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评价两者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百学网 2019-07-28

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评价两者有什么区别

  在新高考改革下,家长和考生经常会混淆综合素质评价和综合评价,他们两个有什么区别呢?今天我就从各方面给大家深度解读一下什么是综合评价。

  首先要明白两个概念,一个是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就是学校对学生平时表现情况的打分;另一个就是综合评价升学通道,是高校在录取模式上的改变。

  综合素质评价

  什么是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呢?“综合素质评价”指的是在每个学期的期末或每个学年的期末,全国各地的中等学校组织的一次对全体在校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的测评任务。

  综合素质评价来自于2006年教育部对全国的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的改革,测评展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

  在一些地区,将每位学生在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级(九年级)或高三的最后一次综合素质评价计入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和学生档案,作为高中录取和大学录取的 参考或录取数据。但一般在大学不进行此项测评。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分为七个维度(不同的地区或学校结构略有差异)。分别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七个维度又分别被分为若干个项目。等级分别为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或者给予评分。

  程序方法

  在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时,老师会给学生们分发测评表,首先学生需要给自己打分,然后撰写自我评价和学期总结。随后,全班同学会依次上台朗读自我评价,朗读完毕后,台下的同学们就会开始给被测评同学提意见或给五个维度打分。

  班干部或班主任会记录全班同学的打分,最终数据结果是全班同学评分的平均数。或为了公平起见,班主任会分发给学生一张打分表,上面记载着全班同学的姓名和五个维度,以匿名的方式给全班同学(包括自己)打分,然后上交至班主任,整理数据。

  然后,学生们还要去请求班主任或代课老师为自己撰写学期评价。九年级的“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将计入中考档案和学生档案,作为中考和升学的 参考数据。

  最终结果的构成来自于50%的同学互评和50%的师评。自评不算入其中,只能作为测评参考数据但存档。

  等级分配

  一般地,测评结果中的A等级要赋予给全班大约20%的学生,B等级要赋予给大约50%-60%左右的学生,C等级则赋予给全班15%的同学,D等级赋予给全班大约仅5%的同学。但等级的分配在不同的学校和地区有所不同。

  重要性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该学生平时在学校的言行举止、学习态度,和为人处事。这也是高等院校招生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可忽视。所以“综合素质评价”关系到升学的问题,重要性有时不次于考试成绩。

  但由于个别学生有时对某个同学不满或讨厌,可能会出现结果偏差、不公平或恶意报复等行为。因此,最终结果的数据要由班主任老师审查通过,才能计入档案。如果结果偏差,班主任老师会将其数据修改得更好。特别到了初中三年级,测评结果中不能有“C”等级,更不能有“D”等级,如果有,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升学问题。所以同学们在校的言行举止应该格外地注意。

  评价质疑

  有人认为上述测评有很大的主观性,很难做到客观的测评。也有学者认为此项测评并不合理,测评过程在某些学校往往不透明,不公开。

  社会上对于综合素质评价仍然有很大的质疑声。

  更新说法

  综合素质评价来自于平时的素质教育 记录 ,评价结果是由大数据云计算获得,可以保证其公正性。

  高校的综合评价升学通道

  提起综合评价我们总是很容易和综合素质相混淆,其实这样的现象还是很常见的,其实两者虽然都是进入高校的一种模式,但是其实是两回事,英才君为大家解疑答惑。

  综合评价是什么

  综合评价是高校通过把学生的高考的成绩、高校笔面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按照6:3:1的比例折算成总成绩,最后按照总成绩择优录取的方式。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招生方式,已先后在浙江、江苏、上海以及山东、北京等省市实行。

  每年都会有新的高校的加入,而且在2020年会有更多的高校加入进来,实现教育部之前规定的在2020年基本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战略布局。

  综合评价报考条件

  综合评价主要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会很很看重学生的综合成绩,会考的成绩,是有着特殊的要求的。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对学考的成绩有要求,这一点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是非常明显的,

  第二对高考成绩的要求。

  第三对社会实践活动或社区服务有所要求,这类高校较少,且大部分属山东地区。

  第四就是学生手里zui.好有一定得奖项,准备什么样的奖项参加什么样的比赛家长还可以参考教育部规定的29项比赛。

  相对于高校自主招生,综合素质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要容易点,毕竟没有对奖项的严格控制和把关。

  哪一类型的学生适合报综合素质呢?

