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9-16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人生在世活着就有目的,最原始的目的就是生存,在群体当中看见并且被认可就能够活下去。在生物群体中如此,在人类群体中也是一样,进入文明的社会,人类仍然离不开这样的目的,生存、归属和爱,仍然是每一个人争取的基本需求。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每个人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很自然的各凭本事学会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独特而有用的方法,而且往往对这个方法深信不疑。人是在人际关系中成长的,我们最先从人际关系中学会的是透过要求服务、获得服务进而获得生存。这一点我们从哭泣的婴孩身上看得更为清楚,随后我们是在逐渐成长的过程当中学会了如何从别人身上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在我们还脆弱的时候所发出的要求几乎都能够有求必应,对于人际、对于自己,我们长大以后就会感到安全和满足,如果长大一些还能够接受并且能够承担符合年龄阶段的责任,就会成为一个具有能力感和自信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目的,也有达成目的的独特手段,目的和手段没有所谓的对错,只有有效和无效。我们在采取各种可能形式交换而来的爱和归属,乍看之下是有效的,但是长期而言是无效的,并且还会带来痛苦,这是因为我们在彼此的课题之间产生了所谓捞过节,或者界限被跨越的情况,所以就导致了课题夹缠不清的现象,这种现象长期下来都会成为我们生活形态的一种。一个人如果要活得单纯、没有压力、充满辛福,就要回到像孩子一般的简单和直观。所谓的没有压力并不是说我们要逃避人生的挑战或者承担,人对于吃苦耐劳这件事其实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心中的苦,却一点也不耐磨耐操。我们观察一群小孩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从他们游戏中的对话不难看出,他们对于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分得很清楚,并且他们会大声宣告。

  人生中的课题也是一样,什么事情责任归属在我,什么事情最后的承担结果在于你,如果能够分得清楚,不去为别人的困扰而担忧,不去承担别人的重担,允许自己做自己,别人成为别人,让我们只做彼此的支持,给对方一双聆听的耳朵,真心的注视,可以哭泣和休息的肩膀,最后像我们熟悉的,陪他脑力激荡,头脑风暴,一起想想看,当他独自去重新面对他的世界的时候,他可以有什么解决办法,如此一来他的人生和你的人生、他的世界和你的世界都会因为从人际不必要的捆绑中解脱,而变得美好和单纯。当然这不是一种可期的事情,我们必须先有这样的觉察,尤其是一对一关系中的觉察,再慢慢的从接纳自己移动到采取行动,逐步改变,那你会问:为什么是一对一的关系呢?

  因为在个体心理学中,个体就是一,一就是整体,是一个具有一致性的整体,在所有的行为、举止、思想、情绪,无论看起来有多么的矛盾,但如果你彻底了解了行为的目的,你就会看见其中的一致性。这个人要什么,他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要,是非常一致的。而这个一致性会完全展开在他的生活形态也就是他的生命风格当中。

  其次,一对一是最原始的社会单位,例如婴儿与母亲,我们从母腹中、从襁褓中已经开始学习人际关系,建立生命风格,而一对一也是社会最小单位,拥有最简单的结构,但是因为彼此直接面对毫无缓冲,所以也是最为困难的社会关系。不过身为东方人,身处于传统的集体文化,界限不分明,个体不分离的情况早就存在,甚至世世代代,原本就有许多不是说放就能放下的承担,因此任何人愿意先放下观念上、心理上的包袱来看一看这样的观念,就已经是很大的突破。在目的论中改变与过去无关,因为自己的现在不是过去决定的,过去为你我的人生故事提供了部分的材料,让你我在经由每一个当下所独立串接而成的人生中创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作为一个拥有权力去拥有自己的课题,动手进行课题分离,进而拥有自由的独特生命,我们同样有这个权力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不断更新和重新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个故事里面不是没有别人,不是自私自利,而是照顾好自己以后,可以成为别人的引导者、教练、人生导师,还可以有充分的余力投入更广阔的世界,付出我们的贡献。

  人生的范围不是只有眼前的家庭、办公室、充满竞争的职场或是其他小团体。人生的范围是整个宇宙,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我们去关怀的人群和对象。人的价值,就是自我价值,是在付出中体现的,但这不是充满委屈的过度承担和过度适应社会,而是如孩子一般单纯而直观的给予,人生可以在单纯中付出,在付出中因为体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而体会到辛福、饱满。

