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家长学走四步棋
我在心理咨询中常常发现,不少学生和家长在上大学的问题上都存在一个误区:从学生的角度说,以为上了大学就会很轻松,再也不必像中学那样勤奋学习、关注成绩了。
而家长的误区则是,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把孩子送上大学,上了大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孩子已经成年,他的发展就该由他自己决定了。
其实不然,大学和中学一样,同样是以学习为主要目的。尽管大学不再有高考那样的升学压力,但是如同高考成绩会影响一个学生升学志愿的选择一样,大学的成绩和表现同样会影响一个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个人成长与发展。
虽说18岁的孩子在法律上已经是可以承担责任的成年人,但从心理上看,他只能算是“准成人”,处在一个仍然需要社会去教育、去宽容的阶段,对此,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做“心理发展延缓期”。所以,家长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要想让孩子和自己的家庭能有持续发展的幸福感,家长就需要继续对上了大学的孩子进行教育。
写到此,我想起不止一位家长在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后的沉痛反省:我原来以为孩子上大学后自己的责任就算尽到了,就再也不用管了,现在发现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
与此同时,我也见过一些非常负责任的家长,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孩子上大学后坚持订阅有关大学生的报纸杂志,以保持对大学生情况的了解,并培养自己对青年人问题的敏感。这些家长的额外收获是,他们与自己的孩子之间都有着非常好的交流与沟通。
大学时期是社会(此处主要指学校、老师和家长)向一个人灌输基本做人道理和进行基本价值观教育的最后机会,这个机会不抓住,受损失的将不仅仅是个人,还有家庭和社会。
第一步以真正的民主精神实施教育
家长要树立有关教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念和信心,并持续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做人和做事的教育。
有些家长在教育过程中碰到孩子的反抗,就对教育的可行性产生怀疑。现实中的确有不少孩子会有叛逆与反抗的表现,但是,这些孩子反抗的常常不是父母的教育,而是父母进行教育的方法。
从那些发展较健康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中可以看到,凡是懂得尊重孩子,真正为了孩子持续发展而非为了自己的利益或是行使控制权的父母,其孩子都是愿意接受教育和教导的。从操作上看就是:父母建议但是不强迫,教育但是不控制。父母在教育时要有真正民主的精神,相信孩子有权利并且有能力为自己做出zui.好的选择。
从做人的角度看,最重要的就是有关底线伦理的教育。这个底线伦理包括:不以任何理由伤害别人(大学生可能会伤害他人的情境包括宿舍关系,师生、同学关系,友情关系,恋爱关系等),不以任何理由做错误的事(包括考试作弊,违反学校纪律,拿别人的东西)。这是因为,没有底线的人是以长远的幸福做代价的,同时也因为,道德有很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是关乎孩子能否在学校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问题。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