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自主招生面试如何准备:材料积累的过程

发布于:百学网 2018-11-08

自主招生面试如何准备:材料积累的过程

  长期准备:材料积累的过程

  根据前面所讲,长期准备可使考生“具备能力”,但在做长期准备时,考生心中不必每每以此为目标。换言之,长期准备持续半年、一年甚至更久,考生不应抱着功利的心态,在准备时患得患失,急于“具备能力”。

  考生应当认识到:长期准备同时也是一个积累材料的过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具备了思维能力、解题能力、语言能力、交流能力等的考生临到面试时腹中却无“墨水”,这同样难以发挥。材料和能力一样重要,而前者同样须通过长期积累得到。长期准备的确切目的莫不如说是“积累材料”。对于绝大多数高校面试而言,有最基本的六方面须做积累,而在后文一一阐述后,不难发现在积累的同时,有相应的六种基本能力也正潜移默化地获得提升。

  下面便来叙述这六种长期准备,明确各者所积累的材料与提升的能力。

  (一)专业知识

  高校需要考生在面试前填报具体的专业;到了面试后,专业则是决定录取的重要因素。面试表现与所报专业需求契合的考生优势明显,因此考生需要在面试中设法谈谈专业话题,更多的时候是被面试官要求讨论。这无疑提醒考生:既然要填报某专业,务必事先对该专业内容有所涉猎。

  有人认为:考生既填报该专业,这自然是自己的兴趣或特长所在,专业内容应当不成问题。此言差矣,原因有二:

  第一,上述情形虽不假,但在自主招生录取中,考生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正是与自己填报相同专业者,水涨船高,自恃平常的了解而疏于特别的积累未免不负责任。要胜人一筹,考生应当意识到自己凭兴趣的了解并不系统。如对关注医学的考生或许能回答出“人有几块骨”、“简述胆汁的作用”、“癫痫是什么疾病”等常识性小问题,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中,一位有志于医学专业的考生被面试官问到的是“简单讲讲医学的下位学科”,结果该考生只是零碎地讲了内科、外科、妇科等几个。“零碎”正是大部分考生在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其实,任何浏览过医学数据库目录或是医学图书阅览室的大学新生都能极其轻松地回答:从基础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到具体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病、精神病、神经病,再到更特殊的药学、毒理学、放射医学,甚至不忘最后提到“中医”。一旦这样高屋建瓴的回答给出,面试官必将刮目相看。因此,准备自主招生的考生不能对自己欲填报的专业知识只停留在“博闻强知”的层次,而当系统地学习、系统地读书,这样同是积累,更有助于考生“专业化”。

  第二,平常积累的专业知识非但零碎,且肤浅。尤其是那些不在中学里教授的专业,考生即使有兴趣,往往了解也颇有限。如现今经济学大为热门,同时高中生里又鲜有人了解经济学,这无疑为面试埋下隐患。哲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其余“大学特有”的专业也是如此。对此,相应考生可以设法阅读大学中的导论课教材,真正地走进这些学科。如有专门针对高中生的入门书,则更为理想,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其涉及几乎所有“大学特有”专业,考生可选择自己需要的分册,做完高中教学未做的工作,为自己打下一个基础。

  不论过去了解多少,准备自主招生的考生需特别侧重专业知识积累,通过涉猎导论书甚至简单的大学教材来系统地、牢固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储备。这益处也在专业问题讨论之外。仍以经济学为例,在谈论一些新闻时事时,面试官常常冷不丁地问道:“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是紧缩的货币政策”,令考生立即从滔滔不绝变为支支吾吾。可想而知,若对专业知识有实实在在的掌握便可避免这类情形。

  在积累专业知识的同时,考生“精确表述”的能力同时也得以提高。由于长期学习,考生可以用更专业的词汇语言分析有关问题,使表述更明确,给面试官留下与众不同的印象。

  (二)英语新闻

  我们一般讲“表述能力”,忽视了特别的“英语表述能力”。其实如今所有大学的自主招生面试都或多或少有英语讨论的成分,而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更是完全以英语面试。因此,英语表述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想要获取这种特殊能力,平时未必需要进行大量的训练,但每日不辍的听说至关重要。

