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卡对养育风格的影响
首先上方卡也称为:生活态度取向或者叫最优先事项。上方卡这个活动在我们 PD 的课程体系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活动,通常讲师们都会把它放在“了解自己”的这个主题中去带导。同时上方卡这个活动在 PD 的一些延伸课程中,比如说:“解密青春期养育”、“鼓励咨询”这个课程体系里边也是作为一个很核心的活动出现。在这两个课程中活动的名称为:生活态度取向。我所理解的上方卡的活动目的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上方卡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家长明白,不同的人的世界观是不一样的,而不同的世界观影响了他们对生活中各种挑战不同的反应模式;第二个目的是:可以通过学员们认识到四种不同的性格类型,每个性格类型所需要的关心和给养是不同的,这种了解将有助于你更接纳他人的现实和你自己的特质,这个也就是我所理解的上方卡这个活动的两个目的。还有一个是我在带导上方卡的这个活动中的一个感受:这个活动能以一个很趣味性的方式,让参与的学员们能够迅速的找到归属的团体,并与同组的成员建立默契。所以我们也经常看到,同期家长课的学员,他们在做完上方卡的活动之后关系更亲密了,同组员之间就多了一份知己和同路人的感觉。所以上方卡在带导效果方面的这个作用也让我记忆非常的深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板块的分享内容:我所准备的活动教具、讲义和知识。
带导上方卡这个活动需要我们前期准备相关的教具,我经常准备的教具有下面七样:
二、我所准备的活动教具、讲义和知识
第一个是四个小的包装箱,代表了四个快递的包裹;第二个是八张文字卡,其中有四张是类型说明卡,有四张是我们最不想要的文字的内容;第三个教具是四个动物的玩偶,分别代表老鹰、狮子、海龟和变色龙;第四个是准备一张挂纸,划分为四个区域,这个上课的时候会用到;第五是四张白色的挂纸,这个白色的挂纸上提前做好我们要让大家头脑风暴的四个区域的主题内容及标记笔;第六个是给大家准备 A4 的白纸,根据学员的数量人手一张;第七个是给大家准备的一份讲义,讲义的内容是上方卡中zui.好和最坏的情况。同时,我也会把“大蓝本”上第 217 页的表发给家长,作为讲义的补充材料出现。以上七样基本上就是我在带导上方卡这个活动时准备的教具和讲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今天的重点内容,我所体验的带导过程以及相关的学习分享:
三、我所体验的带导过程与学习分享
上方卡这个活动是在我们讲师必备的工具库的“大蓝本”上的第 212 页到 215 页,书上的流程非常的清晰,步骤也非常的详尽,大家按照这个流程来带导这个活动就完全可以。每次看到“大蓝本”的时候都特别感谢以如月老师为首的 PDCA 导师团队的编制。
今天借这个时间我们一起来遵照流程详细的过一下每一个步骤,大家请将“大蓝本”翻到 212 页,先请看一下书上对上方卡这个活动的文字说明。书中是这么说的,在解释上方卡的时候,先要理解关于压力的定义:压力是指你所期望的生活与你所处的现实之间的差距所给你带来的感受。通常当人们陷入了“只要”这种思维的时候,压力就会出现了。例如:只要我是对的,我就会很好;只要我使别人高兴了,我就会很好;只要我在控制的时候,我就会很好;只要我避免了冲突,我就会很好;只要我照顾了自己,我就会很好;只要我是最棒的,我就会很好;只要我在负责,我就会很好;只要别人喜欢我,我就会很好。通常可以先给学员们分享这部分的内容,启发大家对压力状态有所理解,因为通常学员们如果对压力,没有一个具体的感知的话,那他在选择上方卡的类型的时候,通常会比较迷茫和纠结。所以在关于压力说明的这个环节,我一般情况下会很详细的把刚才跟大家分享的文字去描述一遍。我还有一个新的做法也想跟大家分享,这个做法来自于“鼓励咨询”课程中的一个觉察活动。
鼓励咨询中关于觉察压力的这个活动是这样的:首先,请学员们拿出一张 A4 纸竖放,然后从中间对折,第二步是请学员在这张纸的上方用几个词写出:你认为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接下来请大家也是用几个词在这张纸的下方写出生活实际是什么样的。当学员们在这张纸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写出了几个词之后,我们请学员们打开这张纸,请大家来看一看,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和生活实际是什么样,他们的距离有多远?在鼓励咨询的这个觉察活动中也说明,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和生活实际是什么样,他们之间的距离其实就是你的压力的水平。所以,通常大家认为应该的和实际的生活总是差距很大,所以就产生了压力。在关于压力的说明中,一是我会有一个文字的描述,第二我也会进行这样一个简单的觉察小活动,让大家对压力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接下来,我们来看书中的流程也就是活动指引这一部分。书中的活动指引是这样说的:介绍这个活动的时候,请说明它有助于你了解自己以及了解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待你的方式并指出这个活动,只关于你做什么,而不是有关你是谁。而我通常会这样去跟学员分享:“很多人都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模一样的,并且认为如果别人的行为方式是你不喜欢的,就意味着他们是很难相处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了解自己以及了解别人为什么会这样对待我们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使我们扬长避短,也能让我们对他人有更多的理解和同理。接下来将带导大家做上方卡的活动,在这个活动进行前有一点先特别向大家说明:这个活动不是为了给大家贴标签,只是让大家了解自己的行为以及不同的人的行为模式,这个活动呈现的是:只关于你做什么,而不是有关于你是谁?”
