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晒朋友圈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青年群体晒朋友圈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作者:霍妮心理
文|章鱼哥
编辑|比奇堡
在社交应用中,用户的行为和交流方式不断呈现出新的特征,在微信朋友圈浏览好友动态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常态。
在2021年1月19日的微信之夜上,腾讯公司的副总裁张小龙讲到,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7.8亿人进入朋友圈。
在朋友圈中,用户不仅可以关注好友的动态,圈中好友也可以浏览、点赞、评论自己的朋友圈,在刷与被刷,评论与互动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满足,增强了自我的展现欲。
以至于形成了人们在享受美食前镜头先吃,朋友圈先吃的局面。美食美景,奇闻趣事等多姿多彩的内容纷纷出现在朋友圈。
在社交媒体的带动下,“晒”行为应势而生。“晒”利用自我表达机制,改变着用户的交往方式,也暴露出自我迷失,隐私泄露,社交媒体倦怠等问题。
一、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发展,社交媒体开始逐渐从PC端走向移动端,社交媒体的普及将传统的人际交往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层次,带来了整个社会交往和社会传播的变革。
研究通过对国内关于社交媒体研究文献的梳理,将我国学者关于社交媒体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对社交媒体定义的研究。
相比较而言,“社交媒体”的概念更能揭示这类新媒体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的本质属性。
此外,曹博林在其文章中梳理了社交媒体的概念及其发展过程,她认为从语言翻译的角度来看,“社会化”的翻译应为“Societal”而非“Social”。因此她也更倾向于“社交媒体”的说法。
同时用新新媒体的概念来类比社交媒体,认为社交媒体和新新媒体在其内涵上(消费者即是生产者,用户创造内容)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综合相关文献梳理,研究将采用“社交媒体”的概念,即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种以个体为主导,用于信息分享和思想、感情交流的平台。
当下主要社交媒体有微博、微信、贴吧、博客、QQ以及各类社交网站等,研究主要选择以微信作为社交媒体代表进行研究。
对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研究。
目前对于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体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方面,社交媒体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学者也开始将注意力放在更为细微的个体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上。
其中一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所带来的隐私问题,李唯嘉和杭敏在《社交媒体中的隐私困境:隐私边界与大数据隐忧》中提出:
伴随社交网络中陌生人的增加,用户隐私边界可能面临失控状态,形成一种窥视与被窥视的拉锯战。
除此之外随着社交媒体技术与个人生活的全面接触,大数据的“全景敞式”让用户与技术之间开始形成一种抗争,技术让隐私无处可藏。
还有一部分学者关注个体在社交媒体中的表达行为,其中关于个体表达行为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个体在社交媒体表达中的符号使用偏向以及背后情感选择的分析。
如林瑶在《社交媒体平台景观式自拍现象研究》中从用户心理、自我呈现和意见领袖三个方面解读用户在社交媒体中的自拍行为。
谷学强和张子铎在《社交媒体中表情包情感表达的意义、问题与反思》文章中指出表情包在社交媒体中从单纯的情感表达到通过符号拼接、转嫁、挪用而被重新赋予新的意义。
既具有承载社会现实写照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非理性成份,需要谨慎对待。
此外还有学者将特定群体作为社交媒体使用研究的切入点,分析他们在使用社交媒体中的行为特征、影响和心理。
二、关于“晒”行为的研究
国内外关于“晒”行为的研究并不算多,国外学者多是以内容为核心,通过文本实验进行分析探索,侧重于对心理学层面的情感互动和行为学方面的社会交往行为结果进行探究。
并通过对社会信息分享和传播模式与方法的建模分析,索引出信息输出和思想渗透的新型互联网传播模式。
其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意义,可对于“晒”这一行为的传播特征,存在的问题分析少有涉及。
国内研究则正好相反,重理论,轻实证。从最初的来源探讨,方言演变,逐渐发展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晒”行为。
由于篇幅有限,对“晒”行为的研究会不太全面,因此国内关于“晒”行为的研究虽然已经初显成效。但还比较零碎,缺乏全面、系统的描述,其理论性研究和系统性还有待加强。
对晒客的研究。
目前学界对晒客的探讨大部分集中在对晒客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学者们以晒客的心理动机为标准对其进行了分类。
余建华将其分为心情展示型、信息共享型、炫耀攀比型、一夜成名型、揭秘曝光型。
后来的学者张兴华将心情展示型和信息共享型的晒客同归为分享体验型,而一夜成名型作为不受人为控制的“晒”的效果,被划分在类型之外。
黎璐将晒客的心理特征归结为匿名心理、从众心理、认可心理和分享心理。张婧对晒客的炫富行为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社会政策背景、知识经济和网络信息发展的产物。
事实上,晒客的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晒”的内容的研究。
“晒”主要用于记录生活、表达心情和与他人进行互动。
