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关键,教育改革应从家长开始
如今全国的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以西安为例,中考4+4,高考3+3,眼下西安小升初也要马上转变为摇号派位入学。但是很多家长还是不满意,为什么呢?还是因为孩子本身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抗挫折能力差,一出点问题就离家出走,甚至轻生。根源还在怎样教孩子坐人身上。很多家长也几乎没有想过,教育问题不是出在教育部门身上,而是和自己有关。百学教育小编今天就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如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但目前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家教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比如感恩、尊重别人、基本的规矩等等,其实就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但遗憾的是,家长们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孩子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
家长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教育质量
一旦孩子出现问题,我们经常是指责学校、社会,而不是反思自己。当我们控诉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自己也是一个积极的推动者?是否逼迫孩子报了很多的辅导班?当我们指责社会无序时,我们是否给孩子做出了表率?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工作,那么,在学校学的知识大部分都会遗忘,但是,协作、感恩、创造力、想象力、忍耐力、反省能力等等,最终会沉淀下来,而在这些教育方面,家长可以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大家都觉得,中国教育目前问题很多,政府、社会舆论都在反省、检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中国家长应当首先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态度决定一切。”是卡耐基的名言。这话放到教育,一样成立。
扔掉“棍棒教育”用行动教育孩子
莫言说:“为什么农村的父母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女?因为在教育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态度决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与价值感,而不是他们有多高的认知水平。”的确,从很多成功人士的家庭环境,会发现,作为家长,你有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术,在好的态度面前,都不那么给力。因为态度与行动是连动的,家长有什么态度,就会对孩子有什么作为。父母与孩子间,有一个好的态度,才会互相珍惜,才不会有伤害。正确的态度,延伸出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正确行动效应。这,就是态度的力量。《孟子》里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与人交往,敬人是重点,家长都做不到,孩子又从何做起?没什么嘶吼谩骂、拳打脚踢,也没什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诲,父母的一举一动就这样在影响和引导着孩子。你看,哪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什么特别的教育方法?就连莫言都说,实在没觉得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刻意教育自己的,因为父母对世界、对问题的态度,就是孩子zui.好的教育。
小编有话说
经历过才懂,不和谐的夫妻关系造成的不健全性格,需要一个孩子在成年后付出多少倍的努力,才能有一天和那些从小在慈爱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孩子相平齐。孩子降临到每一位父母的怀里,首先浸润的就是父母的气息。在相处时,如果父母之间恩爱有加、和谐共融,那么自小孩子就会在这种氛围中建立起健康的夫妻之道。出现矛盾时,如果父母能本着耐心的方式去处理,那么孩子日后在遇到问题时,也会持有耐心,尝试与他人沟通,而不是干发脾气、摆臭脸或者打冷战。如果父母能本着一颗善待孩子警惕的心,全心全意尽到自己的责任,凡事共同配合,那么孩子日后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处事刚柔并济、懂得拿捏分寸的人。教育是“唯态度论”。许多家长将孩子教育上的失败归咎于自己没学历、没文化、没能力,其实,纵使你有超高文凭、能力超群,如果在孩子面前,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整日消极抱怨,破口大骂,又怎么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呢?教育比拼的实质,同样是家长自身人生态度的比拼。你播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给孩子,你的孩子会将收获怎样的生命高度和深度。孩子在成长的头这些年中,要紧处只有几步,如何使他日后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你,今天的态度至关重要。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教育的最新消息和新闻,敬请关注百学教育官网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