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高考作文题 时间的凝视:平中见奇、淡处知浓
2021高考语文考试已落下帷幕,家辉培优高中语文教研组的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探讨。
近年来,上海海派作文鼓励学生们从材料出发、开放思考、写出个性,交流探讨为几位老师对命题的把握、理解与演绎,与每年此时都将高考作文作为一大社会热点的学生们、家长们、教育界诸同仁一起交流、讨论。
原题再现: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吕莹老师
我们还对2017年春考作文题记忆犹新“有人说:“我走过很多地方,有寒冷的,有温暖的,有崎岖的,有平坦的……但没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关注。”如果说这个题目关注的是空间的多元与丰富与我们的关系的话,那么今年的这一材料则是从时间的维度追问意义和价值的生成。时间对我们而言具有两面性,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其中,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另一方面,时间也超越了我们的个体存在,甚至超越了我们的集体存在,它指向某种我们在有限的视角上无法企及的远方。因此,这就要求考生有更广远的眼光、更博大的胸怀、更深厚的积累。
题目采取的表达架构是考生最为熟悉的类型,“有人说……也有人……”表面上构成典型的二元对立的形式,但仔细分析却也能看到些许差异。
“经过时间的沉淀”,意思是在一定时间跨度中的选择与扬弃的过程。这里应该厘清的是,时间本身或许并不是主体,沉淀是由人类社会做出的,其中既包括个人,但更多的是集体力量的体现,是一定历史时期后共同的选择和社会趋势。
“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紧接上一句构成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事物的价值”可以是自然科学的相对正确性,可以是社会规律得以验证,也可以是某种艺术价值得到认同,还可以是某种真相得以伸张获得恰当解读。考生在这方面的材料积累应该是充足的,关键是要在论证的过程中注重合理与多元。“才能”所指出的必要性,引发的是一种明确的价值判断,即事物的价值往往在当时即刻是无法被人们清楚认识的,人们的接受与认知似乎总是滞后的、迟疑的,因而必须通过时间的累积才能使人们确信,那么事物的价值以及其背后相关主体的努力与奋斗也就显得具有某种悲壮色彩。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追问其充分性的问题,是否有了时间的积淀,必然导致事物价值被发现呢?如果足够乐观,考生当然可以诗意地歌颂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可贵;如果偏向保守,则也可以去探讨事物价值被承认的其他条件,比如时代的发展、民智的开启、条件的变化等等,行文反倒可以向纵深发展。而“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恰恰也能从这个角度予以突破。
所谓“不尽如此”,不是“不是如此”,因此不是一种简单的反对,而是考虑更多因素的表现。这种态度一方面包括了认为价值的呈现不一定要靠时间的沉淀,如果足够合理、足够契合时代需要,它应该可以立即发挥展现其意义。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从形成到成功时间很短,共产主义思想从形成到成功花费了不到100年的时间,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看也是惊人的。这些都足以提供历史佐证。当然,也可以从当代被发现的所谓的价值并不是其真实的或最本质的价值这一情况去思考,可能是当代的风尘遮蔽了人们的眼睛,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其真正的价值则是拉开了时间距离后才被发现的。比如春秋时期的儒家思想,起初只被认为对巩固既有秩序存在价值,却在几百年后被西汉统治者发现了其对于维系大一统和专制统治的独特价值。换言之,时间的积淀既可以是时移世易,也可以是人类社会认识的发展和进步。此外,情况也可以是经过了时间的变迁,事物的价值经历了变化,甚至可能消失了,它不再具有任何具体的价值了。孟子赞扬孔子为“圣之时者”,也就是强调孔子的伟大主要在于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而不是将传统当作木乃伊来看待。确切地说,他赞扬的是孔子精神。
