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海交通大学的回忆
作者:魏舒
所有关于上海交大的回忆,都收束在了毕业的那天
那是匆忙的一天,早上去体育馆参加毕业典礼,中午去学院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下午忙着办理离校手续。自那天以后,就再也不是交大学子了,那天以后,也就成为了交大校友。毕业七年恍如一瞬,不禁想起蒋捷的那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十二年前,我最后的高三时光
高三的生活也是光阴流逝中极短的一部分,但对于每一个经历了高三的人来说,高三也是大学前那十二年读书生涯中最值得回味的一部分。我不算是真正经历了高考的人,那时候四月就已经下发了自主招生的通过名单,我成功获得了上海交大A档的自主招生资格,于是在剩下两个月的备考中就变成了走个形式的备考了。这个自主招生的机会相当于保送我去了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但当时没想到的是,大学其实不仅仅是大学学校本身而已,还有专业的选择,这就是后话了。
在迎来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后三个月,我终于迈入了大学的校园。我的生命中从此有了交大的烙印。现在的我才真正地理解了当年马书记那句“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
· 于母校之情感,总是随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化
十二年来,对上海交大本身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在不断变化。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母校是自己可以随便说,但是别人不能说一句的地方。因为就读了一个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的专业,最开始对于上海交大还是有一种把我骗过来读书的情绪的。虽然后来就释怀了,毕竟在这个专业里也遇到了很好的师长。当然,我相信上海交大的每个专业都有好的师长能够指引学生寻找到自己正确的方向。
快毕业的时候,经历了找工作和面试,我才意识到交大是一所多么优秀的学校。德阳的一家叫做东方汽轮机厂的国有企业来交大来招聘,我参加面试的时候面试官仅问了两个问题就决定聘用我了。我出于一些个人的原因拒绝了这个岗位,选择留在上海,加入了标致雪铁龙亚洲研发中心。这个时候,对于上海交大,我是十分感谢的,但也仅仅把我自己的母校当成了就业的工具罢了。
对于上海的这份工作,我不是特别喜欢,所以一年后就离开了上海,回到了成都。但苦于成都没有合适的工作,就开始了几年自由职业的生活。高中参加信息学竞赛的经历让我成为了一名会编程的制冷工程师。在那段自由职业的生活中,我尝试过接下来一些私活写写程序,也尝试过画画图纸“聊以为生”,甚至尝试过成为一名职业的股民。这些都不算是特别有前途的工作,自由职业的这些时间也算是我自己人生的一个低谷期。这样的经历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大学并不能作为一个人一生wei/yi的闪光点。高考不应该是人一生的巅峰,而只是人生的又一个起点。在这个时候,我对于母校或许是产生了些许愧疚,觉得自己的现状不足以匹配交大毕业生这个称号。
02.jpg
正是因为这诸多的原因,我今天的工作与我的专业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正是专业的选择,大学专业的选择非常重要,要了解很多专业才能够帮助自己选择合适的方向。结合高三最后的那个阶段我帮助我的老师为同学构建理综的做题方法的经历,在毕业两年后的2013年,我萌生了做教育的想法。我想要指引学生们选择合理的学习方法,选择合适的专业以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 高分,应该只是优良教育的“副产品”
学习是一个长达一生的事业,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我们接触的知识几乎能够覆盖自古希腊到十九世纪中期许多伟大科学家和人文学者的重要成果(即便很多知识不足够深入),理应能够为学生塑造起科学世界观的雏形,并让学生能够用通过学科工具来解释、理解客观世界的诸多现象。然而很遗憾的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并没有很好的完成这一目标,很多应该通过课堂学习而获得的知识应用能力却没有被学生们掌握。我们的学生经常是在无意或无奈中成为了完成单调重复任务的”学习机器“,既没有属于自己的未来目标,也难以感受到当下学习中的任何乐趣。很多学生没有和知识相识结伴,而是沦为了学习任务的奴隶。
这些引人深思的问题,也是直到我有机会细细回顾自己从小学到大学乃至工作后的近20年来的学习经历时,才逐渐得到的领悟。在这些思考中,我也逐渐感觉自己找到了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事业。我心目中的好教育不仅仅单纯为了一个高考的分数,zui.好的教育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高分数、好成绩,应该只是优秀学习能力的一个附带结果。
· 梦回高中,苦而不痛
感谢在过往中与我相遇的那些优秀老师们,正因有他们的培育,当我回顾自己高中阶段的学习时,我还能真切回忆起那些美好。高中的学习虽然辛苦艰难,但却绝非是伤痛,而是充满经历磨炼后获得的成长,以及通过辛劳付出而换来的丰富收获。也许只有当我们不再年少时才会发现:成长历程中所收获的那些果实,尽管初尝起来微带苦涩,但细细品味之下,那其中的无限回甜却是人生至宝。而现在的我,也愿意以自己的努力,埋下更多这样的“苦果”种子,让它们继续繁盛。当我向身边人分享自己的理念与领悟时,很幸运能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自主创业后的工作中,我们一起逐渐把这些耕耘播种的想法转变成了现实的行动。在我们一同创立的工作室中,我能够把自己从学前到现在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逐渐梳理归纳成体系与方法,再传递给现在我接触到的各阶段学生们;也把我对大学专业的理解深度解析给我的学生。我相信,这将是我在自己的教育生涯迈出的第一步,这一步的选择,既是为了踏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也是为了接过属于我这个交大人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人的一生是由不同的元素构建而成的,而大学的经历无疑是这一连串元素中最光彩夺目的一颗。“大学”,不过两个字,却堪称青春zui.好的四载年华,如此青春,人生仅一回。愿各位学子能在属于你们的收获的六月以后找到自己zui.好的归宿。在自己心仪的校园里度过自己的青春,在自己向往的专业里展现自己的才能。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