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你人生高低的就是你的哲学思维
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
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
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
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柏拉图指出:惊奇是哲学家的标志,它是哲学的开端。哲学是由惊奇而发生。在其注目之下,万物脱去了种种俗世的遮蔽,而将本真展现出来。由此,它把自己展现为一种真正解放性的力量。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都是由于惊奇而开始哲学思维的,一开始是对身边不解的东西感到惊奇,继而逐步前进,而对更重大的事情发生疑问,例如关于月相的变化,关于太阳和星辰的变化,以及关于万物的生成。一个感到困惑和惊奇的人,便自觉其无知。正是这种对于自己无知的困惑,恰好会萌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数学上或实验上的一个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才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有这样一种问题意识,对一个事物,对一个现象,对一句话,对一个老师对你说的事情,你首先要好奇:老师说得对不对?老师告诉我这事儿是真的假的?然后你听到或者看到一个现象,它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要发生?在哪里发生?这实际上都是我们好奇的问题。如果缺少好奇心,你就会觉得你看到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你就不会进一步去深究。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为了探索新知,我们要创新,所以好奇心事关问题的提出。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学生们从小到大,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一种对知识的接受。也许做题目的时候会形成不同的答案,但是很多时候是有标准答案的,学生很少提出独立的见解,老师往往也喜欢学生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正是对于教育的这种反思,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在我的哲学课堂上,能够激发对那些世界与人生根本问题的深入思考。答案也许对于考试很重要,但是我更看重哲学课带给我们的思考的习惯。让我们记住黑格尔的话: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运动,哲学是对绝对的追求。哲学以绝对为对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因为升学的需要,擅长找到标准答案的你,考试门门高分。可在实习和找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以前学的知识根本用不上,而且对这个社会根本一点看法都没有”。这时,哲学能给你不同度数的眼镜,每次戴上都可以多看清楚一点世界。
习惯了“学什么都要有用”的你,请一定要再想一想,这种想法到底是来自你的内心,还是你无意识的人云亦云?同理,对于人或事物的“好不好”、“该不该”这样的判断,是否都出自你自己的思想。这时,哲学能帮助你避免自己的思想被随意剪裁,帮助你根据自己的世界观来建立一套判别和认识系统来运转整个生活,从而拥有不迷茫的人生。
如今每个人成长的环都境差不多,得到的教育也都差不多,那么最终决定人生高低的就是你的哲学思维。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