  为此应选择什么材料?就自主招生而言,新闻zui.佳。考生在听BBC、VOA等权威电台的英语新闻的同时也及时了解了国际形势的变化,这也可作为时事的积累,可谓一举两得。作为英语练习材料,新闻时长较短,不会增加考生压力;同时新闻语言规范,正是训练“英语表述能力”的理想教材。这些新闻中会有实地记者的报导,其中往往包含评论性的语句。考生对此应特别留心、多加揣摩,即是为了帮助自己洞悉形势,也可加强用英语发表议论的能力,以便在面试中从容应对相关问题。在听新闻后,考生更可立即用自己的话复述、评论时事,长此以往便可轻而易举地应对面试中的英语讨论。

  (三)时事评论

  新闻时事的积累光靠收听英语新闻就够了吗?显然不是的。英语新闻侧重报道,评论有限;再者,国内一些算不上“国际大事”的时事,如药家鑫杀人案、“我爸是李刚”事件等都不会从BBC里听到。有鉴于此,这里建议考生平日对于时事,尤其是国内热点,关注报刊上的相应评论。国内新闻的事件情况考生倒不难获悉;但诸如药家鑫、李刚等案,不论在面试内外,更重要的都是评论而非事件始末。因此考生仅知道事件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广泛涉猎报刊上的评论,考生不仅可以知道如何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上辩证地看待问题,还将学会见微知著,体会到个别事件往往是国情的缩影,从中剖析我国社会历来的特点与潜在的问题。若在面试中分析到这一层面上,则考生必大受面试官青睐。当被要求对某些社会现状提出改进建议时,平时社评专栏中的阅读亦是考生灵感的源头活水。

  阅读时事评论的意义非但在于能积累材料,其还能授人以渔。面试问题往往不与药家鑫、李刚相关,倒是十分贴近考生,如“如何看待文理分科”、“寄宿制高中有何好处和坏处”,这些算是中学生世界里的“小热点话题”,辩证思考,全面审查,见微知著这些依旧是考察的要点。这些思维品质和能力正是考生在精读报刊的时事评论时潜移默化地获得的。“谈谈高校自主招生人数限制”和“谈谈计划生育”两个问题小大相殊,善于学习的考生却往往在社评中了解到后者,而在面试中分析好前者。

  当然,登载社评的报刊数不胜数,鱼龙混杂,考生如不做好选择,往往事半功倍。本书后面的“北京大学自主招生面试”和“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面试”两章中对于如何选择、阅读报刊社评有专门指导,其中重点推荐了《南方周末》、《南风窗》、《南方人物周刊》三份报刊。

  (四)文学经典

  考生不光要关注新鲜出炉的时事,也要了解历久沉淀的经典。在高校自主招生面试中对文学经典解读的考察屡见不鲜,其中北大、复旦、人大、浙大这几校尤甚。在大多数情况下,考生不会因为没看过这些文学作品而遭扣分,面试方会考虑到这种情况并留给考生回旋的余地。但这不足以成为考生平时不重视阅读文学作品的理由。屡屡表示“我没有读过这部作品”会大大影响面试官对自己的评价,更有些开放性问题,如“谈谈你最喜欢的小说”等不仅要求考生给出自己的答案,还需考生在说明时与其他作家的作品联系比较。只有真正具备深厚文学积淀的考生方能做到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并且给出新颖的见解,避免陈词滥调。

  平心而论,文学经典的阅读是各种长期积累中相对次要的,不过这不代表该项工作可以就此免去。在面试前半年内,考生至少要对文学保持关注,对各种文学作品知其大略,再挑选一两部细加阅读思考。这“一两部”作品便是考生面试时的“根据地”:大多数开放性问题都可以此作答。另就能力的提升而言,阅读文学作品对加强考生的表述能力其作用不言而喻。前面提到的专业书籍是考生学习如何精确讨论专业问题的教材,相对而言,纯文学作品能帮助考生培养语感,优化面试时的遣词造句,表达较深入的观点。当然,读得越精,考生在这方面获益也越大。

  这里要作两点提醒:第一,考生在准备面试时往往急功近利,对文学阅读不以为然,这将对面试造成巨大障碍。第二,不少考生确实一直对文学保持兴趣,但多是现代作品,且认为文言文过于枯燥艰涩。但就各大学面试问题来看,凡考到文学题,涉及古文的概率远大于现代文。显示出古文修养的考生也极少,这些考生往往令面试官刮目相看。这两点提醒为准备自主招生面试的考生特别提出,算是对如何把握方向的大概指导。