  这样的分享对各位来说可能比较不具体,我在教学的时候,会从不同的个案中萃取出类似的特性,整理出很多小故事,这些小故事真真假假,聚合了许多的元素,一则是为了教学方便,二来很重要的是要保护案主,所以等一下你听了这个故事,如果觉得似曾相识请不要对号入座,以为是你认识的人,同时也没有必要四处传递,就请你留给自己慢慢体会,接下来的案例里面包括了几个主角,你在听的时候可以猜猜看,每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目的呢?这当中有两个主要角色,也有两个隐藏的角色,在非常有限的资料当中,你看出来谁最有可能是课题最为相似的那个人呢?或许是针对我们今天的其他主题,你有其他的联想呢?

  我会谈了一个男性,大概69—79岁之间,在很多年前生意失利,所以心情郁闷,好几次想要自杀,但只是想想而已,一两年前因为轻微中风,从楼梯上跌下来摔断了髋骨,从此一蹶不振,本来是轻微的忧郁状态急转直下变成重度忧郁,因为行动不便,心里常常盘旋着要用什么方法去死,及干脆又惨烈还不累及家人,很周到对吧?例如,开车到郊外完成自杀任务,而不是家里破坏环境,还要让家里人收拾。同时呢,他对于无法达成自杀心愿而感到无能和挫败。各位有没有看出这其中很有趣的矛盾。当然,他是非常的苦,我们也报以极度的同理和关怀,我们现在是在用我们学习的学理去看待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用这样比较客观的角度来看一下。

  他会想当年做的生意风生水起,可是突然公司垮台了,债主上门,这个时候是由太太出面抵挡的,东躲西藏很多年以后,终于把债务还清,但是除了卖掉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产之外,其他债务都是太太跟儿子清偿完毕的。他说:“当年我看不起家里的糟糠之妻,因为是我妈叫我娶的,所以我在外面后来有了外遇,也包了二奶,对于她所生的孩子就是我真正的大儿子,也没有花太多的心思。对于这次被人讨债,我是真的没有想到,结果说真的,也是报应啊,我现在在家地位一落千丈,我以前呼风唤雨,说一不二,可是现在她看不起我,整天对我大呼小叫。我很怨自己没有用,怨老天让我遇到这样的事,怨我妈叫我娶这样的太太,这么凶。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也很感谢她,如果没有她,我早就死在外面了,不是被人家杀死,就是我自己自杀,而且现在都是她在照顾我,从生活起居到复健。可是这是报应,是我自己以前太自负,没有好好照应他们,除了给钱还是给钱。还有我儿子,对我非常冷淡,这个我很理解,真的很理解。但是我都能忍,因为他是我的儿子,还好我媳妇很不错,真的,我儿子这么帅,我当初很反对他娶这个太太。”其实就我自己来看,当年这个媳妇其实也是清秀佳人,不过很显然,不符合老爷子的审美观,他又继续说:“她把两个孩子照顾得很好。”他就描述了孩子的学业成就,其他待人接物的各种成就,我们其实也有目共睹,他的两个孩子确实很优秀,从我们正面管教的角度看,他的两个孩子确实是不错的孩子。回到老爷子身上,他又说了:“而且全家愿意和我说话的人就是我媳妇,而且你看”这个时候他就把手机上的对话掏出来给我看,看了好半天。然后这个媳妇每天都会问候,而且会说这句话:“爸爸你今天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个时候你们有没有看出来,老爷子的目的,甚至是错误目的行为,他的人生风格,是不是可以看得出来,还有这当中的个体分离。或许不完整,我们再来多一点线索。我们这个案例,因为碍于年长者的身体条件,我每次谈话的时间都不长,真正的谈话时间其实也就二三十分钟,所以我们在谈话的时候,把重点放在现在的生活,对于早年回忆没有太多的机会琢磨,但是我当然会有我自己的推测和评判,我们没有办法求证就不多做过渡的推论。那显然他在家族当中,他虽然不是长孙,但从小外形、口才还有学业的表现受到很多的宠爱,尤其是女性,包括:奶奶、外婆还有姑姑,都对他很特别,很贴心,常常给他和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小方便、小优待、小礼物,一些特殊的服务,加上他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粘溺而缺乏界限,也就是我们说的个体不分离,所以不难想象,他日后对于女性的吹捧和照顾有着明显的依赖。这一点我们从他充满无助的现在,在夫妻关系当中充分的展现出来了。我们在经过几次会谈之后,老爷子在私下偷偷的承认,其实他的忧郁是一种选择,他是要让他的太太觉得愧对于他,意思是说,这是一种私底下偷偷的报复,因为一方面老爷子对于自己是很不满意的,他告诉我他厌恶自己,然后对于太太呢?他觉得曾经愧对于她,她又有恩于自己,现在也是接受她的照顾,可是因为他经常被骂,觉得仰人鼻息却没有资格回嘴,她越凶,老爷子就病得越严重。老爷子就是这种状态,下面让我们看看他太太是什么情况。