这种态度当然还可以是前述所说的对于充分性的考虑,这是一种补充性的思维,即在承认其必要性的同时,思考其充分性的不足。也就是,除了时间的积淀外,事物价值的彰显还需要什么其他条件。按照考生的惯常思维,外部条件可以是技术的发展、需要的变化、社会矛盾的转化、更多真相的揭露等,内部条件则可以是理性的回归、认识的深入等。
总体而言,这个材料平和包容、开放多元,给学生以明确的写作道路的同时,也暗示了许多“分岔的小径”,如何理顺逻辑、调动积累、组织语言、站稳立场,最终决定了文章品类的高下。
徐清雅老师
在这样一个“短频快”的信息时代里,我们总是耐不住性子花时间去寻找或验证事物的价值,人们对事物价值的认知过程逐渐从“耳听、目见、躬亲”而缩短成了“耳听、目见”。私以为,这也是今天上海高考作文题重新着重提出的“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意义,强调认知的过程中要重视“时间”。
虽然时间是检验事物的重要标准,这一部分的内容,需要在作文中进行一定分析,但“有人认为不尽如此”,才是这个题目的思辨点,在此我在这提出其中一个简单的写作思路: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
时间本身不能赋予事物“价值”的,甚至时间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真正我们所认知的事物的价值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其本身是否有“价值”。而事物的价值与客观环境有莫大的联系,客观世界的不断变化,会导致在不同境遇下事物价值的变化。
所以与其说认知事物的价值需要通过“时间”,不如说“时间”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人在认知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如果把事物的价值单纯通过寄托于时间的流逝来“静待花开”的话,这种认知的方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我们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离不开对环境的判断,离不开正确的认知方式,离不开自我本身的认知层次,而这些其实都离不开“时间”的打磨,才能更深更广地了解到事物的价值,所以说时间对事物的认知是有“沉淀”作用的。
但我们认识事物却不能仅仅停留在时间的本身,而是应该思考在“时间”的流逝中人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在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可以选择的事例有很多,注意强调事例中“时间”背后所体现出的是人在认知过程中的付出。
同样,这篇文章也是可以结合社会现实,在现当代这样一个高度发达信息芜杂的时代中,如何克服“一味接受”,直接获得对事物价值的判断这种“思维惰性”,也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是寄希望于别人用“时间”去发掘事物的价值,自己选择通过单纯的“时间”累加去获取他人对事物价值的解读,还是自己也需要在“时间”中付出自己的努力,从而推动事物价值的发掘?这对于当今青年人在社会中应该肩负起怎样的责任有莫大的启示。
丁志超老师
看到这个作文题,有两个感慨,一是对学生来说有点难,二是这个作文题颇有些去年题目“连续剧”的性质——试把它们共同联系到“疫情”上就很好解释了:去年的疫情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我们并非无能为力;而疫情在人类历史上的意义,可能也需要留待时间去沉淀,才能慢慢呈现出真正的价值。而这两个题目,都依然共同指向“认知”,更具体而言,是认知普遍的规律。
普遍的规律是否需要认知?需要。它需要我们有正确的认知态度、足够的认知能力和可行的认知方法。我们往往认为,事物的价值怎样完全显露?靠的是时间的沉淀。似乎时间成为了回答一切的良药。然而,时间真的足以回答一切吗?千百年来,难道不依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不依然有许多历史事件,我们无法认识其真正意义?何况,即便可以依靠时间的沉淀,多长的时间算是足够?十年?百年?还是一千年?事实上,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我们对于事物价值的认知是不同的,是紧密依赖于时代的。正如马克思所言,任何事物都有其历史局限性,任何人也不可能超越他们所处的时代去认识事物。第一个想要尝试飞行的万户,在当时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可能被人认为是疯子,但今天的我们却视他为飞天梦想的先驱;梵高生前作品价值无人发现,可是他死后,直到今天,其作品的地位却越来越高。更有很多伟大的成就、惊人的发现,到今天也许都没有被真正认识其意义,还需要留待后世进一步发掘。因此,“认识”也许本身就是受到局限的。