  (五)科普读物

  不但文科类话题需要平时积累,理科问题同样离不开长期的准备工作。这或许是出乎多数考生意料的。在中学里,理科的学习要求只是灵活运用公式与方法,与积累无关;但到了自主招生面试时,理科问题的讨论已不全是解物理题、数学题,有相当一部分乃是讨论生活中的问题,理科方面的考察朝“科普”的方向靠拢。相应的积累也正体现在对于相关话题的关注。

  当被问到“请解释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吃菠萝前为什么要用盐水把菠萝泡一泡”这类问题时,结合课内知识,合理猜测固然重要,但平时关注的考生总是更占优势。其实,面试中考的科普问题一般不会太偏太怪,考生做准备也并非无从下手,这里建议考生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准备。

  第一,了解与课本知识相关的科普常识。与其每每在遇到生活中的问题时零碎地思考积累,不如按照课内理、化、生的教学进程,在每个章节学完后设法阅读相应的科普材料。如刚学完声学(振动和波)的考生便可及时去考察“乐器的工作原理”、“向容器里倒水时声音出现的驻波现象”、“列车进站时汽笛声调变化的多普勒效应”、“分贝的定义”、“共振的利用与危害”等问题。这样既系统(不会遗漏任何重要典型的科普知识)又深入(趁热打铁,同时巩固理论)的做法,不论对理科学习本身还是对自主招生面试都大有帮助。

  第二,跟踪最新的科研成果。新近的重大科技成果可作时事题和理科题的结合体用以考察,这类问题出现概率极高。如诺贝尔奖每年12月10日颁发,自主招生面试与其相去未远,因此新科诺奖得主及其科研成果往往成为热点考题。考生不难在当时的报纸上找到所需各种信息,阅读了解后,考生不妨再考虑一下:如何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一下这个科研成果?这个科研成果又可有哪些实际用途?考虑之后,考生庶几有备而无患了。对于其他新科研成果,了解方法相同。

  (六)理科竞赛

  让每位考生参与理科竞赛是不现实的,但预备自主招生面试的考生对理科竞赛最基本的内容有所了解却是必要的。因为除了“科普问题”外,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仍在面试中占相当的比重。其实这些问题不是面试官自编,而几乎都出自数、理、化的学科竞赛,只不过是其中最简单的入门题。这些题于有过竞赛经历的考生而言不过小菜一碟,没有学习过竞赛内容的考生如果想弥补这个劣势,可以浏览最简单的竞赛辅导书,研究其中稍容易的问题即可。这么准备过一轮后,在面试中遇到“陈题”的概率大大增加。

  即使未遇到陈题,这项准备也自有其用处。面试中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察,不论是常规意义下的数、理、化问题,还是怪异灵活的“脑筋急转弯”,都旨在要求考生用合适的方法解决。面试官并非会自创方法,相反的,这方法必是竞赛问题中极为典型者。考生只需很简单地浏览竞赛书,哪怕对一本书只是看一遍所有例题,学到一招半式,往往已能够摆平面试中的“难题”、“怪题”。

  面试的长期准备不限于上述六方面,考生应根据所报考高校的面试特点找到需准备的内容。同时,上述六方面也并非要做得面面俱到,否则考生须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太多。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弱点,结合自己所报学校与专业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各种准备的比重方为明智之举。只是在进行准备工作时,考生务必全心全意、沉浸其中,切忌急功近利、轻言放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懈的积累必然带来面试的成功。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自主招生面试短期如何准备

短期准备:表现方式的练习 短期准备一般在面试前一两周内开展。前面已讲到,如果说长期准备是为了让考生具备能力,则短期准备的主要目的是令考生学会在面试中体现能力。除此之外,短期准备还有些其他作用,以下从体现能力开始,一一叙讲。 妨碍考生体现能力...
2018-11-06

高三自主招生面试如何准备

高三自主招生面试如何准备 对于高三的同学而言,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去准备自主招生的面试。在笔试进行之前,学生所有的准备自主招生的时间都放在了笔试上,因为不通过笔试,准备面试毫无意义。而笔试结束后,两周才会公布成绩,这两周的准备也有可能由于笔试...
2018-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