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青少年“饭圈”亚文化的心理

发布于:百学网 2021-09-07

青少年“饭圈”亚文化的心理

  近期娱乐圈频出问题,其中粉丝大战不在少数,舆论几乎从来没有停过。为了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网信办开展了“清朗”系列专项运动,杜绝互撕造谣等不良行为,各大明星纷纷表决心,坚决配合国家行动。

  即使如此,笔者仍不禁思考:究竟是怎样的心理,让这群粉丝不分青红皂白,在网上进行挑衅和谩骂?古来有宗教狂热者,今来有追星狂热者,所谓理智早已荡然无存。而最关键的,不在于明星,而在于这个群体,也就是我们说的粉丝。

  有研究者发现,当红明星的粉丝年龄大多在初中生到大学生,小学生追星的现象也开始增多,初中是顶峰期,到了高中又降低。青少年的“饭圈”亚文化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社会趋势,而背后的心理成因,是我们今天的讨论重点。

  饭圈,即为粉丝圈子,就是粉丝群体,具体点讲,某一位明星或组合的粉丝在一起形成的某个团体即为一个饭圈。饭圈中的粉丝称自己粉的明星为爱豆——英文单词idol(偶像)的音译。

  偶像崇拜源自补偿心态

  偶像崇拜是人的正常心理,青少年对偶像的喜爱和欣赏中夹杂了从众心理、独立意识、个性表现、自我实现的需求。发展心理学中提到,在青春期及以后,青春期的生理巨变与新的社会期望碰撞在一起,青少年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自我概念,形成成人的性别认同。这一阶段,他们需要找到新的行为标准并渴望变换社会角色,甚至,他们希望获得成人的某些权利。

  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限,许多期望不能实现,容易产生挫折感,而偶像崇拜能够填补他们内心缺失的“特权”,也是心理学常说的补偿心态。

  举例来说,我好多喜欢打篮球的学生都喜欢科比、詹姆斯等球星,起初我以为他们只是单纯地喜欢他们的篮球技巧,后来跟一个孩子聊起他的偶像科比,他非常激动跟我讲了许多科比的事迹。他说科比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他身上有许多值得自己学习的精神特质,偶像是他前进的动力,虽然现在的他不够优秀,但他相信未来自己也会不凡。

  对于孩子的回答,我非常吃惊,也很欣慰。埃里克森提到青少年处于自我认同统一性混淆时期,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重要时期。青少年此时有繁重的学习任务,无形的压力、考试的挫败、人际的危机极易影响他们的自我认同。恰恰追星作为“爱好”,无形减轻了他们的压力,心理上也增强了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我实现。

  要疏导更要加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

  社会大众对“饭圈”的态度各不相同,多数人认为追星是对青少年的毒害和误导,是在扭曲青少年的价值观,作为学生就应该好好在学校学习正统文化知识。近期娱乐圈大变动,吴亦凡事件接连数十天占据热搜第一,最终案子交由警方处理才落下帷幕。

  而在最初事件曝光时,仍旧有许多粉丝坚信自己的偶像,并发微博声援偶像。这些粉丝大部分都是未成年人,更多的是未成年女性。这种不明是非、追逐偶像的非理性行为,是大众眼里最抵触的追星。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对偶像产生依恋和爱恋心理。在青春期,青少年的性别意识非常突出,在情感上他们开始脱离父母,于是他们需要另一个依恋对象,但在现实中,毕竟青少年的接触面较窄,他们心中完美的异性对象非常少,所以偶像的光环效应在他们眼中无限放大,他们爱恋偶像,甚至深深迷恋上偶像,偶像也成为了精神寄托。尤其是一些家庭结构较为特殊的家庭或长期受父母忽视的孩子,对偶像的迷恋心理会更为强烈。

  我们都知道未成年人的判断力不足,价值观正在发展这个特点。但却常常忽视了对未成年女性的性教育,这个教育可以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甚至是社会教育。老话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像呵护宝宝一样去保护我们的女孩子,不如教会她们保护自己的方法。比如从小对自己的隐私部位的保护,比如提防陌生男性的接近,不轻易相信成年男性,在密闭空间里(如电梯)与男性单独相处要保持警惕性,在各种场所时刻保持人际距离等。最重要的是,要尊重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尊重自己的意愿。

  在粉丝文化日益成熟的今天,对于青少年群体,考虑到青少年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偶像平民化趋势明显,网红大量出现,大部分人还是持反对青少年追星的意见。笔者认为,堵不如疏,我们无法阻挡青少年追星的步伐,叛逆的他们会因为我们的阻止而更加狂热,尊重他们的兴趣、正向引导才是上策。鼓励青少年在追星中习得更多自身不具备的技能,成为一个比偶像更优秀的人,如此理性追星,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愿景。

  参考资料:

  1.岳晓东,严飞.青少年偶像崇拜系列综述(之一)一年偶像崇拜的年龄差异[J].青年研究,2007(3):8-14.

  2.鲍震培.媒介粉丝文化与女性主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120-129.

  3.吕鹏,张原.青少年“饭圈文化”的社会学视角解读[J].中国青年研究,2019(05):64-72.

  作者介绍

  吴境仪,深圳市龙华区丹堤实验学校心理教师,咨询师,绘画心理分析师。

  来源:深学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不会导致青少年抑郁

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不会导致青少年抑郁 作者:cnBeta 许多儿童和青少年经常使用Instagram、Snapchat和TikTok等社交媒体平台,这常常引起他们的父母和监护人的担忧。挪威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深入研究了这些媒体的使用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虽然儿童在社交...
2023-08-29

心理专家告诫:青少年应学会坚强

由于种种原因,记者并没能进入学校采访,也没见到那个跳楼的学生。据知情的学生说,那个学生是因为毕业时拿不到学位证书,才一时想不开的。我想从这件事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张龙侠的英勇,也看到了一些年轻人心理的脆...
2009-08-26

青少年阴暗心理该“晒太阳"

一名16岁的重点高中女生,因为父亲是窝囊的摆摊的,家里寒酸,所以,在父亲希望她帮忙看铺子时勃然大怒,挥着菜刀追砍亲父。把父亲砍伤后,离家出走。而父亲,只是希望女儿能早点回家。起因是这样的――2日中午12点...
2009-08-26

大脑结构导致青少年叛逆

经常与父母发生争执和打斗的孩子,大脑构造与普通孩子不同。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25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文章说,大脑发育分阶段,叛逆的孩子在青春期早期,大脑内负责情绪的区域发育较正常孩子要快。...
2009-08-26

社交退缩症在青少年中蔓延

节刚过,当大部分人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中时,一些家长却已忧心忡忡地带着孩子去了心理咨询诊所。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怕羞,怕见生人,即便是熟人相聚,他们也是惜言如金,很少主动与人交谈。喜庆佳节...
2009-08-26

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危险信号

16岁的女儿突然离家出走,父母为她牵肠挂肚;好不容易从出租屋里找到女儿,却从出租屋里带不走她;面对父母,离家出走的女儿不愿对父母吐露半句出走原因,束手无策的父母不得不打电话向报社求助女儿一声不吭离家出走...
2009-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