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一切为了孩子?真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享受生命

发布于:百学网 2017-10-13

一切为了孩子?真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享受生命

  对孩子过度的保护往往使得其反,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自己的面子,比孩子自身的快乐要重要很多。对家长来说:“一切为了孩子”的实质是“一切为了自己的面子”;对于学校来说::“一切为了孩子”的实质是“一切为了学校”。

   家长|真爱自己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享受生命

  “一切为了孩子!”这句很流行的口号,看上去好像是,这是我们教育的实质。

  不过,我的一位在教育部门的朋友说,学校教育体系的实质是,某个官员想有政绩,而目前政绩的主要评判标准是升学率。 这个政绩的压力先传递到校长那里,而后传递到各级组长那里,而后传递到班主任和各科老师那里,最后传递到学生那里。

  可见,绝非是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更要命的是,你要政绩,我也要政绩,而升学率的蛋糕是固定的,于是压力不断升级,而最后承受这些压力的,还是孩子。

  并且,校长和老师们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他们的业绩,也是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所决定的,他们实现业绩的梦想,也一样是由学生们的努力所实现。

  同样要命的是,校长和老师们对业绩的追求,也是不断升级的,于是孩子们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升级。

  如此说,那句著名的口号其实是,一切为了老师。

  很多家长因为跟孩子“一起上学”而歇斯底里

  前不久,和几个朋友吃饭,其中三个朋友的孩子都是刚读小学一二年级,他们的一个共同感受是,孩子上学这件事让整个家庭濒临崩溃,所有人的情绪都因为要跟孩子“一起上学”而程度不同地陷入了歇斯底里状态。除非家长能从其中醒悟,这三个朋友中有两个有一天突然明白,这样下去不行,于是才多少从这个状态中脱离了出来。

  譬如,他们三个都有同样的遭遇。他们每天都收到孩子各个老师的短信,短信不仅告知你的孩子表现如何,也告知班里的其他孩子表现如何。读到这样的短信,他们的心立即揪了起来,尤其是看不得别人家孩子比自己家孩子表现出色,看到后就忍不住想教训自己的孩子。

  一个朋友说,一次收到短信,看到女儿一课考了92分,她想,嗯,还不错啊,但随即看到,全班的平均分是98.5分,她一下子觉得被打击了,回到家后好好教育了一下女儿。

  因为不断这样教育女儿,女儿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坏,动不动就发脾气,最后女儿的奶奶终于受不了了,她教育我这位朋友说,她实在看不出92分和98分有什么分别,小孩子很容易马虎,马虎一下几分就没有了,马虎是小孩子的天性,要是孩子每次都考98分100分,这才是问题,那时你得担心孩子的天性到底到哪儿去了。她一再叮嘱,其实有点下通牒式地对儿媳说,以后绝不能因为92分98分这样的事来教训孩子

  婆婆的话很给力,我这位朋友也反思了一下,觉得自己也的确是敏感了,从此后对女儿的教训少了很多,而女儿的坏脾气立即有了好转。

  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

  我一个朋友有很经典的说法。她说:怀孕时,只希望孩子正常就好了,别是怪胎就行;生下来,只希望孩子健康就好了,别总生病;孩子逐渐长大,看着小小的他,只希望他开心就好了,其他一切都不重要;进入幼儿园,比较心开始升起,希望自己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出色;从此以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希望孩子在人生每一步都比别人家孩子更出色一些。

  一个朋友,富有而优秀,她也希望自己的儿子比自己更争气,于是给了孩子蛮多压力。但前不久突然查出,二十多岁的孩子竟然已患有癌症,她很崩溃,一下子觉得富有和优秀没有了任何意义,怪自己这么多年给了孩子太多压力,并想,要是一开始没给孩子压力多好,那样他就不会过得那么压抑了,或许也就不会得癌症了。要是能再次选择,孩子哪怕只是平庸但平平安安地度过一生多好。

  其实,这个想法也是伪命题,并非是,世界的这一边是优秀而高压力,另一边是平庸而轻松。实际上,真正的轻松总是伴随着能力的解放,那会带来真正的优秀。

  我们社会的大人们,好像普遍都不明白这一点,和家长与老师们探讨所谓的教育时,他们普遍抱有一个成见:要么是孩子在巨大压力下成为卓越人才,要么是孩子终日无所事事而成为庸才。

  我们社会的教育体系,都停留在竞争式的快乐层面

  最近,我正在看荷兰心理学家罗伊-马丁纳的一本好书《改变,从心开始》。在书中,马丁纳讲到,快乐有三个层次:竞争式的快乐、条件式的快乐和无条件的快乐。

  我们社会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其实都停留在了竞争式的快乐这一层面。

  所谓竞争式的快乐,即,一定得我比你强,这样才快乐,否则就痛苦。比方说自己孩子考上中山大学,这本来是一件很好的事,很值得开心,但你一听说别人家的孩子考上了北京大学,你的快乐一下子消散了,转而恨自己的孩子为啥就不如人家孩子争气。

  我第一次深刻领会到竞争式的快乐,是因一个朋友。她对我说,她实在没法明白,人与人交往时,除了比较还能做什么。

  马丁纳引用了一个寓言故事来说明竞争式的快乐。两个商人紧挨着开了商店,经营范围类似,他们wei/yi的快乐就是比对方强一点。一天,一个天使来到一个商人面前说,对我许愿吧,你的任何愿望都可以实现。不过,你的对手会比你多一倍。这个商人最初很沮丧,但突然间开心起来,他对天使说,请弄瞎我一只眼睛吧。这个故事说明了竞争式快乐的可怕之处。陷在竞争式快乐中的人,势必会被这魔鬼的一面所折磨。譬如多名高中生对我说,他应该能考上一所不错的重点大学,但一想到他的同学中有人能考上清华北大,他就快乐不起来。持有这种观念,意味着这些高中生也被我们社会的教育给异化了。