另一个可以反思的角度就是我们认知的方式。是不是时间就真的有惊人的魔法?在这样的魔法之下,经典自然铸成,无价值的自然淘汰?对此,我们需要袪魅。时间的筛选和沉淀不是自然生发的,是一代代人的主动选择。有的是当时就被传唱,绵延至今。有的是多年之后价值被重估,比如韩柳重新倡导古文,文艺复兴号召恢复古希腊罗马。有的是有赖权威的点评,如歌德谈话录对前世和当时作家的品评,鲁迅的小说史略中对古典小说的钩沉。更为常见的是历史著作中对过去的历史的思考,如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筛选和评价,文学史、艺术史对于文学艺术作品的选择和批评等。当然,还有读者的接受、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媒介的传播、甚至个人立场所需等各种因素。不是时间为我们过滤一切,漉洗这一切的恰恰是我们人类自己。这篇作文从反面来写的话,也许对学历史的同学更有利,更有多元的视角。
此外,如果你学有余力,了解到艺术学家丹托等人的“艺术世界”的理论,社会历史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知心理学中关于“关系”的理解等诸如此类的理论,也许会更多元地启发你从多个维度去思考非时间的价值,或者说,时间不过是一个表面的维度,是我们无法条分缕析在一件事物经典化的过程中诸多因素影响之下,暂时假托的一个表象罢了。而表象背后,冰山之下,有更多有待我们认识的真相。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硬要写反对的观点,与“有人”持同样立场也是可行的。因此,你完全可以从正面出发,丰实地、深厚地、自信地谈论时间的沉淀是如何让我们认识事物的价值的。正因为时间没有界定长度,而认识对象、认识方法也没有限制,我们当然也能从最广义、最兼容的角度,用时间来检验真理。昨天没有被认知的,今天认知;今天认知不够完全的,留待将来。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须沮丧?保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挑战;或者不求完全彻底地认识事物,但求尽己所能——这难道不是追求真理应有的态度吗?
因此,本文从正反两个方面,都有很多写作的途径。相对而言,反面的难度更大,更需要有多元的思考角度和更为深刻的思想认识。但是正面的角度也有很大发挥空间,正确理解题意,充分论证观点,循缜密的思维写下,一定能开辟出广阔的道路来。
李青、王影、姚楠楠老师
一.题意解读
今年的这则材料作文,是考生熟悉的二元观点类材料作文,看似审题难度不大,但富含哲理。首先考生需从整体把握材料。材料给出了两种观点,一种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会被认知;另一种就是“不尽如此”的,也就是认为事物的价值是否被认知跟时间的沉淀之间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
其次,去把握这则材料当中的关键词---事物的价值,考生需要考虑事物的价值与什么有关,以及事物的价值如何才能体现。事物价值本身有其主体性特征,但也有一定的客观基础,而“沉淀”是积累,是凝聚,不是时间白白地流逝。在时间沉淀的过程中科技进步,人们认知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有效地认识事物的价值。
从第一个观点出发---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
考生可考虑的角度有:
1.文学作品中经过时间沉淀的大多是经典
2.对历史的解读,如历史上的变革
3. 某些艺术品,如梵高的画
第二个观点,“不尽如此”,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解读
第一层,事物的价值不一定需要时间沉淀才能被认知
1. 事物本身就具有价值,如《红楼梦》等经典作品
2. 时间的沉淀只是条件之一,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客观条件的限制,左思、列文虎克的例子都能使用
第二层,事物的价值
1.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价值观也会变化,对事物的态度,衡量标准也不相同,如一些网络作品流行一时,但现在看来没有价值,再比如对某些历史事件的评价。
3.人有认知局限,所以即使时间沉淀,人也不能全面认识事物的价值。
二.立意角度:
1. 价值有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
2. 提升认知水平,多角度挖掘事物的价值,才能不囿于时间限制。
原创 家辉高中语文组 上海高考全指导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