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的成功真的那么重要吗?
原创 杨林柯 教师博览
这些天,先是听到一个初三女生自杀的不幸消息,接着又看到《都市快报》报道一个9岁的孩子因学习不好跳楼。今年从3月到5月,全国不断有孩子自杀,他们或因自由被过分限制,被禁止玩耍,被没收手机;或因学习习惯与家长观念时有冲突;或因没有完成作业,害怕被老师批评;或因考试成绩落后……总之,很多都和学业压力有关。
虽然自杀事件放到全国范围内去看,仍可以被稀释成一个小概率事件;但对罹难的家庭来说,却是天塌地陷、万劫不复的悲剧。
曾有一个机构调查研究了112例学生自杀事件,发现49%的和学校的教育不当有关,26%的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关。青春花季的少年,要对这个世界多么绝望,才会义无反顾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面对不断发生并且还在发生的悲剧,我们不禁要问:难道学业的成功就那么重要吗?
在我看来,“成功”是非常可疑的一个词,它到底是名词还是动词?是过程还是结果?它有可以量化的标准吗?在一个大概率价值观社会,成年人的成功似乎就是有钱、有势、有名望;学生的成功则是学习成绩好,以及能够考上好学校。
事实上,学生的“成功”与学校似无太大的关系。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更加多元,尊重差异。人生很长,不是只有作业和升学;人生很广,不是只有考试和分数。人生也是每个人自己的,自己做自己的选择,自己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再重要的他人也只是背景或点缀而已。每个人都属于他自己,不属于学校,更不属于教师。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人生。“成功人生”只是一种人生的模板,不能用它来指导所有人的人生。如果所谓的富贵,即是世俗认可的成功。至少在孔子看来,在某些情形下,这种成功反而是让人感到可耻的,很难经得起人类道德、良知的拷问。
教育者别太在乎什么“成功”。有知无识者往往有之,有才无德者更是代不乏人。知识过多有时反而会加大一个人的自负和无知。所谓宗教般的“救赎”也是自己的事,如同生死是自己的事一样。在处理学生的违规、违纪上,教育者一定要有权界意识,不要过于扩张自己的权力。要看到生命,而不是只看到知识或分数。要有一种自觉:自己首先是人,其次才是教师;学生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学生。因而,把学生当人,也是把自己当人。任何对他人人格尊严的践踏,都是野蛮的“非人”行为。
说句狠话,有些“行凶者”自视为行善人,其实他们根本不把学生当人。他们往往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为自己的面子压榨孩子的生命。他们自私,却要求别人感激。我这里所说的“行凶”不是指对人肉体的消灭,而是指对一个人成长的破坏,对一个人尊严的践踏,对一个人的心灵、精神和价值观的摧残。有多少教育者在认真地干着愚蠢的事情,却把自己的愚蠢看得那么神圣,直到悲剧发生,而且还在不断发生,以致血泪多到已经难以引起旁观者的共鸣。
有些在棍棒下成长起来的成年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批评或惩罚一下就自杀,太脆弱,太不珍惜生命了。当然,这和孩子内心不强大、格局太小、不认识自我有关,但难道和他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没有关系吗?现在的学生,更任性,自我意识更强,更看重尊严,更有现代意识。他们多是独生子女,成长的环境和上一代人已经有很大不同。他们是新时代的生命,成人们不能再以陈旧的观念体系看待他们付出生命的反抗。他们何尝不是以血的代价普及现代观念,比如“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科学”“博爱”等。没有这些,文明社会无法建立,现代教育无法达成,悲剧还会不断发生。
不要总把板子打在教育体制上。体制是死的,人是活的。负责任的只能是父母,是教师,是一个个具体的人。说穿了,体制即人。因为体制是由人设立的,也是由人构成的,更是由人来执行的。人的问题,才是体制的根本问题。人的观念问题不解决,就是有了良好的制度,依然会胶滞于执行者的陈旧观念。实质性的改变,只能寄希望于一个个的教育者担当起拯救生命的任务;但必须先救出自己,自度才能度人。
具体点说,要认识人,认识制度,认识社会,认识文化;努力打通中西、文理的知识切割,在文史哲三个维度上,立体地建构自己的生命意识和价值判断力。这是一个长期修炼、不断上升、不断完善的过程,虽然艰难,却具有莫大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