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为孩子发展方向关注:我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发布于:百学网 2017-09-07

为孩子发展方向关注:我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

  近段时间,很多人的手机被人工智能刷屏,无论是吉林大学的人工智能迎新机器人;或是软件工程师Zack Thoutt让循环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写《权利的游戏》的第八季章节在网上迅速传播;又或是西北工业大学和深圳大学发放的使用AR、VR黑科技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等,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光引向智能科技领域,阿尔法狗与围棋国手比赛获胜更是成了网络“中年危机”的催化剂,一些人因为担心人工智能可能取代所从事的工作而恐慌频繁在网上发出人工智能引发危机的言论制造社会恐慌。那么问题来了,人工智能是什么?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是否危及到了我们的饭碗?

  人工智能是什么?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目前人工智能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个人助理(智能手机上的语音助理、语音输入、家庭管家和陪护机器人) 产品举例:微软小冰、百度度秘、科大讯飞等、Amazon Echo、Google Home等。

  安防(智能监控、安保机器人) 产品举例:商汤科技、格灵深瞳、神州云海

  自驾领域(智能汽车、公共交通、快递用车、工业应用) 产品举例:Google、Uber、特斯拉、亚马逊、奔驰、京东等。

  医疗健康(医疗健康的监测诊断、智能医疗设备) 产品举例: Enlitic、Intuitive Sirgical、碳云智能、Promontory等。

  电商零售(仓储物流、智能导购和客服) 产品举例:阿里、京东、亚马逊

  金融(智能投顾、智能客服、安防监控、金融监管) 产品举例:蚂蚁金服、交通银行、大华股份、kensho

  教育(智能评测、个性化辅导、儿童陪伴) 产品举例:学吧课堂、科大讯飞、云知声。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很多人产生了恐慌,已经替代的工作已不可逆转,但是我们可以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学习、研究和工作。人工智能的发展势不可挡,在未来几十年内是热门领域。如果想要孩子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可以选择什么大学和专业呢?

  目前一些主要大学开设人工智能学习的大学排名情况:

  注:图片来自乌镇智库

  在全球TOP50的人工智能学科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多数是美国、英国和西欧的大学,尤其是以美国大学为主。中国排名最靠前的是台湾大学,排名37位,而位于中国大陆的大学没有一所进入前50。可见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与美国的差距比较大。搜狗CEO的王小川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应用领域里,我们与美国的差距不大。但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的差距是巨大的。”

  目前不少大学已经专门开设了数据科学专业、智能科学专业、机器人专业,或者在原来的自动化、通信、机械等专业的基础上做升级,那么本科专业怎么选呢?

  1、要选可以是计算机方向,例如“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目前情况来看,最对口从事AI方向的是“计算机科学”(以下简称“CS”)。比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AI应用领域,在CS的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都有对应的课程和研究方向。

  AI领域的工作既要求从业者有非常扎实和广泛的数学基础,同时也要求很高的实操能力,而CS正好在这两方面都有着重培养。如果要专门从事这个AI领域,本科选择CS是一个ji/jia的选择,各个领域都需要AI人才和懂如何配合AI工作的其他领域的人才,而这两者的高端人才都将大量来源于CS专业。

  2、对理论和学术研究有兴趣,专业推荐选择“应用数学”。机器学习本质上是微分方程、概率论、矩阵分析等等数学领域的应用。因此,人工智能方向的从业人员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微分方程、线性代数、数理统计、信息论等,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基础。除了这些基础的学科知识,还可以了解下传统机器学习的知识,多加锻炼编程能力。完成本科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如果就读研究生,通常就可以转到计算机方向。

  3、“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基本上是介于计算机科学和电子工程专业之间的。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比较基础,真正的有关智能的研究是在研究生阶段。但是本科如果能有比较好的基础,比如在数学、英语、编程能力、简单的智能算法的仿真与应用等,这对以后的学习与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现在的自动化、通信、机械 等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往智能靠拢,无论是什么专业都可以在课外学习相关的知识。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