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6)

发布于:百学网 2018-11-18

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6)


  13.(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唯见江心秋月白

  (2)何当共剪西窗烛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x" `" |/ B, W+ ^9 x4 S( l

  (4)竟无语凝噎, ~* G- `# n- F1 S( V

  (5)往来翕忽

  (6)蘑画栋朝飞南浦云

  (7)笃行之

  (8)除恶务尽

  14.(1分)宫调名' `* o/ A5 t9 t8 X

  15.(3分)A

  16.(4分)“闲煞”一词,口语化,自然贴切(1分);通过比拟的手法,写出了百花零落之后,蜂蝶无所事事的状态(1分);展现了春归之后的萧条景象(1分),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之情(1分)。【或展现了春归之后别一种生机(1分),虽有惜春之情,却无伤感之意(1分)。】

  17.(4分)(1)询问、咨询;(2)比得上;(3)死亡;(4)阴历每月十五

  18.(2分)A

  19.(5分)(魏太祖)派使者前往征召他,尽管情感表达感人至深,但最终不能使韦夐屈服(屈身、屈就)。(太祖)因此更加敬重他,也不强迫改变他的志向。(每个分句1分)! H& L% M# s8 K5 ?& X- i7 k9 b

  20.(3分)不能。晋公宇文护是当朝执政者,他的奢靡行为会危及国家,韦夐对此深感失望和担忧,所以用一“叹”字;孝宽是韦夐的弟弟,赠马和辔勒是出于亲情,韦夐是对弟弟善意的提醒,所以用一“笑”字。(答对1个方面得2分,答对2个方面得3分。每个方面包括对象、行为、结果;作者的态度。)$ z% t6 t. X, D6 |

  21.(4分)(1)不慕荣华富贵 (2)反对奢靡浪费 (3)看淡生死 (4)崇尚自然(每l点1分。)- X5 u: t( G- M F. s9 O! A6 s

  22.(1分)行踪

  23.(3分)此句运用了整、散结合的手法(1分),富有节奏感(参差灵动,读起来朗朗上口)(1分),凸显了夕阳照射下焦山和江水相互映衬、变幻莫测的神奇景象和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1分)

  24.(2分)B% R% Q6 b! j, [. O

  25.(3分)(2)观览风景带来的心胸舒畅之美;(3)与高人谈禅赋诗之美;(4)建筑结构精雅之美。7 d5 L7 t4 B- O+ Q1 j: K

  26.(3分)作者对于山水之美的热爱之情;对于人文之美的向往之情;厌倦世俗生活,渴望回归自然的隐逸之情;感叹时光匆促,年华老去的伤感之情。(1点1分,3点满分)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高三语文二模(6)

17.【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E级(表达应用)。 【答案解析】答案:(1)初:由衣和刀构成。用剪刀从开始端裁剪衣服,含义为起始(开端)。(2)仁:由人和二构成。两个人走在一起却亲如一人,含义为两人亲近友爱。 解析:初: 含义为起始(开...
2018-11-18

上海市静安、青浦、宝山区高三二模(6)

二、阅读材料,想想具体事例,让具体事例推动你对材料进行有效分析。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柴静,推出了她自费百万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柴静试图在纪录片中回答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柴静透露,促使她展开调查的...
2018-11-18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高三语文二模(5)

12.(1)【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能力层次为C(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答案: DC 解析:A说法太绝对,B错在回国时间顺序,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相继回国,郑先回国,钱后回国。郑回国不完全是钱学森的鼓励,还有个人意愿。另外,冲...
2018-11-18

上海市静安、青浦、宝山区高三二模(4)

5、作为受众,究竟应该怎么做? 2014上海秋季高考第一篇现代文阅读《受众的新闻素养:能力和意愿》 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 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
2018-11-18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高三语文二模(3)

15.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赣江原称豫章江,所以一种说法是郡以江为名。 ②应劭《汉官仪》中就有豫章郡树生庭中,因以为名。的记载。 ③一种说法就是豫章郡之得名,是因为境内盛产大樟树,大樟树即豫章,豫是大的意思,章通樟,故汉高帝取以郡名。 ④...
2018-11-18

上海市长宁区、嘉定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1)

嘉定区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教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断 章 两种诗本事 ①在那些与诗歌有关的故事中,凡是涉及创作缘起等背景的,被称为该诗的本事。 ②诗本事大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录...
201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