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责打孩子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性格
发布于:百学网
2009-08-26
棒下出孝子已经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但是延续至今,这种方式还有用吗?到底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关颖说,在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但事实上,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一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虽然幼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打孩子是对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二是迫使孩子说谎
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三是对父母忌恨报复
一位母亲惊恐地说:“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来,险些砸在我的头上。他还恨恨地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想想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
四是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是给孩子的攻击性示范。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与父母的打骂不无关系。
五是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个5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说:“我打孩子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特殊类招生
高考志愿
高考动态
高考政策
招生计划
高考分数线
知识点
学习方法
心理辅导
高考励志
高考时间
高考喜报
试题库
院校库
高考作文
高考状元
生涯规划
新高考选科
高考复读
高考日语
热门专业
上一篇:如何引导“中性孩子”
下一篇: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