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如何提升面试表现?

发布于:百学网 2022-03-29

如何提升面试表现?

 

  一、口才的重要性

  高中生

  面试不多,但如果想走“综合评价”录取,也需要面试。

  有些自主招生也有面试。

  大学开始

  面试变重要了,包括各个学生组织,都是靠面试录取。

  还有各类课外竞赛,如商业比赛、学术竞赛、科技竞赛,基本都有答辩环节。

  求职

  很多时候没有笔试(除了少量技术岗位),凭借一轮到多轮面试,确定录取人员。

  工作中

  不管体制内、外,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很重要。

  哪怕是技术岗位,做到管理级别,也需要表达能力强。

  二、我的口才提升之路

  我高中时是个“闷葫芦”,说话很少。发言就发抖,出口就出丑。

  大学入学,面试校团委三部门,全部失败。

  但大学期间,尤其工作后,通过不断锻炼,提升了自己。

  一是参加过一些面试,到后面,只要给我面试机会,我通过率很高;

  二是自己也当过面试官,面试了近百人,拥有了面试官的视角和经验。

  现在的口才能力,不算差,有人觉得算好的。

  大学认识一个学长,南京大学辩论协会会长,偶尔有交流。

  去年,面向找我填高考志愿的学生,有做口才培训讲座。两位主讲人,为曾经的复旦大学校辩论队队长,和南京大学的队长。

  本文结合了个人的经验,还有几位顶尖队长的经验。

  三、正确认识“口才”

  不要粗暴把口才,当成“纯嘴皮子功夫”。

  甚至觉得口才好,就是花言巧语、巧言令色。

  表达的两种形式:书面表达,口头表达。

  表达的载体是语言,实际是思想的一个外化过程。

  而口才是

  内外兼修

的过程。

 

  “内”:

就是有内才,肚里有货,才能言之有物;

 

  “外”

:就是表现层面,多练习,能够提高,尤其是当众演讲、主持等。

 

  四、正确认识“面试”

  1.面试是一个双选的过程

  面试官在面你,你也在面他。

  经验不丰富的面试官,面试时也会紧张。

  2.面试的形式

  常见的有:

  一对一

  多对一(多个面试官)

  多人群面(多个候选人,讨论一个问题)

  3.面试考核

  形象层面:

  打扮是否妥当、大方,是否干净清爽、精神饱满。

  颜值高确实加分,但颜值特别高,面试官反而会慎重。

  表达技能层面:

  吐词是否清晰,语言是否流利;

  语速、语气、语态,是否让人舒服。

  思维层面:

  根据岗位不同,有区别,如反应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等。

  五、如何提升面试能力?

  输入篇

  1.广泛阅读

  尤其哲学社会科学类书籍。

  以后会写文章,讲“如何阅读一本书”。

  要积累素材,见多识广。

  更关键的,通过读书,提升思维水平、思想高度。

  2.阅读一些口才读物

  首推杂志《演讲与口才》,有学生版和成人版。

  还有本书《狮城舌战》,有兴趣的可以了解,网上可以买到复印版。

  3.看一些视频节目

  我自己不爱看长视频,但可以推荐一些有益的节目。如

  辩论类: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决赛、奇葩说

  主持类:主持人大赛

  演讲类:超级演说家

  拓展知识类:圆桌派、十三邀

  锻炼篇

  1.心态:多尝试

  勇敢尝试,不怕失败。

  不放过任何可以尝试的机会。

  2.核心:多反思

  多“复盘”总结,说话之后,想想如何说得更好。

  3.锻炼场景

  常见的场景,由易到难如下

  日常对话

  面试

  演讲

  主持

  辩论

  说话技巧篇

  1.有文采但不文绉绉

  可以旁征博引,但不要有太晦涩的表达和专业名词。

  2.可以准备常用问题,但不要像背书

  如自我介绍,还有宝洁公司的经典“宝洁八大问”。

  要有一些临场发挥的语言。

  面试官喜欢问,“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

  也可以准备

  推荐突出“技能”层面,如动手能力不强;不说“思维”和“品格”层面。

  3.引用数据和实际例子,不要泛泛而谈

  有理有据。

  4.借助一些词汇

  借助序词“一、二、三”,条分缕析,有逻辑感。

  借助“也就是说”、“那么”等词语,给自己更充裕的时间思考。

  5.语速正常,不因紧张而加快

  比平时说话可以稍慢一点,一边说,一边想下一句。

  也不要太慢,会显得慢吞吞、思维呆板。

  ------------------------

  作者毕业于南京大学,微信名片见下方。

  作者: 刘桂铨

  来源公众号: 铨哥聊写作

 

   微信号 quangexz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