接下来书中的流程就会到展示画有四个包裹图的挂纸:
描述的是快递公司送包裹的一个场景:在这一步的流程中,我首先会有一个情景的带导:我会跟大家这样来描述:在一个很忙碌的周末的上午,家里一片狼藉,你正忙着拖地,厨房水槽里堆着碗,洗衣房里堆着一堆脏衣服,你心里还在想着,还有一份报告今晚必须要交,这时候“叮咚、叮咚。。。”门铃响了,忙乱的你打开门,看见快递人员带着四个包裹站在门口要你签收,虽然你坚持说这不是你的,你一个都不收,但是,快递人员只肯拿回去其中的一个,请想一想,你想要退回哪一个呢?
在给学员们做情景导入的时候,我也就会把我提前准备好的教具:四个小纸箱,放在地上。接下来,趁着大家在这个情景里边的时候,我就会把这四个包裹上的纸条让大家看,说:当你看到这四个包裹上的标签写着四个不同的话,有可能都是你生活中最想逃避的东西,你都不想要,但是这时候快递人员只同意拿回其中的一个,所以请你们想一想,你最想退回去的是哪一个包裹?
通常在这个环节的时候,我会给大家三十秒的时间,请大家思考一下他们的选择是什么?接下来进入我们“大蓝本”上的第三步流程:有的学员会有点纠结,不知道该退回去哪一个的时候,就让他们回到刚才我们的那个情境里面去,想一想当他们觉得特别有压力的时候最想避免的感觉是哪一种?然后在这个时候我会把字卡上的文字:第一个包裹,无意义和不重要;第二个拒绝和打扰;第
三,批评和屈辱;第四压力和痛苦。我会把这些包裹上的文字很清晰而平静的念一遍,然后我会告诉大家,其实这里边的答案没有对错,让他们尽量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在这里我也会重复的去说:请大家想想是在一个有压力的状态下,那大家可以看看这几张字卡,此时此刻你最不想要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直觉去选择一个。通常这时候大家会选择其中有一个是自己最不想要的。接下来,我就会跟大家说:在平时的生活状态下,也就是没有压力的时候,我们还会去选择退回哪一个包裹呢?这时候大家通常在选择好一个之后,让他们再去选第二个的时候就会很快,那当他们一和二都写出来的时候,我会提醒大家要记住这两个选择。
接下来我会打开我的教具纸箱,然后取出里边的类型卡片。取悦型、安逸型、控制型和力争优秀型。同时我也会以一个很轻松很好奇的语气去问大家: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这个包裹里面还有什么吗?就在大家比较迟疑的这个时刻,我也会从箱子里边拿出来几个代表的动物玩偶,就把三方面的信息联系到一起。拒绝和打扰——文字卡,类型卡——取悦型和代表动物变色龙;我会这样的跟大家去做一个完整的呈现。这一步也会起到一个活跃气氛及让大家加强对文字卡、类型卡以及代表动物三个方面联系的印象。这时候大家也会注意到压力和痛苦、安逸型和海龟;批评与屈辱、控制型和老鹰;无意义和不重要,力争优秀型和狮子,大家会知道这三者之间是这样的一个关系。最后我就把文字卡、类型卡和代表动物,一一对应放在这个纸箱上,也就是下面这张图的状态:
我会把这四个纸箱排成一排,然后留出一个空地,接下来遵循我们“大蓝本”的流程第七步和第八步和大家分享一个纯文字的描述。流程的第七步:我们把这个活动称为“上方卡”,是因为当你有压力的时候,这就是你要出示的第一张卡,这不是在给你自己或别人贴标签,而是一种了解你自己和别人的工具,他是关于当感到有压力时,你的生活取向与你是谁无关。流程的第八步:当学员明白他们所选择的第二个包裹代表他们的处事方法,即:当他们感到安全、没有压力时候的做法。举个例子:假如我的处事方法是取悦型,那我会用哪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去取悦别人呢?而当我的上方卡是取悦型的时候,才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只要什么什么的想法,例如:只要我取悦了大家,我就会很好;不过要是我的上方卡是力争优秀型,当我开始感觉有压力的时候,我就不会在乎别人是否高兴,我只会想事情按我的方式做才能更有意义,我也才能好起来。所以在第七步和第八步流程方面,我就会详细的把书中的流程给大家读一遍,这时候给大家留下一个印象和认知。
接下来,“大蓝本”上的第九、十、十一这三步流程,在我们做的过程中是一气呵成的,就没有分得那么细致。通常在这三步流
程中我是这么做的:首先我会说明,请大家根据刚才自己的选择,找到自己退回的第一个包裹并站在这个包裹的后边,也请大家认识一下你们的组员。这时候大家通常会开始采取行动,形成一个分组。在分组环节的时候突然会发现,有几位跟我是一样的,其实大家这时候都特别有激情,想互相的去了解和认识一下。在这个环节里面,我也会预留30秒钟,让大家有一个再次连接的过程。接下来等大家安静之后,我就会拿出那四张事先准备好的挂纸,也就是上面会写上上方卡的类型,这个类型的优点、缺点,别人看我们的方式、以及我们的改进,还包括最后的口号等。我会拿出其中的一张去跟大家非常清晰的来做一个说明,我通常会这么说:“请大家在接下来的小组中一起头脑风暴,这个上方卡类型人群的优点、所面临的弱点和不足、导致别人特别是孩子对待自己的方式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请大家特别要注意在导致别人看待自己的方式这一栏里面,zui.好是把积极的、消极的方式都要记录下来。还有最后一栏,请大家写下你们这个小组的口号或者是座右铭。请大家把头脑风暴的内容写到挂纸上的四个区域中,我们的时间是十五分钟。”
