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如何赋能于人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1-04

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如何赋能于人

  先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我出生在纽约的一个高知家庭,中学读的是纽约著名的三所老牌重点高中之一——布朗士科学高中,之后我去了常春藤盟校之一的卫斯理大学,还从米德尔伯里学院拿到我的第一个硕士学位,又在哈佛大学拿到另一个硕士学位和一个博士学位。一路走下来,大家肯定觉得我很会学习,是个聪明人。

  如果你真这么想,那就是个问题了。而这就是我今天要说的话题——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什么是固定型思维?比如,有些人他们出生以后,相比同龄人要聪明一些,你会觉得这是先天注定的;你会认为有些人天生擅长数学或科学,像女孩不擅长数学,男孩更擅长工程;既然我天生就不聪明,努力也做不到,还不如放弃,这就是固定思维。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无限能力,都是可以学习和成长的。我们所付出的努力也是有意义的,只要你在某件事情上足够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

  成长思维相信,如果不断尝试,就能成功。已经有研究成长思维的团队证明,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成功。这也是我们想要为孩子们做的事情之一。

  在此,我想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你进入了教育行业?是什么让你成为了一名教育者?

  对于大多数而言,成为一名教育者,是因为我们从根本上相信,我们可以帮助他人学习和成长。即便我们面临很多的压力,这些压力逼迫我们受到一些固定思维的影响,但我们教育者还是会坚信成长思维。那么,评估是如何与之相适应的呢?

  实际上,传统评估中的大多数形式都是基于固定思维设计出来的,比如基于标准化的课堂考试、只看总结性评价结果的考试成绩等传统评估形式,这样的评估形式直接决定了你在这个时间点的具体位置,被用来评价和排名某个学生,而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远不止这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形式虽然会囊括小部分传统评价形式,但却是作为教育评价模式更大图景中的一部分。下面我具体举例说明。

  基于学习目标和能力的评分

  我们会设计一些目标内容,根据学生的能力来评估他们是否达到这些目标。下图是我们学校为2年级孩子设定的这学期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我们设计的学习目标都是以“我能......”开头的,这样孩子就可以从头到尾清楚地阅读并理解,因为这都是初级水平的语言表达,也正是这些友好的、简单的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孩子们能清楚理解,所以老师和学生可以很好地使用和开展反思。

  表现性任务评价

  表现性任务评价是指,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所学、所获的学习成果,自发要设计完成某项活动、任务或项目等。

  比如,我们学校几个四年级的学生,一起创建了一个以“大自然的灾难”为主题的思维导图。刚开始,他们把自己能想到的与主题相关的所有单词都写出来了,但是却发现没多少,他们没有放弃,回去继续搜查整理补充,后来他们告诉我,他们在这一主题的资料收集中了解到了更多其他的东西,他们很高兴。

  再比如,我们幼儿园班的孩子写了一本书,每个学生都写了一种水果和蔬菜,而这些五岁的孩子其实才刚开始学习阅读、写作,在这本书中,他们自己画、自己写,贴自己的照片,完成之后,他们特别兴奋,因为他们自己学会了如何阅读整本书,不仅能读懂自己制作的那一页,还能读懂其他同学写和画的内容。他们其实就是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真实的、有意义的参与和被赋能的过程。

  成长档案袋

  这种评价形式是指,学生把他们zui.好的作品收集在一起存入专属的档案袋,并且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档案袋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下图是一个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买的不同类别的文件袋,然后将自己所参与的不同项目的成果放进对应文件袋中所形成的个人成长档案袋,袋中还装有其他学生对他的一些反馈或建议。

  再如下图,我们会罗列一些内容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但是我们不采取分数的形式,而是用三个不同的表情来表现他们的情况,学生每读完一条,就可以直观评价自己在这一条上的表现情况,同时,我们在最后还留了白,这是一条开放性的自我反思。

  这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了解自己现在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并且,现在已有研究证明,当孩子有了目标的意识之后,学习结果真的会大不一样。

  学生主持会议

  这一评价形式是指让学生讨论自己的工作或者组织会议向他人汇报自己的情况。比如这个视频中,小女孩就向自己母亲展示了自己各个方面的学习情况。

  扫描查看视频

  此外,还有其他很多主题会议,学生都可以自己设计会议流程,邀请参会人员,然后主持会议。他们中一些学生会用黄色的小便签来决定在他的学生领导会议上,要和哪一位参会人员讨论或分享什么。在学生主导的会议上,你可以看到孩子在跟老师、家长说话时,他是如何向他们解释自己学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在研究什么等内容。

  作品展览

  学生作品的学习展览是另一种形式的表现任务。下图这个孩子叫Leo,他正在向我介绍他在“回收”项目上所学习到的成果和自己的想法,全程就他一个人展示。Leo在这个项目上所做的其实就是接下来我要分享的形成性评价。

  有时总结性评价,但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所有这些评价形式在最后都可能一起进行,这就是总结性评价,就像期末作业一样,最后的成绩以这些评价结果为参考。当然,我们还是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因为它们总是涉及关于“你如何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的评价。上面Leo在向大家介绍他的学习成果时,也就是告诉了大家他怎么学习的,学到了哪些,这些所学帮助他做成了什么等等。

  我们不看重他最终是否做得好,而是看重他在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有哪些,比如动手制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学习思考能力等,过程中的经历是我们形成性评价的关键。

  评价也是一种学习工具

  开展以上所有评价方式活动时会涉及方方面面,其实也表现出了一种学习工具的性质,因为学生自我反思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经验的习得。学生可以在这样的评价方式中思考相关的问题,比如“这是我做的吗?我到底是否真正完成了?”等相关既定问题,这个自我反思的过程是非常有力量的,同时也是一种赋能。

  我曾经任职的美国一所高中学校就规定,如果学生想要毕业,就必须在不同学科领域里将5种能力提升到熟练标准,但对于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熟练度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就拿数学来说,数学最低的一个熟练度标准就是:完成5-20页的论文,学会修改自己所做的研究,学会呈现自己的作品,可以在专家老师小组面前捍卫自己的研究结果和观点。现在我担任深圳美国国际学校的校长,也在学校里面推广了不少新的做法。

  以上这些评价方式所看重的学生能力,都是21世纪真正重要的技能,也是校外生活能够成功的标志。我们一直在说,要设计明确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评价标准,可怎样才是明确?其实很简单,就是每一条评估标准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甚至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同时,学生能力水平的高低还要基于不同数量的证据来证明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我希望我已经向大家展示或分享了这些不同形式的评估是如何赋予人力量,如何帮助孩子们自己开展学习的,这些评估方式所带给学生的能力对学生的未来来说,都是更有价值的技能。

  作者 | 劳拉·弗莱克斯曼,哈佛大学教育硕士、博士,深美国际学校校长

  来源 | 本文根据劳拉·弗莱克斯曼在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演讲录音整理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