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高中生、大学生、职场人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9-09

高中生、大学生、职场人对职业生涯规划认知

  从第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到现在快2年了,咨询案例也有大几十个,从最开始的大学生和职场人,到最近半年大量的高中生的职业生涯咨询,让我对高中生、大学生、职场人等不同人群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态度有了一个全面了解和认识的机会。

  我粗浅的从职场人、大学生、高中生三个群体分别谈他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和态度,不谈如何解决。

  一、职场人

  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动机——工作中遇到迷茫或瓶颈,如何解决。

  职场人这叫法太过笼统,实际上这里也要分几个阶段,为方便简单,以30岁为界,30岁之前叫职场菜鸟期,30岁之后叫职场老鸟期。

  1、职场老鸟期(30岁后)

  这个阶段来做职业规划咨询的职场人,除了少部分是因为职业枯竭,想重新定位职业方向的之外,大多都是在职场发展上遇到了困惑或瓶颈,不知道如何解决来求助咨询,希望咨询师能给他“高人指路”,扫除迷茫或帮他突破瓶颈,能继续走他的“康庄大道”或者“弯道超车”。说白了就是求继续发展的“成功指南”,可事实上造成他们困惑也好,瓶颈也罢的主要原因是在职场菜鸟期对自己认识不充分,选错了路或目标不清晰,带着迷茫成长为职场老鸟。

  此阶段的职场老鸟们对自己和职场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很深,因为他们真的痛了,虽然后知后觉,但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只是纠错成本真的挺高。

  咨询后基本有两种情况:

  1)退回去,走另外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2)继续走下去,错就错了,降低期望,期待前面有岔路可以再选(有目标的去选)。

  此阶段大多数人选第二种,最差结果就是将错就错吧,能咋地?生活又不只有工作,未来谁说得准呢?

  2、职场菜鸟期(30岁前)

  这个阶段来做职业规划咨询的职场菜鸟们,经过几年职场,有些还在频繁换工作所谓“试错”;有些人已经在一个岗位上耐着性子工作了几年,实在忍受不住了,想换工作,又不知道换什么,一种是换工作把自己换的心慌,另外一种是不知道换什么工作,反正都是非常迷茫。

  他们来咨询主要是为了“定位”,想找到自己到底适合什么职业。

  这类职场菜鸟追述他们的过去经历,会发现一个现象,他们大学选的专业基本不是自己喜欢的,有家长给选的,还有看热门选的,还有就是冲学校的。毕业就转行,基本没有从事本专业的。

  此阶段的职场菜鸟们对自己和职场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开始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有了认识。此时纠错成本不算高。

  咨询后基本有两种情况:

  1)重新定位,再出发。

  2)继续迷茫下去,奉行谁的青春不迷茫,走哪算哪。

  此阶段的职场菜鸟们咨询后两者的比例差不多,在咨询后的跟踪中发现第一种普遍进步很快,工作满意度较高,第二种还在那纠结,在纠结中变成职场老鸟。

  二、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动机——专业或就业方向不能接受,转专业或考研。

  这个阶段来做职业规划咨询的大学生们很有意思,大学填报志愿基本盲选,除了极少部分在入学就知道自己选错专业,想通过考研转专业的外;还有一部分是硬着头皮在那学三年,从实习开始意识自己掉进了一个大坑里;最多的学生则是以打游戏,谈恋爱度日子。

  此阶段的大学生们对自己的认识刚开始觉醒,对未来职场有了一些粗浅了解,除了少部分有意识的学生外,大多学生受大学的就业指导课影响,把职业生涯规划当成了“作业”不当回事。

  咨询后基本有两种情况:

  1)认识自我,确定目标,转不转专业都从容面对。

  2)觉得太麻烦,也不去探索,走哪算哪。

  此阶段来咨询的大学生们第一种情况多一些,第二种的基本会进入迷茫的职场菜鸟期。

  三、高中生

  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动机——我妈让我来的。

  这个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真是无奈,来做咨询的高中生基本都是被家长“骗”来的,“押”来的,“求”来的,还有很多家长是为了让孩子建立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动力的。学生本人对咨询有抵触情绪,咨询关系很难建立。

  此阶段的高中生们对自己和未来职业选择了解程度几乎为零,孩子负责学习,家长负责听课帮孩子选大学专业,也不知道到底谁上大学,谁走上职场。专业选择上,很多家长随便找个职业测评参考了事,虽然不负责任,但更多的是无奈。

  这阶段高中生大多没啥想法没啥兴趣爱好,除了学习文化课其他啥也不知道,专业选择委托家长,对自己的未来不闻不问。家长也不知道孩子适合什么专业,焦虑迷茫,精心替孩子规划未来,什么专业未来就业前景好,未来有前途等等,谁能确保未来,谁又能看到几十年后呢?自己不擅长不喜欢的工作能做好?

  咨询后基本有三种情况:

  1)学生明确了职业方向,父母同意,皆大欢喜。

  2)学生明确了职业方向,父母不同意,比谁硬。

  3)咨询关系建立不好,咨询没效果,一切照旧。

  从咨询后的跟踪反馈的情况来看,第一种约60%、第二和第三种各占20%。而后两种情况的高中生很有可能变成以打游戏,谈恋爱度日子的大学生们。

  四、总结

  职场人因为痛过,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认识更深,但纠错成本zui高,有知有畏。

  选错专业的大学生也算痛了,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毕竟年轻,纠错成本低,有知无畏。

  高中生则觉得职业生涯规划跟他们没关系,完全无知无畏。

  无知无畏的高中生们盲选专业和职业未来,变成了靠打游戏谈恋爱度日的大学生,再变成了迷茫前行的职场菜鸟,最后变成走进死胡同的职场老鸟。

  在每个阶段,都有机会纠正错误,如果都错过了,那就继续错呗。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