  所谓条件式的快乐,马丁纳说,这里面去除掉了竞争的成分,这是很客观的快乐,你要一个条件,只要这个条件得以满足,你就会很快乐。譬如你的愿望是挣到多少钱以获得经济上的自由,当这个愿望实现后,你很快乐,而不会沉浸在比尔-盖茨比我有钱多了的痛苦中,这就是条件式的快乐。

  第三个层面无条件的快乐,马丁纳称为“至乐”,处于这一层面的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条件,就能感觉到快乐与祥和。这是很美的状态,他写道:

  毫无条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欢迎改变、死亡和受苦。处在至乐中,无论不舒服或愉悦,我们都欣然接受;我们不执著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安适与种种经验充满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家长若真爱自己的孩子,就让他享受生命

  第三个层面的快乐,并不容易活出。尽管有些父母能够给予孩子一些无条件的爱,但整体上,几乎没有谁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如此丰厚的馈赠,从小就彻底沉浸在无条件的至乐中。想获得这种快乐,我们都需要自己去学习。

  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意识到,快乐有这三个层次,比“别人家的孩子”强只是最低层次的快乐,而我们的应试教育的核心逻辑,就是在追求竞争式的快乐,不仅教育系统的官员和老师如此,家长们也如此,而这些大人们也试图让孩子相信,这就是一切。

  其实,我们反过来可以从孩子的身上学习到,快乐其实是很简单的。孩子想吃糖,吃到了就很快乐。他要玩游戏,玩时就很快乐。他们有竞争式的快乐,但这绝非就是一切,假若大人不强烈地参与其中,制造“别的孩子”比你更值得爱这种信息,那么孩子对竞争式的快乐不会太痴迷,他们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就很快乐了。

  可以说,孩子可以因为一切事情而快乐,他们对身边的一切都抱有一种天然的好奇心,如果没有受到干扰,孩子能够专注地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这种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至乐。但长大了,我们好像都忘记了那些简单的快乐,我们最后只剩下了一种快乐——竞争的快乐。尤其是,在人群中我要成为最被赞许的,否则我就不快乐。

  条件式的快乐和至乐能点燃我们的生命,让我们觉得不虚此生,但假若只剩下竞争式的快乐时,那么你会时时感觉身处地狱中。

  更要命的是,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是大人们在享受竞争式的快乐,而孩子是他们实现自己这一最低层次快乐的工具,他们美好的生命,就消耗在如此没有意义的事情中。

  如果家长一开始就选择保护孩子,免于目前教育体系的伤害,那么他们最终会发现,他们收获的并非是平庸,而是孩子的才能得以巨大解放,并且孩子的生命一直处于快乐之中。家长不能指望老师或教育体系先发生改变,家长若真爱自己的孩子,需要发挥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与“一切为了大人”的变态做法抗衡。

  家长是最容易打破这个绞杀孩子的链条的,你可以对孩子说,孩子,请享受生命,从现在开始,而不必非得等考上北大清华开始。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小技巧:孩子“畏难”,破解孩子“畏难”的秘密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孩子畏难的问题。面对困难和挑战,孩子可能会退缩、畏惧,甚至放弃。然而,这样的心态和行为习惯,往往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本文将通过一些家庭教育小技巧,帮助家长破解孩子畏难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一、理...
2023-11-14

最好的家庭教育:先放糖,后放盐,再补钙

最好的家庭教育:先放糖,后放盐,再补钙 作者:富书 作者:以安(富书专栏作者)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建立信念的地方,也是一个人最早开始感受情绪的地方。”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
2023-09-04

“没钱别要孩子”,男孩花光15万积蓄买玩具,揭开家庭教育的失败

“没钱别要孩子”,男孩花光15万积蓄买玩具,揭开家庭教育的失败 作者:跳跳妈妈谈教育 俗话说的好:再苦不能苦了孩子,再穷不能穷了教育,正所谓父母的终点就是孩子的起点,所以为了能够孩子更好的生活,父母都会更加的努力奋斗。 不过父母越是努力工作,陪...
2023-08-18

双减后的家庭教育

1培养习惯,养成自律。别期望你家孩子一开始就那么自律。习惯的养成需要重复和耐心。建议参考《习惯的力量》这本书。 2重视阅读、低年级要陪读绘本,这里建议让孩子看图说话,瞎编也可以。初中和高中语文对阅读要求很高。 3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不是只有学习,...
2021-12-04

家庭教育的两大功能筑堤和唤醒

在2019年的12月,接到一位家长的求助电话,这是一位来自衡水某重点高中的高三考生女生的妈妈,本是一位很阳光的女孩,一直成绩不错,但是随着复习的深入,开始显露问题,孩子打电话说:妈妈,我觉得我英语背不出来了,我觉得自己最近不太对劲,上课注意力不...
2021-10-27

家庭教育的困惑与问题

一个家长给我诉苦陈老师,说实在的,我在家庭教育上心理压力非常大。 我感觉很奇怪您应该是弄错了哦,心理压力大这似乎不是我的专业范畴啊,我就一个普通老师而已,搞不了心理的,那些东西太专业。但他不依不饶,说听孩子说陈老师很有教育经验,对家庭教育挺...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