吗?
相处经验2:接受药物
TH:有这样的例子,就是患了抑郁,医生开了药,但是患者抗拒吃药,您怎么看药物治疗的?
抑郁症与生理疾病一样,不仅仅是情绪低潮, 而且有它的生理基础。比如脑部血清素的缺乏和抑郁就有密切的关系,血清素能使人感到放松和平静,抑郁症患者的血清素水平低于常人,需要通过药物来补充。
我们用“抑郁症”这个名字有时会带来一种误解,就是以为抑郁的人只不过是心情不好,没事找事。如果我们叫“血清素失调症”或别的什么名称,可能更能让人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情绪的问题。
患抑郁症要服药,这和生了别的病要服药是一样的。不要觉得自己没事了,很好了,不用服药。我自己的经验,有时由于疏忽而停药,就真的会严重起来,甚至会想到自杀。所以,知道求救、遵医嘱服药,都是很重要的。
“忧郁症必须被药物控制的迫切症,就像胃痛要吃胃药,腹泻要吃止泻药一样,不能只靠内心的定力,或是精神的坚持。”——《晚安,忧郁》
相处经验3:心理自助与团体互助
TH:心理治疗也是抑郁治疗的一部分,您能谈谈做心理治疗的情况吗?
许:抑郁症患者一般是要做心理治疗的。但我的情况比较特殊,由于我一直从事新闻和写作工作,对心理方面比较了解,所以我心理治疗做得不多。我在美国的时候,我对心理医生讲,我自己比较有那种“受害人情结”。医生就很惊讶我对自己的了解,说有的病人和他说很久才能慢慢明白。我现在身边有很多朋友,大家组成那种身心灵的成长团体,会经常聚会见面,一起交流,互相鼓励。
抑郁症自己一辈子都要面对,所以心里做好了准备,家人和朋友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我有一个亲友互助网,我平时状况好时做一些“投资”,对朋友好一些,让朋友了解自己,在状况不好的时候,我一旦发出“警报”,就会有人出来帮助。
我也会提醒自己,不要把太多事情放在心上。抑郁患者往往太谨慎,比较敏感、深刻,这是会很伤自己的。所以自己要学会放下。患病之后,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生命元素,趁这个机会多了解自己,适度修整,未尝不是人生一个转机。
相处经验4:养成自省的习惯
TH:如何知道自己患了抑郁症?
许:从诊断的角度,如果连续两周情绪低落,食欲不振,失眠,就应当去医院去看病。如果是一两天心情不好,然后又恢复,这不算,只是一时的情绪低潮。但如果连续两周一直都没有改善就危险了,很可能已经有了至少是轻度的抑郁。
现代人在这方面要养成习惯,如果你自己不确定自己仅仅是由于压力暂时情绪低潮,还是有抑郁症,不要自己想是不是,要去给医生看。如果早看的话,可能甚至不需要吃药。如果需要服药也会好转得比较快。像我去看病的时候已经是中度了,就很辛苦,病程会拖很久。
相处经验5:抱有希望,不以生病为耻
TH:但一般人可能会觉得去看精神科是件很不好的事情,不愿意去。
许:如果一个人有高血压,他不会觉得看医生有什么不好。人的身和心是联系在一起的,是同一件事。比如人由于压力太大,可能会生心脏病,也可能会生抑郁症。那你既然允许身体生病,为什么不可以心理生病?你不想让别人知道,拖延下去可能会更严重。所以不要因小失大,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
不要认为自己有什么精神病。对于抑郁症,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不是因为你这个人特别倒霉,或者你的人生观特别糟糕。其实每个人抗压力的能力不一样,你生病可能是因为你的压力特别大,或者有遗传的体质,这不可耻。如果碰到,以平常心去面对,也要有勇气去拯救自己的人生。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病,要有信心,不要放弃希望。周围的朋友可能也会很艰辛,但不要放弃。康复得好,是可以和它安然相处的,不会严重发作。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