王莉霞、相亲亲根据实际调查发现,青年偏好“晒”风景名胜、旅途见闻、美食等细碎化、趋浅表化的内容,且几乎所有青年都承认“晒”与心情相关。
在展示自己生活状态的同时,亦与朋友进行互动,释放自己的情绪达到互相分享、互相认同的价值取向。
汤龙升、宗晓蕾通过问卷调查总结出大学生网络“晒”现象主要集中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及微博上。
大学生在这些平台上“晒”的内容多数集中在生活点滴类与娱乐头条类,而道德风尚类则处于数据最低处。
并总结出大学生现阶段较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道德风尚类话题。
在大学生“晒”的内容中,主要包括学习和生活内容、攀比性内容、以“求解”为招牌的情绪发泄型内容、分享禁止型内容、寻求关注型内容等五大方面。
其它关于“晒”行为的研究。
李小华、张付伟将“晒”行为大致归为自我情感展示型、自我塑造型、纾解压力型三大类。
梁涛则将“晒”现象归为寻找存在感、展示自身的优越性、展示自己或他人的隐私和窘境、展示社会负面形象四大类。
査永青也将其分为分享生活内容、情绪发泄、寻求关注、攀比心理四大类,各位学者对此观点大同小异,近乎一致。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副教授闫方洁还对“晒”的特征做出了精辟的表述,第一,“声音”热烈喧嚣,舆论领袖的表达既深入人心又传播深远,通常会在自媒体平台上掀起热浪。
第二,“内容”细碎微观,大多是分享日常生活的琐事,从自我感受与有限体验方面进行个人对特定事物的主观看法表达和进行情绪表达。
缺乏客观实证可靠的宏观信息,通过微观叙事来弥散自我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诉求。
第三,“形式”戏谑嘲弄,思想的迷茫、对享乐的追求、环境的压力、家庭的变故以及黑色喜剧的影响等,使得青年大学生习惯用轻松化、幽默化的方式来替代官方传统的表达。
这种反理性、反权威的表达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不谋而合。
其他学者对“晒”的特征偶有在文章中提到过,并未有严格的表述。
二、符号化的“晒”朋友圈
从传播手段来看,在微信朋友圈中,用户可以使用多种互动符号进行人际传播与交往。
中国语言学家陈原曾在《社会语言学》中提到:
“在现代社会生活的特殊情况中,人们不能使用或者不满足于使用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会经常求助于能够刺激人的感觉器官的符号,来代替语言,以便更直接、更有效地作出反应。”
在微信朋友圈中,可以用来表达自我的符号有很多,用户可以使用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自我展示,而且符号和符号之间具有关联性。
如果用户使用文字符号未能展现想要表达的内容时,可以借助一些表情包与图片来辅助文字完成表意。
比如说,用户可以使用捂脸的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无奈,而使用疑惑的表情表达出困惑以及无法理解的情绪。
“晒”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行为,它利用一些特定的符号来完成表意,这些符号由青年设计出来,并且符号的意义也是青年所赋予的。
运用这些符号“晒”朋友圈,使个体不仅能够完成对生活的记录,还能够与他人展开良好的互动,增进双方的感情。
青年群体使用文字、表情、图片在朋友圈中的“晒”行为,能够记录个体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同时赋予其特定的意义。
比如,青年在朋友圈中“晒”出一杯咖啡的图片,寄托了个体的心情与生活状态,或者仅仅是表达咖啡所象征的休闲与放松的含义。
事物本身并不包含这些意义,是个体对其赋予的,它只是意义的载体。
“晒”行为能够使青年群体运用一定的符号表达自我,寻求社会认同。同时,“晒”行为本身就是社会交流的一种符号,当这种符号引起人们的注意时,人们会做出一定的反应。
因而,由“晒”行为所引发的互动增多,形成了“晒”的现象。
三、碎片化的“晒”朋友圈
当代青年在微信朋友圈中“晒”的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征。碎片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相对于记叙要素而言,“晒”的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征。
第二,相对于完整的生活全景而言,“晒”的内容是碎片化的。
从记叙要素方面来看,“晒”的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征。完整的记叙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而青年用户在朋友圈中“晒”的内容并没有涉及到传播过程的方方面面,它不像公开的新闻事件那样,从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等各个要素一一说明。
并且,青年群体“晒”的内容只是在自己狭小的朋友圈中传播。比如,传播主体在朋友圈中只“晒”出了一场关于篮球赛的结果。
那么,关于这场比赛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要素就没有表达出来。呈现出了碎片化的传播特征。从完整的生活全景方面来看,“晒”的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征。
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青年群体在朋友圈中的“晒”行为是即刻的产物,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社交媒体晒出自己的生活。
如传播主体在身边没有任何人可以倾诉的情况下,一条朋友圈即可完成内心想要传达的内容,随时可“晒”,从时间上来看具有碎片化的传播特征。
并且,一条朋友圈的发布并没有特定格式的要求,一段文字,一张图片,一个表情,都可以完成朋友圈的内容发布,因此,“晒”的内容是碎片化的。
例如受访者K在2021年7月19日发了一条朋友圈:“迎接我的是暴风雨”。此条朋友圈就是根据他当时的心情“晒”的,只有短短的八个字,看到这条朋友圈的人却不明所以。
这种情况在微信朋友圈中是常态,正是说明了青年用户碎片化“晒”朋友圈的传播特征。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