当我对某一张挂纸去跟大家做一个说明,让大家都明白之后,我会给每一组发他们对应的挂纸及一支笔,然后请大家按自己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这就是我在带导的活动中把九、十、十一步的完整的带导。
接下来就是在各个小组做头脑风暴的时候,讲师可以在教室里边来回走动巡视,必要的时候提供支持,并且去回答学员们提出来
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大蓝本”上流程的第十二步。同时我还会做另外一个工作:把往期学员们,在上方卡这个活动中做出来的挂纸贴到讲课区域的墙上。我贴往期学员的上方卡的挂纸的目的不是让学员做参考,而是待会儿把同类型的上方卡的内容放在一起,让大家来分享并寻找共同性。所以在流程第十二步的时候,我通常就是这样的两种做法:一是巡视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并进行回复;第二个就是把往期挂纸贴在墙上。
在规定的时间到了之后,就完成头脑风暴填写的工作,然后我们就请大家轮流上台去分享他所写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我是这么来做的:我会让这一组的组员,全部都站在台上,请他们选择代表,他们也可以让一个代表分享一栏的内容,这一活动其实也能够体现大家紧密的团结和连接。讲完之后,我就会请他们回头,把刚写的和墙上我贴的以前学员们写的对应的类型进行一下对比,看一看同类型上方卡的人员的特质的相似度。这时候通常会很有趣,大家通常会很开心,很会意的笑,都会就觉得有一种找到同伙,找到知心人的那种感觉,同时也对自己这一类型的人有了更清晰的了解。通常每一组分享结束的时候,我还会请下面的学员,给台上的这一组成员拍一张合影照,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在曾经的一个课堂上,他们是这样的一个团体。接下来每一组的组员,都会按这样的方式轮流在台上进行分享。等到每一组分享结束之后,再请大家回到大组里面,之后再给大家留30秒的时间,让他们在落座之后随意的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当然在这个时候大家可能会有太多想去分享
和表达的内容,需要我及时的回收回来,请学员们分享,在这个活动中,大家学到了什么?在分享的时候,我也会特别的留意,每一组、每一个类型的人员都有分享的机会。通常大家分享时第一个回答都是跟与自己一样的人在一起,觉得特别有共鸣,觉得特别的有意思、有趣。大家面对相似的挑战,一起欢笑特别的享受。同时,很多的学员也会分享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引发别人的一些不当行为,在现场的时候,大家对此都会有非常深刻的一些认识。这时候,我也会给大家发讲义,就是你的上方卡zui.好的和最坏的情况及不同的类型所对应的种种的不同。217页的那张表我也会同时发给大家。这个时候我还会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今天这个课堂上,给大家分享出来的这几张类型加一句建议。我会这么来写:比如对海龟,安逸型这类人群我会分享这个类型最重要的是:认可自己的价值;对于变色龙,取悦这个类型的人,我说最重要的是:诚实;对力争优秀型狮子,最重要的是同理心多一些;对老鹰控制性,最重要的是:学会小步前进,不要总是等计划完美后再去行动。每一个类型卡,我会整理出这样一句建议,然后在跟学员们分享的时候,我也会把这一句建议,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在他们刚才的那张挂纸上做一个标明。同时,又会回到“大蓝本”上的第十五步的流程:再次强调上方卡中消极的方面体现了大家在有压力的时候的表现,积极的方面则体现了大家有安全感的时候的表现。虽然这时候仍然会带有一些“只要”的思想,接下来,我会把第十六步的提醒,再次和大家明确:这个活动不是要给人贴标签,而是为了解自己的行为
以便扬长避短,并对别人会如何对待自己有所觉察。这种自我意识是非常有用的,这也能让你对别人有更多的同情。同时我也会说:这个活动的目的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它使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去思考:“你为什么会这样去选择”、“你为什么会这样去做”。同时也会分享,你也会看到我们不同选择的人为什么这样选择这样去做,对其他人而言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整体活动的总结我们会跟再一次的提醒和说明。
