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生活,会学习,会生活,人生有百学网更精彩!
爱学习 | 爱生活

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历程

发布于:百学网 2019-08-17

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历程

  我国素质教育的改革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探索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各个省、地区、学校在实践中总结了很多有用的经验。

  从1999年开始国家在政策和制度上加大了力度,政策对教育发展的支持为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推进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

  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义务阶段教育,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教材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3

  2013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充分认识推进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建立健全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国家课程标准等有关规定,突出重点,注重导向,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着力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5

  2014年,《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实施意见以新高考指挥棒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6

  2014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综合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以省(区、市)为单位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电子化管理平台,把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评估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7

  2015年5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教体艺[2015]5号),填补艺术教育评价制度的缺失, ,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8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总体目标:2015年起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美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足美育课程。到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9

  2016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是培育学生良好品行、发展个性特长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评价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统一要求,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意见明确了中考改革的方向和要求,“两考合一”,要求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形成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并在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

  10

  2016年,国家教育部开始启动学校美育改革,并与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山东、重庆、四川、甘肃等8省(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 推动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构建上下联动、统筹整合、协同推进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工作机制。指导实验区和各地贯彻落实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制度、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组织第三方机构编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等。

  11

  2016年,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通知指出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

  12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逐步改变单纯 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引导高中学校转变育人方式、发展素质教育。

  13

  201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意见强调: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完善招生考试制度,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

本站(www.100xue.net)部分图文转自网络,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END -
  • 相关文章

山东省综合素质评价招生怎么备考

一、综合评价招生的总体介绍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是按照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选拔标准,依据考生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校考核成绩,按比例综合成绩择优录取学生的一种多元评价招生录取方式。这是适应科学选才而进行的高考综合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
2020-08-07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高考改革的一个重点,是2017级、2018级学生高考录取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内容,是高等学校选拔学生的数据体现,在考生志愿填报,录取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名教师、学生都要对综合...
2020-07-21

综合素质评价:破除“唯分数”评价的关键与路径

摘要: 唯分数评价是当前教育改革亟待破除的一个顽瘴痼疾。基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教育学等多重视角的审视与考量,唯分数评价是多重因素共同交织与作用的结果。唯分数评价的现实症结主要表征为评价育人目的的异化、发展功能的遮蔽化、多维指标的简单化、...
2020-07-12

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有什么作用

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学校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自我认识与生涯规划等六个方面,是新高考方案中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江苏省进一步深化高考综合改革工作明确健全完善...
2020-03-21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才合理

日前,北京市教委发布2019年中招新政,首次把综合素质评价纳入中考总成绩,占30%的权重,引发热议。 事实上,在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综合评价而不仅仅看考试分数是普遍使用的教育评价方式。中国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仅仅依据考试分数来选拔人,本身是不完整...
2019-08-24

综合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区别

综合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是一回事吗?不少家长和考生对这两个概念区分不清,为此,甘老师从概念、意义方面对此说明和解读,供大家参考。 1 概念不同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录取是高考改革逐步推动后兴起的新招生模式。这种模式依据高考成绩、高校综合测试成绩和高...
2019-08-16