  对于他太太来说,这么一个相对于自己天壤之别,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少爷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她感觉很心痛、很无助,又很愤怒。她说:她没有受到过很多教育,所以不太会带孩子,也不懂什么事情,可是现在她曾经很仰慕的一个男人,他的行为很多时候都像个小孩子,她现在wei/yi能够想起的就是儿子在国中的时候叛逆、不念书、不振作的那一段时间,她是怎么管儿子的,传统的教育理念“不打不成才”不都是这样过来的,看看儿子现在不是各方面都很成功嘛!

  所以我们能听出来,他太太对于面对像小孩子一样的老爷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做是比较好的,那她一个人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想:“我是小家碧玉,通过媒妁之言嫁了过来就没有什么怨言,毕竟娘家也因为她嫁过来受到了很多的照顾,虽然婆家不是很富有但是经济条件也还可以,而且家人带人也很厚道的,只是大儿子不喜欢我太费心,总是唠叨说:一把年纪天天为别人活,不懂得享清福。我也知道,我的想法很落伍,但是我还是认为没有把丈夫照顾好,而这个没有照顾好是愧对祖先的,以后不知道怎么去见祖先。我也生气他独自去信外国人的神,抛下我独自去见祖先。”

  好了各位朋友,你在这里有没有看到今天谈论的几个主题的特色呢?有没有看到个体分离的议题呢?有的时候鬼魂也带着巨大的力量影响着我们的生命呢?我在助人的历程中就看见很多精神官能症的家庭,或者很多有家人有身心症状的家庭都经常把焦点放在症状上面,经常认为这个人有问题,并且是这个人给家庭带来了很多的困扰,这个人就是个有待解决的麻烦。可是我要说一旦有这个思想可能就真的麻烦了,任何人被放在这个位置上恐怕都不会想从那个很特殊的位置上下来,如果全家人,对那个案主来说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那几个人,都围绕着我这个最脆弱、最麻烦的人团团转,当然有的时候只需要一个人围着他团团转,尤其是妈妈,而且对他莫可奈何的时候就很够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位置太特殊了,不可以放弃的。

  再来就是像我有个18岁的案主,很狡猾,花招非常多的一个年轻人,他有一次很狂也很酷的告诉我:你们都没有问题吗?你们对我,看不懂,看不见,只会管我,贬低我,你们都不知道吗?我对他说:可以说仔细一点吗?他说:就是被你们边缘化啊,让你们觉得丢脸和看不起。但是你们不知道的是:最脆弱,最让你们丢脸,最让你们看不起的人,拥有你们不知道的报复力量,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杀你个措手不及。我就心里想:对哦,常常在我们大人在措不及防的时候,弄得你心力交瘁,痛不欲生。你还没有应付完他第一招,第二招、第三招就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忍不住的想到家长和家人的角色,在家庭成员当中,最是致力于要设法改变,改变这个有问题的成员的这个家人。例如说有个母亲特别想要改变这个孩子的话,她呢经常是看不见她的过度摄入和个体分离的课题的。她经常会有种语言就是,我很想改变,可是真的很难、很难,你们不懂的,到底有谁可以帮我,她们会去寻求各种各样的社会资源去协助她。通常这个很想要改变对方的这个人会花很长的时间来诉苦,你最常听到的就是:老师你到底有什么建议,或者说:老师、老师你去跟他说啦。这个时候亲爱的助人者,请你不要跳下去建议,也不要真的跑去跟孩子说什么,因为那个是他们一对一的问题。你可以作为一个教练,也可以作为一个从旁支援的人去辅导她,如何回家去跟孩子做工作,或者说先如何跟自己做工作,再回家跟孩子做工作,而不是由我们跳下去做什么事情,因为这是个体分离的问题。我们回到阿德勒的学说上面可以发现,她其实是可以选择从过渡代劳的位置上下来,她不下来一定是那个位置有一些好处,这个好处有可能是她维持了她的自尊,或许是有一种习惯和安全的模式,虽然她明知道这是个无效的模式,可是要把一个很习惯的模式换掉是很可怕,没有安全感的,我们的错误行为其实有一种保护作用,就是苏格拉底所谓的:善。它是有功能的,如果她本人没有找到更合适取代的工具,而是借着我们助人者处理掉,或许他这个人就会空掉,就会不知所措,导致更大的心力反扑力量,或许一模一样的问题就会回来,而让当事人坚信改变是没有用的,我所有的方法都试过了。所以这个无效的方法,至少是个方法,是她目前的拐棍,是要由她自己丢掉、自己站起来,而不是我们去丢掉的,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也是介入对方的界限,过度干涉了。

