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悔恨的心理
在鲁迅短篇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后半生一蹶不振的转折点,是她的儿子阿毛被狼吃了。但严格来说,是由此产生的巨大精神折磨,即祥林嫂那种“都是我不好”的悔恨不已的心理,使她对人生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怎样把悔恨变成改正错误的实际行动呢?正确的方法不是把追悔的眼光盯住以往,而是把痛改的决心用于现在和未来。美国有一位心理卫生课教师保罗·布兰德文博士,曾经用一个形象生动的实验教育学生不要追悔往事。他在和学生的相处中,发现有的学生老是对自己的过失耿耿于怀,陷入无益的后悔。有一天早上,全班同学到了科学研究室,保罗·布兰德文博士拿了一瓶牛奶放在桌边,许多同学都好奇地站在那儿,心想:牛奶与心理卫生有什么关系?突然,只见老师拿起牛奶瓶朝瓦罐里砸去,大声叫着说:“这堂课就叫覆水难收,追悔无益。”然后,他让学生们看了牛奶瓶的碎片和流在罐子里的牛奶,接着说:“你们可以永远对这瓶牛奶感到惋惜,可是这种惋惜已经无法使瓶子再恢复原形了。因此,在你们今后的生活中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时,要记住这只破碎了的牛奶瓶。”
当然,人生的道路毕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完全忘却那曲折的足迹是很难的。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使自己沉溺于痛苦的记忆,下面的几种方法或许对你很有帮助。
1.假如你已接受了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无论怎样悔恨也不能挽回已发生的事实,你可以在心中默记一句话:“悔恨不能还我过去,只会坑害我的健康。”这种思想会帮助你忘掉过去,消除悔恨。
2.对自己说:“没关系。”在生活中,“没关系”这句满不在乎的话,超出了常人的想像而显露出神奇的超脱效应。在遇上意外的挫折和失败时,你应学会对自己说“没关系”。如果你把“没关系”这三个字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或刻在你的心上,那么挫折和失望就难以再去打扰你心灵的安静了。
3.把“要是”改成“下次”。许多朋友遇到挫折时总是想“要是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要是当初不那么干,现在就怎样怎样了”等等。不要再去想“要是当初……”应当把它改成“下次我应当如何”,这样就会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我们提倡寄希望于“下次”,是力求从“这次”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这次”的错误再出现。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