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家长走不进孩子的内心怎么办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5-23

家长走不进孩子的内心怎么办

  在家庭教育中,有一个特别常见的现象,就是家长走不进孩子的内心,孩子不理解家长的苦心。

  家长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而总是觉得孩子不理解自己付出的辛苦。殊不知,在孩子们的眼里,家长不但没有给自己心里想要的东西,而且还让自己感受到太多的压力与漠视,成为了熟悉的陌生人。

  著名的心理学家温尼克特认为,小孩子的自我如果是依照自己的需求建立的,这就是真实自体,而压抑自己的需求,顺应抚养者的需求建立,就会形成一个虚假自体。

  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的爸爸常年在外,有了他之后,妈妈就把他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呵护备至,他也很听话、很懂事。

  妈妈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妈妈不让干什么,他绝不会去干什么。

  他的爸爸妈妈都没有读过大学,所以特别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将来以后能上大学,走出去,追寻自己真正生活,也圆了自己这一代人的梦。

  于是当别的小朋友放学后在村头的小溪里嬉戏玩耍的时候,他在听妈妈给她“上课”,讲道理。他不想去玩吗?怎么可能,但是他听话、懂事。

  他认为妈妈不容易,自己要做一个好孩子,这些认知来自哪里,更多的是来自妈妈经常讲的“道理”。

  于是他压抑了自己,使劲的压抑自己,接受这些道理。

  他没有让妈妈失望,一路都是好学生,更是听话、懂事的好孩子,顺利考上了南方一所重点大学,可是问题在这个时候也慢慢暴露出来了。

  没有选择,就没有自由,没有关系,就没有自我。

  首先他大学的学校、专业不是自己选的,自己没有任何兴趣爱好,他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他一直没有选择过,以前都是妈妈替他决定的,当然选大学更不会例外。

  开学之后,同学们都会根据自己的情绪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选修课。大多数人也都能歌善舞,不会的也会玩,可自己除了学习啥也不会。

  最要紧的是他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有意针对他,于是人际关系很不好,而自我是必须活在关系里的,谁也不例外。这个已经读大学的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心里障碍,不得不走进心理诊所。

  萨提亚有一个“冰山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

  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只是看到了孩子冰山上面的八分之一,而忽视了下面八分之七,忽视了他们的内在需求和真正的想法。

  当然,这个道理反过来也成立,孩子们也往往只看到父母的那八分之一,而感受不到那最重要的八分之七。

  但此时,受委屈和需要做出改变的,只能是家长。

  “因为这是你的孩子,你们和孩子之间的一场战争,其实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你永远是处在被动方。”

  因为家长是成年人,是教育者,这是家长应该去承受的。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才会理解家长的苦心。

  做家长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孩子平等交流。

  曾经看过一位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她的女儿考入了一所著名的大学。

  他们的作法是,从小就尊重孩子,静静地倾听孩子的讲述,让孩子毫无顾忌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无论他们认为是对的还是错的。

  他们认为,在倾听过程中做到了解,了解了才能引导。父母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面对父母时没有畏惧和拘束,是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的,也是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

  平等地和孩子交流,不居高临下强硬说教,宽松而不放纵,严厉而不苛刻,细致而不包办,这是他们的秘诀。

  很多时候,孩子的叛逆源于我们的霸道,源于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却没有机会在我们面前表达。

  我们眼里蛮不讲理的孩子,和同学、朋友之间却相处融洽,原因就在于,他们之间是平等的。

  孩子和父母老师之间的某种对抗,是因为在家长和老师眼里,只是简单地把孩子当成了管教的对象。

  和孩子成为一种特殊的朋友关系,同他们坦诚交流思想,互相了解对方的想法,这是两代人相处最理想的状态,也是家庭教育最理想的状态。(2019-11-30)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