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信心不足愁坏家长 专家建议先给考生减压
例:考试成绩越来越好信心却越来越不足
儿子二模考了620多分,是考的zui.好的一次,近来却突然对高考失去信心,总想着高考“我要考不好”。
5月30日,家住城区的杨女士致电“蓓考热线”求助心理专家,希望专家把个脉。
杨女士介绍,其子为高三年级的学生,在刚刚结束的二模中考出了620多分的好成绩,比一模成绩整整高了30分,她和丈夫倍感欣慰,并开玩笑地说“高考发挥好了说不定能考660多分呢”。
没想到这一句话招惹了孩子,“你们会不会期望值太高了,光想让我考个好大学,万一考不好怎么办”。
杨女士表示,从那天一句话没说了心里去,孩子回家就老发火,周末孩子回家更是跟她说:“自从你说了我能考高分之后,一直心情不好。”杨女士不明白的是,考的好本应该高兴才对,现在应该给自己加劲的时候怎么总给自己泄气呢,是不是孩子怕考不好不敢承担责任,将责任推卸到家长身上?
专家解惑:家长要对孩子有接纳的心态
潍坊市特级教师、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心理教研室主任刘艳菊认为,高考前,家长的心态很重要,因为家长的一言一行,会通过模仿、暗示和感染等心理机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孩子的状态。目前,很多高考生的心理压力,恰恰来自于父母。
杨女士的儿子对于意外提高的二模成绩,内心是忐忑的,孩子知道自己的实力,知道这是偶然情况。可是杨女士和丈夫却感受不到孩子的忐忑,反而为此欢欣鼓舞,又在这样的偶然成绩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孩子的能力,孩子的压力可想而知!孩子为什么发火?因为他害怕,害怕辜负了家长的期望,他知道自己做不到,家长的期望越高压力就越大,所以才会有烦躁、埋怨的表现。
所以,考前家长要对孩子有接纳的心态。抛掉奇迹意识,也不要寄希望于超常发挥,实事求是地客观评价和接纳孩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和孩子一起确定合理的目标。
建议杨女士和丈夫,当务之急首先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然后和孩子沟通,表示理解,同时给孩子减压,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告诉孩子:尽力而为,以平常心面对考试,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就行了。至于二模成绩的提高,可以简单分析一下原因,看看有没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讨论完就把这件事情当做日历翻过去。
归纳分析:四类考生应引起家长注意
刘艳菊提醒考生家长,不同孩子应有不同的应对方式,要根据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的疏导孩子,盲目疏导只会适得其反。
动机过高型
把高考看成是决定命运的大事情,给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从而带来压力。针对这种类型的学生,“你一定要努力啊”、“你一定不要考砸啊”,这种要好好发挥的话家长千万不要说。应该以平常心对待孩子,告诉孩子就当一次普通的考试。
丧失自信型
模考成绩越来越低或者越来越高这两种情况,刘艳菊提醒,如果不通过分析明确相关原因的话,考生可能会因为对自己的实力不确定害怕成绩继续下滑,或者是担心万一发挥失常自己会考砸,而丧失信心。这类考生需要家长帮助分析考试成败的原因,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从而减轻压力,重拾自信。
患得患失型
有的考生个性敏感,或者因为家长焦虑状态的感染,导致思虑太多,患得患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背上沉重的包袱,影响学习效率和成绩。家中有考生,一家三口都焦虑的情况不在少数。其实,高考就分值来说,一般容易题占30%,中等程度的题占50%,可以说,只要考生心态好正常发挥,考上大学甚至考上好点的大学都没问题。
消极松懈型
“我家孩子到现在反而不看书了,整天回家就看电视,也不复习,现在还有几天就考试了却完全不在状态”,热线中不乏有这样的家长打来电话。
进入不了状态,没有适度的紧张,这类孩子就属于消极松懈型。刘老师说,过于松懈和过于紧张都是不行的,因为适度的紧张对考生的发挥还是有利的,过于松懈会让考生进入不了状态,不利于考生良好状态的发挥。要让孩子从现在开始按时起床,按照高考的节律来安排生活。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