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孩子逆反如何好

发布于:百学网 2009-08-26

孩子逆反如何好

  刚刚念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

  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面想摆脱父母,自作主张;另一方面又必须依赖家庭。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不完全恰当地理解自尊,强烈要求别人把他们看作是成人。如果这时家长还把他们当小孩来看待,无微不至的“关怀”,口罗口罗嗦嗦地“叮咛”,他就会厌烦,就会觉得伤害了其自尊心,就会产生反抗的心理,就会萌发对立的情绪。如果父母在同伴和异性面前管教他们,那么,他们的“逆反心理”会更强烈。

  难怪此时,许多家长常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整天不想回家,不愿与家长说心里话,交换想法,做事比较任性。而许多孩子却说,父母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了!规定这不许,那不准,真讨厌!显然,家长和子女在“对着干”。

  初中的孩子,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内心世界丰富了,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有时与父母的价值观不同,遭到父母的反对,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于是就在同龄孩子中寻找共鸣,父母也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此时,如果父母不了解子女的这种心理、生理变化,一味简单、生硬地管教,就会迫使子女产生反抗情绪和行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尽管自我意识发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还差,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现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父母管教子女往往有两种心理状态:一是把子女看成私有财产,对子女具有绝对权威;二是父母将子女看成自我理想的再现,希望子女能实现自己想实现,但没有实现的理想。因此,父母的理想,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灌输给孩子,企图让孩子按父母的设想去生活。

  父母要管教,子女要独立。于是矛盾必然产生,反抗行为在所难免。反抗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不与父母交谈,有的与父母阳奉阴违,有的离家出走,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为此,家长光满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够的,家长必须学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关心少年儿童的心理学。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积极地教育孩子。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应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

  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应了解“心理断乳”期的实质

  “心理断乳”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从总体上讲,“心理断乳”期的各种心理现象,反映了少年儿童心理上的进步。从心理上依附于父母,到出现独立意向,这是重大的变化。当父母的要珍视子女的这一时期,正确看待这一时期,采取欢迎的态度。

  为此,对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源泉,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

  应善于理解孩子

  (1)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也能参与家庭的管理。

  (2)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

  (3)家长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

  子女应理解父母。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们大都视子女的幸福为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为子女应经常向父母谈谈自己的思想和活动内容。当自己的选择与父母的愿望相违时,要通过商量来解决,要摆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如何激发内心动力

史金班长通过巧妙的引导和心理建设,试图激发许三多的内心动力,让他能够在军队中找到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史金班长先告诉许三多自己在当兵之前与他并无二致,但当他成为士兵后,他的父亲不再打他了,虽然变得唠叨了些,但他的父亲认为史金是他们史家最有...
2024-01-02

如何用积极心态面对挑战

在我国,高考被视为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它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幸福生活。在高考这条道路上,正能量的积累与传递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考路上的正能量分类 1、师生情谊:师生间的关爱、鼓励与支持,成为学子们高考路上的温暖力量。 2、亲情守护:家人...
2023-12-12

如何识别和应对恐慌症

什么是恐慌症?如何自我检测? 恐慌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的特征是突然出现的强烈的恐惧和不适感,伴随着多种身体和心理的症状,如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失去现实感等。恐慌症的发作通常持续数分钟到半小时,发作频率和时间也不固定,有些人...
2023-11-21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作者:人间小土洋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这其中有家长、老师、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高自己的心理学素养,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困难时期。 首先,...
2023-08-14

如何应对高考考场压力与发挥稳定表现

高考是人生重要的一关,考生在高考考场上不仅要面对考试内容,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如何应对高考考场的压力,发挥稳定的表现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建议: 一、良好的备考状态 高考前的状态对考生表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考生需要在高中三年里...
2023-06-09

考前如何心态调节

文稿/罗雨曦 考试时的心态调整 1 ①原则 预设情境,进入状态。 2 ②方法 通过心理暗示和行为暗示让自己把握好良好的考试节奏。 3 ③具体操作 1.考前几天 考前最重要的就是日常化,也就是说你不用为了考试去刻意改变一些你平时的生活习惯。你平时做什么,你这...
202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