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发榜在即考生如何直面张榜前后?
很想知道成绩,又怕直面成绩,家长期望也挺高,就开始顾虑了。”一考生在QQ上跟记者说。高考(论坛)结束后,不少考生尽情放松心情。得知我区将于23日左右向考生公布高考成绩,不少考生又闻到高考的“气味”。目前不少考生已从放松期进入期待期。
高考成绩公布前,你应该如何度过这短暂而又漫长的期待期?当高考成绩公布那一刻,你又该如何面对?。
关键词:放纵过度
案例一:高考考生小俊(化名)考完后,想要好好“补偿补偿”自己,因为要把压抑多年想玩的欲望全都释放出来。他完全打破以往生活规律,整日往网吧里面钻。在网吧里,他结识了一些不良社会青年。在这些“朋友”的影响下,小俊抽烟喝酒、玩通宵。等到真正要上大学的时候,小俊却难以适应校园生活,最后他被迫休学。
专家分析:小俊是心理门诊接诊的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高考结束,考生也觉得熬到头了,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但放松不等于放纵,尤其不能过度放纵。考试结束后生物钟被无节制的生活打乱,这种逆转对考生们的身心有着巨大的伤害。
建议:考生可选择与同学、好友一起放松,同龄人相互提醒,“现在在等分数,不能太放纵”。交往范围不要过大,以免沾染不良行为。因此,适度放松之后应尽早回归有规律的生活,也可以为填报志愿、选择学校和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做相应准备。
关键词:抑郁焦虑
案例二:小李平时成绩处于中等水平,高考结束后他不估分、不看试卷。前段时间,小李还找记者聊聊天、找朋友玩。如今得知高考成绩将于23日左右公布,他的心情开始忐忑不安。他觉得自己应当可以考上一个不错的学校,但又怀疑自己考试发挥情况。随着放榜的日子越来越近,他的情绪也很低落,甚至焦虑,反复想高考答的题对不对,会不会失误过多。
专家分析: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有些高考学子会出现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的状况。
在等待考分的“期待期”,考生能做的就是脱离考试环境。估完分,就不要再去想题目;填完志愿,就不要再想有没有把握。考生要学会自我放松,分散注意力。比如可以听音乐、打球,与三五好友结伴做一些户外运动,找同学好友倾吐自己心中的烦恼,与家人一起去短途旅游等。
建议:考后焦虑的学生,可以试试卡耐基的万灵公式:
1、我最低的成绩是多少?
2、接受它。这一步是关键。考生应该想:既然已经考过了,再想有什么用,还不如接受它,让自己好过一点。
3、这样的成绩我能报考什么学校?找资料看看自己喜欢的学校中哪一个是属于这个分数段的,就当作是这个分数好了,然后可以和家里商量着报什么专业,转移注意力。最终,一旦成绩出来比自己预测的高,反而会有一份惊喜。
关键词:迷茫心理
案例三:高考刚考完,小蒙的爸妈就急着催他估分,“赶快把分估出来”。没几天,小蒙爸妈以及姨妈等众亲戚聚在一起,商量给小蒙填什么志愿好。家人问小蒙的意见,他泱泱地应了声“随便吧”,然后在一边看电视。小蒙对将来的生活感到茫然:我的未来谁做主?
专家分析:高考结束后,家长往往就会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能考多少分”“分数线是多少”这些问题上。有的家长甚至对考不好的孩子表现出失望的情绪,给孩子脸色看。这些都会使孩子感到承受着压力。
建议:提倡父母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作为考生家长,现在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同时为孩子选好志愿当“参谋”。家长不妨在高考后多陪同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还可以与孩子谈心、聊天。
关键词:落差过大
案例四:去年一名高考生,考后自我感觉成绩良好。发榜前,他还为填志愿积极物色一本院校。当发榜后,他查询自己的成绩的确超过一本最低录取控制线30多分。在后来填报志愿过程中,他估算严重失误,导致超过一本线30多分的考生,最后只被钦州学院录取。如此落差之大,让这名考生难以接受。一场高考,他经过大喜大悲,心情陷入低谷。
建议:每个考生出现心情低落、沮丧、焦虑,都是正常心理应激反应。这种状态持续超过一至两周不缓解,就可能演变为抑郁症,应该及时找心理医生诊治。孩子感到抑郁、强迫、焦虑是可以“说得出来的”,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才能真正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