活动进行到这里,我们基本上把书中的关于上方卡活动的十六步都完成了。接下来学员们自己会记录他们的一些感悟,等他们记录后可以让大家分享一下他们想要分享的内容。以上就是我通常在家长课上带导的步骤和流程。
在整体带导的环节中我也有以下八个方面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来带导上方卡的活动。
第一点是要准备适当的教具使这个活动带导可以更加的清晰、高效并且有趣味性;第二点是开场关于压力的说明,有助于大家尽快的进入状态,准确的做出选择;第三点上方卡是一个全体学员的活动,涉及到位置的移动,所以在每一步动态流程之前,讲师的指令一定要非常的清晰和简洁;第四点是,讲师需要提前熟悉每张上方卡的优点和不足,在分组讨论的时候,偶尔给小组提供一些支持和点评对他们很有帮助。第五点是,当有缺同伴儿的这个现象的时候,比如说有的类型,就只有一个人,讲师需要提前去问询看看他是否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缺同伴的成员需要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时,讲师需要在
过程中给予更多支持。第六点,有的时候可能会有缺组的现象,这个时候,讲师需要提前准备一些往期的挂纸在分组展示的时候跟大家分享。第七点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回到大组的那个分享,每个组别每个类型我们都要留意到,都要给他们分享的机会。第八点也是我自己的体会,因为通常到活动之后,都会有一个简单的提醒或者点评,在上方卡这个活动里边,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做法就是,我会在每一个类型最后加上那样一句建议。而通常学员反馈这样的建议,对他们非常的有帮助!
下面我们进行今天的第四个版块的内容:在上方卡的活动中,学员常见的一些提问以及我们讲师要怎么样来回答。
我大概整理了一下主要有两个问题:
四、“上方卡活动”中学员常见提问与讲师的回答
第一个问题就是当很多学员都知道了自己的这个类型,他们就会首先关注上方卡会变吗?
这是在很多的场合,不管是学员还是我们很多的PD讲师对这个活动进行后大家统一的一个问题。从我自己的学习以及跟很多老师请教的结果来看:一个人的上方卡是不会变的。
这个问题有的时候确实是会让我们产生一些困扰。从目前我自己对这个信息的了解来看,不管是我们的Dina导师,还是如月老师,还有淋.洛特导师,都给我们特别坚决的回答说“上方卡是不会变的”,所以在此也请所有的讲师,当你们的学员再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很坚定回答:上方卡是不会变的。
另外,在带导过程中还有讲师来反馈说:在课堂里面经常会有学员说他不属于任何一个类型,四个类型都不选。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通常这个时候也会分成几种现象,有的学员,如果才开始的压力的那个情景他没有很好的感知和代入的时候,因为属于大脑的思考状态,所以基本上就觉得,每个类型他都有,但是都不突出。通常对这样的学员,在后边他去观摩到每一组在头脑风暴的时候,有可能他会发现他自己属于哪个类型,所以他又去做了一个选择。这类的学员不在我们今天说的这个问题之列。当课堂上碰到少数学员四个类型都不选,然后在头脑风暴分组讨论,他也去看每一个小组里边,到最后头脑风暴出来内容后,他还是觉得自己不属于任何一种,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就这个问题在十月份的时候我们也特别请教了淋.洛特导师,她说如果我们的课堂上碰到有学员是这个情况,我们不要去勉强他,我们要去接纳他,他可能真的不属于任何一种类型,因为这种现
象虽然是很少见,但是也会有这样一种人群,他是哪个类型都不属于的。淋.洛特导师的回复也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去借鉴的做法就是:我们不要去勉强让他再选一选。一定要接纳他,他确实有可能真的不属于任何一个。
以上就是我整理出来的关于学员常见提问。我也知道这两个问题,有时候可能会困扰我们的讲师,我们都想知道在正面管教这个领域里面的权威人士的回复。所以今天也是很笃定的跟大家去分享了:1、上方卡不会变,2、有学员说他不属于任何一个类型,我们要去很好的接纳他,因为这种情况是真的有可能是存在的。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