  下面我们继续来看过渡干涉这件事情:或许过渡干涉就是这个家人的生命风格,她背后可能会有一些信念,这个需要问才能问出来,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各位也可以问问自己,现在自己的独特信念是什么东西,让我有些关卡会过不去,但是我相信你看见了这样的关卡,我们作为专家一定能处理好自己的问题的。我们继续说刚才那个家人,她的背后的信念很可能就是凡是都要掌控好,没有掌控我就没有价值,因为从小很多事是没有办法掌控的,必须用掌控来做补偿,而现在呢,有个家人在她面前变成了她是我人生中wei/yi的失控,那她是不是就需要处理处理呢。或者有可能做母亲、做父亲、做妻子或者扮演某个角色的价值是他所有价值感最后的来源,如果没有找到其他的价值她可能就会在同样的行为模式下继续打转。

  我们举个小例子,我有一个非常高学历的案主,她为了子女走进家庭,放弃高薪的工作,可是呢她说,我的人生已经这样没有成就,却连两个孩子都搞不定,发生什么事情呢?她老大从小学4年级开始成绩一落千丈,小5的时候拒绝去上学,下学期逃到便利商店去偷东西。她觉得她wei/yi的任务是做母亲,却宣告失败,她说:老师,我现在活着感觉不到价值,如果不是我有两个小孩,我绝对会结束我自己,但是我的老公对我很好,所以我也觉得对不起他。从她脸上我也可以看见,当初她在外商工作的时候是多么美丽,多么靓丽的一个女孩子,可是她现在脸色发黄。她接着说:我妈到现在还在说我,你哪个兄弟姐妹会什么,他们什么都不会,可是他们的孩子一个都没有问题。我早就告诉过你,女孩子书念那么多有什么用,你读完大学不够,还要去念硕士,还是教育硕士,花这么多钱,也不资助家里,结果你看看,你那个儿子现在什么样子!嫁给外商的上班族是很好看的,却整天不回家,你一个人带孩子也不怕他在外面怎样怎样。你看人家隔壁那个谁谁谁有钱得不得了,当年追你的时候怎样怎样;迷你迷到那个程度,你偏偏不要,你看现在一个黄脸婆的样子,孩子又没有搞定怎样怎样。

  好了我们上面讲了两种可能性,当然还有其他的可能,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重点是我们要先对自己的行为还有目的有所觉察,然后逐步做出个体分离,获得自由,进而从有效的贡献中获得幸福。关于获得自由我要提一下,自由不是立刻马上可以获得的,而是我们从觉察到接纳,我们要在个体分离上面做松动,之后才慢慢有一些自由的成功经验,从成功经验当中获得独立,从独立当中扩张自己的境界。幸福感是在当中累积的,在自由当中,我们也会做到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贡献感和幸福感也是累积的,而这样的获得也会反过头来从我们一个很具体的鼓励回到我们自己的身上,让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当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人我们其实可以影响周围的人,像我们一样在每一个人的生命上为自己负责的人。

  今天就谈论到这里,希望多多少少对你有一些帮助,最后附带一提的尤其是要送给比较内向的朋友:虽然宇宙很大,不是只有作者在书中说的咖啡杯那么大而已,可是如果你已经脱离或者正在脱离咖啡杯风暴的阶段,我鼓励你不要想太多,继续向前走,朋友不在多贵在真心,内向不是问题,而你会是你自己zui.好的朋友。谢谢大家。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