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高考作文题预测: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布于:百学网 2020-01-11

高考作文题预测: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二十多岁的师范大学毕业生李晓玲,到山村做了一名教师。 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的使用方式,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山沟,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

  面对记者的一大堆的问题,年轻女教师只恬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里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割线

  小郑

  析作文题

  2020年国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贫困从中国大地上彻底消灭。这是党和政府向世界的庄严宣告,也是对中国人民的郑重承诺。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值得每个中国人欢呼。广大基层干部积极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不计个人劳苦得失,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其中也涌现出一些典型人物,和可歌可赞的先进事迹。中学生理应关注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并有较理性的认识和有一定深度的思考。要有意识学习这些先进人物的事迹,将个人的前途命运和国家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大我”中成就“小我”,与时代的脉搏共振,找到个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精准扶贫”是这几年的热词,随着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日益增大,贫困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事实上,只要深入偏远农村去看看,就会看到一个和宣传报道不同的农村,就会知道贫穷和落后仍是这些地方最恰当的形容词,而脱贫也不是发几个文件、绘制个蓝图、讲几句话、到农户家去坐坐就能完成的。

  导致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缺土地、缺水等等;而脱贫的方式必然要针对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并且也不是一两副“药”能解决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过程。从根本上说,物质上的扶贫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而要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必须脱精神上的“贫”。

  农村的孩子是农村的希望,让他们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让他们有走出大山进入大学的机会,才是农村彻底脱贫的关键。而越是落后的地区,家长对孩子们的教育越不重视、投入越少,导致贫困在代际传递。这其中,家长的认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家长的认识必然影响着子女的认识。

  李晓玲老师带孩子们去深圳,让孩子们知道“山外有高楼”,就是以此来撞击孩子们的心灵,唤醒孩子们对更好生活的希望,点亮孩子们的心灯。点亮了灯,就会照亮路,沿着路前行,或许抵达不到希望之地,但总比待在原地要好得多。更何况,总会有那么几个孩子会走出去呢?

  这个作文题还是一个任务驱动型的时评类作文题。因此在审题立意和写作时把握三个原则:提炼事件、发表观点、适度展开。

  分割线

  佳作

  示例

  让心灵走得更远

  李 欢

  如果你想造一艘大船,你不用急着去寻找木材,你应该先激起自己对海洋的渴望。——题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生之路能有多远,不光看脚,更要看眼睛能看多远。眼界狭隘的人,看不到山外还有海;目光长远的人,知道有山的那边是远方是诗。

  山村教师李晓玲,没有把社会捐助用来改善教育环境,而是带着孩子们去了深圳。作为教育者的她,目光是长远深邃的,她眼里有学生,更有学生们的心灵。别人看到了教室里陈旧的桌凳、孩子们身上破旧的衣服、书包里半截铅笔和皱巴巴的书本时,李老师看到了孩子们贫瘠的心灵。一笔捐款带来的物质的改善必然有限。有时候,困苦的现实并不足以唤醒人们改变的斗志,震颤灵魂的声响才能刻骨铭心,作用久远。

  为什么古往今来,寒门往往罕有俊杰,而钟鸣鼎食之家却常有紫兰玉树?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对孩子教育投入、人脉资源、孩子的学习时间等等,但有一点一定不能忽略,那就是眼界。正如井底之蛙不知道大海的浩瀚,“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的蜩与学鸠,没有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能力和眼界。或许有人或说,没有“会当凌绝顶”的能力,怎会有“一览众山小”的眼界?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因为不能把眼界和能力割裂开来。对于人来说,能力和眼界是相互促进的。有了眼界,通过努力,就会具备相应的能力。能力反过来又会促进眼界的提高。这正如爬山,爬的越高,看得越远;而看得越远,会促进自己爬的更高。

  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目之所及,是群山环绕的头顶一方湛蓝的天空。城市对他们来说,可能只是赶集去的乡镇,抑或仅仅是课本里的几段文字,电视里的几幅画面。

  如果没有开阔孩子们的眼界,让孩子们的视野只局限在小山村。也许在他们脑海里,种好四亩田,养好三头牛、修上三间房,娶上一个媳妇、生两个娃便是成功的人生了。他们不知道“山外有高楼”。只有当他们开拓了眼界,心理种下了一颗走出大山的种子,自己才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更有可能走出大山。

  开阔的眼界,会让心灵走得更远。当李老师带着孩子们在深圳的街头行走、在公园里游玩、在博物馆里参观,孩子们的心灵深处除了好奇之外,伴随着陌生感、疏离感、自卑感的肯定是强烈的震撼。他们回到山村,当山歌响起,初升的太阳又照射着低矮的瓦房,清风徐来,他们脑海中会不会浮现出深圳的画面呢,心中又会想些什么呢?当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再次踏进那简陋的教室,翻开那皱巴巴的书本时,会不会有一种强烈的学习知识的冲动,产生一种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渴望呢?

  我想,他们一定会有的!

  因为他们知道,除了理想和奋进的脚步,他们一无所有。

  来源公众号: 清新语文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我无法掩饰对这个高考作文题的失望

看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第一感受是: 全国卷很全国,北京卷很北京 (全国甲卷) 对这种作文的材料呈现方式,我们语文老师有一个大体一致的说法: 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材料语,第二部分是提示语,第三部分是要求语。 (这样只是为了方便区分,不是什么严谨的学术...
2022-06-08

全国高考作文题名师点评:夯实基础,理解时代,自由想象,解决问题 | 头条

今天,2022年高考的第一战语文考试结束。没有悬念,作文题目一经公布,便快速成为今年高考的第一个热搜。 高考作文年年热议,其意义和魅力已不在考试本身,而在于即将迈入大学的新新青年,尝试用自己的笔,去注视时代,观照现实,关注社会,关爱人生。 这既...
2022-06-08

2021年高考英语作文解析、听力题出炉!附:近6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刚刚,2021年上海高考英语写作题公布,一起来看! 2021年上海高考英语作文(回忆版) 假如你是李华,你的英国朋友Bill准备学习中文,他在两门课程里犹豫不决。你作为他的中国朋友,高三的学生李华,给他写一封邮件,比较两门课程,给他一些建议。 题型分析 今年...
2021-06-09

2021高考作文题出炉

改革春风吹满地,又是一年高考季. 就在刚才,2021年高考的第一场科目语文考试已结束,虽然高中毕业十几年后我们已然已经不认识什么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鸡变狗不变符号看象限,但还好,我们还识字。 所以,抱紧全国高考作文的大腿,试图跟上年轻人的热点话题...
2021-06-07

2021年高考作文题汇总

2021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新鲜出炉! 全国甲卷 试题内容: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
2021-06-07

2021上海高考作文题 时间的凝视:平中见奇、淡处知浓

2021高考语文考试已落下帷幕,家辉培优高中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探讨。 近年来,上海海派作文鼓励学生们从材料出发、开放思考、写出个性,交流探讨为几位老师对命题的把握、理解与演绎,与每年此时都将高考作文作为一大社会热点的学生们、家长们、教...
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