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不远止在于高考
学生问:“对于利用寒假查漏补缺,复习预习提高成绩和多看书,拓宽视野两种不同的假期方式,你怎么看?”
老师回答说:“我不主张假期做平时在学校里同样类型的作业(除非学生自己心甘情愿),不如读读相关的书,扩展知识面,拓展视野,或者亲身体验思考一些学科在生活中的内容。假期主要是休息,另外一种方式的学习,不要把学习狭隘为做题和读教科书。”
学生问:“为什么看到自己考得不好, 但是内心也平静了。”
其实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成绩排名前列。老师回复说:“好呀,不要让暑假因此而不快乐,毕竟还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得更好而顺利地面对高考。这不是很好吗?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发现问题,新学期在此基础上努力改进就行。相信自己。永远。”
学生说:“想明白了,高考当然重要,但生命的意义不远止在于高考。”
老师回复:“对呀。不局限于高考,你才会有更广阔的视野来丰富自己。”
最后老师和学生分享一篇来自读者的文字:
我认识的一个学生可算潇洒。她是友人之女,理科班学生,高中3年,好像只用一半心思学习,还有一半心思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爱吃爱玩——用她母亲的话说,是没心没肺,实际上她事事有主见。
3年时间她做了些什么呢?课外至少读完300本书,自编自导了一部电视片,曾两次指挥班级合唱,练了一点儿武功,基本格斗没问题;双休日去地铁站做义工,到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高考复习期间,晚上在家给妈妈念诗,谈普希金、叶赛宁、济慈和纪伯伦。
学习是不太用心,成绩一度落后,父母对她的生活习惯也不太满意,但她总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高考前3个月,她才开始上晚自习,当一模、二模考试成绩落后时,父母有些着急,可是她拒绝上补习班,拒绝找家教。模拟考试时,她的成绩在班上是“倒数”,高考却考出班级zui高分。
有意思的是,得知这个结果,认识她的老师并没有谁“喜出望外”,都说“从没担心过她”“她内心极其强大”。她父母说:“真的担心过,就这么一个女儿,感谢学校有她敬佩的导师,感谢那些宽容她、容忍她不做作业的老师,感谢她那些无话不说的伙伴;考上大学没什么,女儿成为一个‘我’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高三时写的一篇杂感,8000多字,批评校庆活动热衷形式、浪费财力,批评接待工作有点势利,忽视了一些细节,对一些老校友不够尊重。没有人请她发表感想,可她就是看不下去,因为她爱学校。
我想,学生能这样质疑、批评学校,恰恰说明学校的教育是成功的!如果不是因为爱学校,一名高三学生会花那么多时间写这个?篇幅相当于10篇高考作文呢。我把她的长文转给校长,校长看过,同意我的看法,说:“这个学生很真诚,可以让老师们都看看。”钱理群老师看后大为感慨,说:“这样的学生要能多一些就好了。”
有一位老教师看了她的长文,对我说:“太感动了,我之所以遇到那么多困难而不离开学校,就是因为学校还有这样的学生啊!”当我告诉她作者是谁时,她睁大眼睛惊叫起来:“是她?这个小东西!高兴起来外语考90多分,不高兴就考个30多分!”
有老师托她带一本书给我,电话约好在学校前门见面。见面时她送我一小袋米粉做的蛋糕,说:“顺便在学校后门口摊子上买的,便宜又好吃。还有很多好吃的,下次再带。”
我喜欢这样的学生,学校就应该教出这种有个性的、爱生活的人。一个学生只有懂得“让我成为我”,那他所接受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2018-07-07)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