  有了上述的具体要求基本上对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各科成绩都均衡并且名列前茅的,有着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学业水平成绩很优异的学生们来说还是很适合的,相对于自主招生需要一定的学科特长并且获奖是不相同的。

  综合评价的时间安排

  综合评价的招生简章和自主招生基本上同时期公布,基本上在3月底4月初;4月—5月份学生们在网上开始报名;5月底,公布初审名单;6月7日-9日,高考统考;6月,进行综合评价测试;高考成绩公布后,公示拟录取名单;最后录取工作。

  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

  说综合评价不得不讲浙江的三位一体招生,三位一体招生其实指的就是浙江的综合评价招生。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是部分省份在全国率先启动的高校招生改革重要举措,是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规定的四种选拔模式之一。即省内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实行的面对在浙江高考考生的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高考成绩和学校综合测试成绩三种成绩,并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后,择优录取考生的一种录取形式。是一种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

  2011年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中国美术学院正式启动试点,2019年,49所省属院校和9所高水平院校在浙江进行三位一体招生。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制度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以传统高考决定考生命运的做法,是素质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

  概念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其实质是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融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三方面评价要素为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其中综合素质评价包括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

  三位一体的具体实现途径,是在中学综合素质评价合格的前提下,高校可以把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相应等第作为前置条件,也可提出相应的选修课要求,符合条件的学生参加试点院校的综合素质测试和高考,高校将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试(特殊才能测评)和高考成绩以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并按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制度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制度,弥补了单纯以高考分数选拔学生的不足,拓宽高考选拨多元化途径,强化学业水平测试和高校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对高校来说,通过与统一高考的结合,体现其招生自主权,有助高校选拔、挖掘到有潜质的学生;对中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光强调素质教育但无法落实的尴尬。

  同样,对考生们来说,“三位一体”招生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满足其对于高考的选择性要求,即使你在高考中“小有失常”,没能考上相应批次的分数线,只要你在高校自主主持的综合素质测试中表现良好,仍有机会在提前批次中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浙江省从2011年开始在2所高校率先试行“三位一体”招生,后续逐年扩大试点范围。2013年有22所普通高校开展了“三位一体”招生,招生录取1885人,是2011年人数的7倍多。对于这样的招生方式,考生反应热烈,各高校报名点都呈现出火爆的场面。不少高校的报名录取比例超过10:1。而高校跟踪调查发现,通过“三位一体”招的学生在活跃度和心理调适能力上明显高于其他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社会活动能力、适应性普遍较好。

  报考条件

  具体报考条件一般由高校自主确定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备案后公布。在每年的3-5月份,高校公布三位一体简章,在全省高考统一报名之后,考生还需参加试点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报名,学生根据本人情况和高校规定的报考条件自主报考,报名时按高校要求提供材料,并签订《诚信承诺书》。

  考试模式

  报名参加“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考生在中学阶段完成学业水平测试之后,还需参加试点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以及在6月份举办的全国高考。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标准、形式和办法,由试点高校根据本校培养目标和学科专业的要求确定,体现对专业素养、专业潜质的考核,一般采用笔试、面试和操作考试等办法。

  综合评价招生有利于建立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有利于人才结构多样性选拔,有利于高校扩大招生自主权,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充分考虑考生的高考成绩,同时兼顾学生专业爱好和专业潜质。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山东省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怎么备考

一、综合评价招生的总体介绍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是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选拔标准,依据考生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校考核成绩,按比例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学生的一种多元评价招生录取方式。这是适应科学选才而进行的高考综合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
2020-08-07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高考改革的一个重点,是2017级、2018级学生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内容,是高等学校选拔学生的数据体现,在考生志愿填报,录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名教师、学生都要对综合...
2020-07-21

综合素质评价:破除“唯分数”评价的关键与路径

摘要: 唯分数评价是当前教育改革亟待破除的一个顽瘴痼疾。基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重视角的审视与考量,唯分数评价是多重因素共同交织与作用的结果。唯分数评价的现实症结主要表征为评价育人目的的异化、发展功能的遮蔽化、多维指标的简单化、...
2020-07-12

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有什么作用

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等六个方面,是新高考方案中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江苏省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明确健全完善...
2020-03-21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才合理

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2019年中招新政,首次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总成绩,占30%的权重,引发热议。 事实上,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综合评价而不仅仅看考试分数是普遍使用的教育评价方式。中国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仅仅依据考试分数来选拔人,本身是不完整...
2019-08-24

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历程

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各个...
201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