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亲和效应——让您家的孩子拥有好人缘!
亲和效应 的主要含义是:人们在交际应酬中,往往会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者相似之处,从而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这种接近会使双方萌生亲密感,进而促使双方进一步相互接近、相互体谅。百学教育小编为各位家长分享亲和效应对孩子的好处。
1、先来看这个小故事:
妞妞与伙伴们在草坡上进行爬坡比赛。稍大一点的孩子动作利索,反应敏捷,自然每次都能遥遥领先,夺得冠军。妞妞年龄最小,活像个小企鹅,她全然不顾身后的欢呼喝彩声,自顾自卖力地爬上爬下,直到终点为止。可是,一个叫莹管的女孩却特别要强,只要一看到有人爬到她前面,便立即停下来使劲哭闹。她不容许别人取胜,除非她获第一。这样一来,父母只好哄劝她,说她也得第一。相比之下,妞妞像个与世无争的蜗牛,悠然自得地爬上爬下。
孩子们通常爱玩“三个字”“警察与小偷”“中国人民大解放”等角力追逐游戏。尽管妞妞很爱参与,但因为年纪小,往往跑不赢别人,容易被人抓住。但通常会有大小孩照顾妞妞,比知给她续“命”,让妞妞回到队伍中来,大小孩有时也会替代妞妞抓人。即便如此,妞妞仍然可能“丧命”,为此,妞妞感到沮丧。
妞妞想:“怎样才能不被人抓呢?”wei/yi的办法是练习跑步,只要跑得足够快,自然就抓不到了。可爱的妞妞并不想一味荫护在朋友的帮助之下,而是想自己摆脱苦恼,改变困境。
就这样,妞妞成了最受欢迎的人,不论大人小孩,男生女生,他们都喜欢妞妞,都愿意与她玩耍。
2、亲和 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有一种倾向,即对于自己较为亲近的对象,会更加乐于接近。这是一种亲和效应。亲和效应的主要含义是: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往往会因为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而一见如故,这为双方的继续交往创造了有利条件。如果没有这种相似之处,那就很可能话不投机。在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这种亲和效应表现得会更加明显。因为孩子的交往不像成人那样受交往动机的影响,他们更受好恶的影响。
3.如何培养孩子的亲和力
孩子拥有亲和力,才会拥有好的人缘。那么,为人父母,该怎样满足孩子的亲和需要,培养孩子的亲和力呢?
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竞争,而不要过分引导孩子与同伴竞争。适当的竞争固然能刺激孩子的好胜心和自信心。但凡事谈竞争,势必会引发竞争的消极功能。而且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过分激烈的竞争不仅会给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而且还会使孩子对失败缺乏应对能力,以致压力过大。在生活中,父母们喜欢用“赶、超、比”来要求孩子,凡事都要孩子做到zui.好,如此会使孩子的心理负荷过重而导致身心疲惫。再说,只要有竞争,就会有失败,良性竞争会让孩子笑看失败,恶性竞争会让孩子产生嫉妒、自我怀疑等不良情绪。恶性竞争对孩子将来的人际交往极为不利。
古话说得好,吃亏是福!生活中,凡是经历过吃亏并学会吃亏的孩子,一定不会表现得咄咄逼人,人际关系也不会一塌糊涂。然而,许多父母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现代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应当勇猛强悍,在竞争面前懂得先发制人,否则就会吃亏受损,受人欺侮。殊不知,父母的这种争强好胜不甘人后,斤斤计较锚株必争的想法,一旦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灵,必会诱导孩子走向事事求胜处处必赢,自私自利先己后人的狭隘的个人和利己主义,非常不利于孩子的人际交往。
其次,父母应当帮助孩子学会交友、分享,让他们成为最受欢迎的孩子。有些父母往往按自己的意图为孩子选择朋友,限制孩子的自由交往,他们的用心是良苦的,而结果也是苦的。殊不知,父母这种替代孩子思维与分析,甚至替代孩子去跟伙伴“算账”的做法,无疑是把自己的孩子推到被孤立的边缘地位,而且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觉得有父母做坚强的后盾,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到父母身边,寻求他们的庇护。这十分不利于孩子和同龄伙伴的交往。父母应该主动帮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平时多观察孩子和同伴间的游戏活动,除了关注自己孩子的内心感受,还要多倾听伙伴们的诉说与评价。即便父母察觉孩子表现出“老好人”或“和事佬”的行为,也不要斥责孩子“不中用”或“缺心眼”。要知道,“和事佬”角色是和平的化身,是促成伙伴间友谊的茹合剂,是化解伙伴间冲突的调和剂。
最后,不要随便在孩子面前低毁他的朋友。父母要明白,即便自己很不喜欢他的朋友,或他朋友的家长,但有时候,尊重孩子的朋友很重要,尤其是他认可的朋友或是他学习的楷模。做父母的要尽量与孩子一道分享他们的友谊,尽力与孩子的伙伴的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一起关注孩子们的成长。
专家建议
面对交往挫折,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归因。当孩子在交友期间受到冷遇、遭受排斥时,父母应该给予关心和指导,并从实际出发,帮助孩子打消疑虑,鼓励孩子再次勇敢地接触小伙伴。孩子也只有经历自己独立结交朋友的过程,才能锻炼自己,最终走向成功。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