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当你变得优秀,大约才能配得上谁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9-09

当你变得优秀,大约才能配得上谁

  当你变得优秀,大约才能配得上谁

  心的距离

  陈奕迅 - 上五楼的快活

  不畏将来 不念过去

  前些天朋友推荐我看这部剧,还说要去学心理学,以便解决男友爱上闺蜜这个问题,着实把我惊着了,当下回复:你直接把心理学误解到火星上去了,应该去学法学,问题是,法学也管不着哈。。

  不过事后,我还是看了这部剧,一众实力派演员撑场,还有陈道明坐镇,酱子的剧是值得一看的。

  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剧中人诠释了这八个字。原本也应该是这样,一味的挂念过去只能说明现在过的不好,挂历往后翻,时间朝前走;毕竟,面朝后往前走的结果,不是撞墙,就是掉坑,摔疼了就知道看前面了。

  过生活or过日子

  朋友圈里层出不穷的晒美图美人美生活,刷刷之余,自嘲:人过的是生活,我过的是日子。剧中三个男人,一个穷而废;一个软而怂;一个精而装;喝醉了后在一起畅怀还是蛮可爱的,这时,别人看重的表面已无所谓,压抑自己内心深处的缺失才曝光。陈俊生要和白光换;白光要和贺涵换,在自己眼里,别人过的才是生活,自己混的,只是日子。

  剧中,白光因为穷而被嫌弃,在前姐夫的映衬下尤为明显,被丈母娘斥之,自嘲废物,如此标签,当然成不了事,但编剧给其设计的认知补偿是,对婚姻忠诚,所以当妻子子群在与理发师走近时,他能挺直腰板当了回爷;

  陈俊生,软弱,自诩顾家爱子,剧里也是这么塑造的,出轨后的认知补偿就是依然抚养孩子,帮助前妻,自嘲怂,也多是编剧要构造人物,在拳打晓天的那一刻,还是做了回男人;

  贺涵,社会精英,专业,洞悉职场人性,认知失调后的解决途径是,承担责任,选择等待;啰嗦一两句,09年火红的电视剧《蜗居》,当年我大三,记得在消费心理学课上,我对剧中人物小贝的理解是:他卖的是阶段性真挚感情,买的是感情支付对象;同样的,对《我的前半生》里的贺涵,我也觉得只是一种即时的心理补偿吧。

  闺蜜?闺密

  “闺密”和“闺蜜”一样?当然不一样,“密”字的底部是个山,山则不动,稳定也;“蜜”字底部是个虫,虫则动,不稳也,更何况,蜜虽甜,蜜蜂也会蜇人的。

  胡诌了一通,权当笑话。但如此剧情设计,还是能凸显人性的。两人感情相处,自然会对彼此有期望,热恋时,你达不到他\她的期望没什么大影响,趋于平常却长时间达不到期望,他\她就会产生一些情绪,只不过这些情绪被责任、道德平衡了,却并没有消失,压抑而已。忽然之间,出现一个人,身上具备了他/她对你的所有期望,一面是对你期望你不去做(不想做),一面是没有期望的超越期待,他自然会趋近这个新来者。结果虽不符合道德,但却应了人性。

  闺蜜,是最亲密的关系,和你无话不谈,知道你的性格,处事方式,还有小秘密;当外界对你有微词或期望时,你的闺蜜只需要反你道行事,自然就可获利,又何必嗔恨。

  小彩蛋:男性建立友好关系,一般通过共同爱好、合作共事获得;女性友好关系,一般通过聊天,八卦,共同话题,购物理念相近获得。

  做事是一种态度

  现在的社会,有两种人可以成功:第一种:自身有能力把事情办成的人;第二种:能找人把事情办成的人。在中国,第二种人更吃香。因为中国的社会是人情社会,人脉往往决定了事情的成败。这一点,剧里也折射了现实。

  所以,潮流导向了人际,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都有涉及人际交往的条条道道,快节奏下的人们疲于奔命的求教人际沟通技术,从每一个表情,每一句措辞;却少了钻一专一,这也是为什么不论如何快节奏的发展,社会如何变迁,社会对匠者、技艺师,或是一如既往做事的人也颇为认可和赞赏。他们保留了一份初心,只是简单的在做事。就像剧中的精英们,应酬完灯红酒绿,还要去酱子酌一杯清酒,品一抹原味。

  当你变得优秀,大约才能配上谁。

  看完这剧,我想说的就是这话,有些绝对,却也现实。生活虽不能说变幻莫测,但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习惯化只适合于老年,除此之外,接受习惯化,莫不是为了坚持的信念做出的牺牲;便是寻不到突破的办法。前者还好,后者便只是暂时苟且而已。

  在如今的社会中,后者情况更多出现,对于个体而言,只是选择主动求变还是被动接受,被动则可能被抛弃、淘汰,诸如剧中子君一样;变是必须的,生活是由奢入俭难,当能吃肉时,你却要吃野菜,那只能请你去心理咨询了。同样的,当需求被满足后,自然就会有新的需求产生,所以,没有奢,当感觉到了奢,只会继续追逐更奢或别的精神需求,想让其停下来平淡俭朴,其又不是伟人,怎么能这般苛刻要求,更何况,伟人会找你吗?

  几个月前在外培训时,培训师说,他抱着两岁的孩子,想的是,他得继续努力,好好奋斗,不然总觉得配不上他的孩子。

  我们都听得一笑,笑完就了了,现在想想,好像还是有味道的,我们对于他人,除了经验、阅历,是不还应该有些情感或技艺的传承。听了那么多道理,我倒喜欢去酱子,让老卓手把手教我技艺。

  投射一下:

  如果让你选择充当剧中某个角色,你会选择哪个人物?

  我会选择老卓,你与我一样吗?

  我说别人理想化,别人说我理想化,

  原来,我们都只是想做自己心里想的事。

  End

  做一个心理行者,只不过是做自己心里想做的事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